挺丰臣的西军关原败跟侵朝战争全是消耗西军关系很大。丰臣秀吉当时为何这么安排侵朝?

白马啸长安

1590年,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天下布武霸业,结束了自1467年应仁之乱起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乱世,使大名林立的分裂局面重新一统。



为了平息日本列岛各武士集团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满足他们获取更多土地的欲望和扩张的野心,丰臣秀吉通过官方和民间对朝鲜和明朝的调查,加之对侵扰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进行征询,野心膨胀下令动员全日本军事作战力量,以“报复元朝两次入侵日本”为名积极准备入侵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但其中为人所不解的是,侵朝部队多出自丰臣秀吉的亲信嫡系势力,为何一向以聪明智慧著称的丰臣秀吉不派遣德川家康等敌对派系入朝消耗兵力,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平内乱。



从丰臣秀吉写给朝鲜的国书中“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的字眼来看,他对于历经百年混战锤炼出来的日本武士集团战力有着十分盲目的自信,目标涵盖整个东亚大陆,朝鲜半岛在他眼里只是攻灭大明的一块跳板。既然志在必得,根本没有失败的考虑,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让德川家康等潜在的敌对势力在朝鲜半岛建立军功分封土地。因此1592—1598年派往朝鲜战场的多是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福岛正则、黑田长政、加藤清正等嫡系亲信部队,国内负责行政与后勤的也是宠臣石田三成等辈,一幅“锻炼➕立功➕镀金”的布局场景。


只是野心的膨胀并不能改变明朝与日本的巨大实力对比,在明朝联军的持续打击下,侵朝日军只能龟缩在半岛南部沿海一带。1598年9月18日,对国内局势怀着无比惊惧的丰臣秀吉带着对幼子丰臣秀赖的无限担忧,在伏见城死去。1615年6月4日,在德川家康的步步紧逼下,大阪城的仓库中升腾起最后一缕火焰,丰臣秀赖阖族切腹自焚,曾经无比辉煌的丰臣家族二世而亡,仅剩百余平米的灰烬供人感叹。


竹山的清溪涧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西军并非是“挺丰臣”,东军也并非“反丰臣”。真要追究起来,东军才是得到丰臣支持的“官军”。


再说问题的内容,其实并没有关系,东军里的黑田长政、福岛正则等人也是侵略军主力,不照样在关原打得风生水起。

为什么说“东军”才是真正的“丰臣军”

现在因为小说以及影视剧的误导,再加上德川家康后来开幕建府,很多人都用后人的眼光来判断东军是反丰臣的。

其实不然,德川家康在当时并无反意,只是前田利家之死导致德川家康在丰臣政权内一家独大,使得家康成为一代权臣。

家康的做大,使得另外的四个大老和五个奉行非常不爽,再加上许多在文禄庆长之役中作战的武将都被奉行众告过黑状,于是就接连搞出了七将袭击三成,家康暗杀事件,导致五大老五奉行制度崩坏。

在这之后,因为德川家康进入大坂城,上杉景胜回老家修城修地,拒不上洛,因此遭到德川家康为首的丰臣政权讨伐。德川家康出阵是奉命出阵,还收到了丰臣秀赖下赐的出阵会津的军资金。

西军为何算不上支持丰臣

德川家康出阵以后,因为是在丰臣公仪下进行的战争,许多受丰臣恩顾的大名都得出阵。而石田三成在这个时候突然举兵要讨伐领兵在外的德川家康,并且拉拢了一批原本是奉命要加入会津讨伐军的大名,成立了西军。

在关原合战时,大坂城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肯定是倾向支持自己的笔头重臣德川家康的。在战后,淀姬还和秀赖请德川家康、德川秀忠父子吃饭,庆祝关原的胜利。

德川家康在关原后的丰臣家内再无敌手,这才导致他日后能够开幕,能够壮大,能够建立起一个和丰臣并驾齐驱的公仪,并最终取代丰臣。

东西军的实像

实际上,关原合战时的东西军成分非常复杂,绝对不是我支持石田,我支持德川,我支持丰臣的关系。

比如大谷吉继,很多人都根据小说说他本人会做人,倾向于东军,加入石田方是因为和石田三成的友情。

扯淡!大谷吉继在文禄庆长之役做奉行时告了东军大名多少黑状,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哪个不对他恨得牙痒痒的,而大谷吉继又是和石田三成一样同属奉行众,完全没有理由不加入西军。


基本上,关原合战时的实态,除了德川家康毛利辉元石田三成等人是为了自己打的,其他人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几乎都是“我和那小子有仇,什么,他在西军?弟兄们,加入东军揍他吖的!”


伊势早苗

我主要是谈一下观点:关原之战跟朝鲜战争的丰臣军消耗无关,而丰臣秀吉的侵朝也是时势所迫。

关原之战,战争的两大方面的领军人物是丰臣秀吉的头号忠臣——石田三成、实力大佬——德川家康。

当然,战争的结果是德川家康胜利了,赢得了天下,从而导致数年后丰臣家最灭亡。但是,关原之战的蹊跷之处是:两军的主力部队基本都是丰臣家的部队,也就是说丰臣家的内杠。

既然是丰臣家的内杠,那么就跟丰臣军侵朝战争军事力量的消耗无关。关原之战前,无论是石田三成,还是德川家康,都没预料到这是一场决定日本天下的战争,只清楚这场战争重要到能够影响天下归属。

德川家康的东军里大量的丰臣家的武将参战,他们大部分属于丰臣家臣的“尾张派”,与石田三成为首的文臣“近江派”有较大的私人恩怨,他们参战的动机是要教训石田三成,而不是忠于德川家康。

如果这些丰臣家的武将,知道打完关原之战丰臣家就要完蛋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参加这场战争,他们还是支持丰臣家的。所以,在德川家康参战前,他表示过战争只针对石田三成,德川家依然忠诚丰臣家。

德川家康参加此战也是做了大工作的,一来让自己的继承人德川秀忠带着德川家的精锐部队在外面跟真田家耗着,弄得来不及来参加关原之战;二来德川的领地内留守数量较多的守备部队,万一关原失败了也没大关系;三来自己带着残兵弱旅来参战,战力弱到差点被西军岛津武士的反冲锋击垮。

可以说,德川家康就是搞了一场丰臣家的内战。关原战后丰臣家元气大伤,德川家收获颇丰。

历史再往前提提,我来回答一下,丰臣秀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发动侵朝战争?

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小人多,就这么多资源,天下太平后,武士没仗可打。然而,手下的武士要吃饭要享受,拿不出这么多地来封赏,那就去朝鲜看看吧。丰臣家的武士在朝鲜占据了领土,无疑就扩大了丰臣家的整体实力,相比较其他大佬级大名的实力就在下降,这有利于丰臣家的统治。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历百年多的战争,突然天下在丰臣秀吉手里安定了下来,国内的经济转不过轨道,一直为战争服务的多种行业一下子就陷入经济萧条,造成日本国内的不稳定。

还有丰臣秀吉通过对明朝的情报打探,也知道明朝国势衰退的一面,他要拿下明朝或许有点难度,但是对于拿下朝鲜半岛还是自信满满的,事实也证明百战炼就的日本武士确实打惨朝鲜军队。


子屠龙

丰臣秀吉安排嫡系侵朝,并没有想到他们会失败。晚年的丰臣秀吉极度狂妄,计划在消灭朝鲜之后再消灭明朝,而且他居然认为消灭明朝十拿九稳,灭了明朝以后他还准备灭天竺!甚至他连灭完明朝怎样处置都预先想好了一部分,他准备让天皇迁都到北京,自己则坐镇宁波(因为宁波是跟日本贸易量最大的港口)。

在这样疯狂的想法,这样自大的考量之下,他都认为自己必胜了,那当然要派自己的嫡系去摘果子,不能派非嫡系的人得好处。还有一点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战国时代结束,军功晋升的体制也随之终结,底层上升渠道被关闭,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动荡,这种情况下他输出压力,优先派嫡系部队去借征战之机解决内部的问题,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相反,他如果认为攻明朝必败,那当然就不会派自己的嫡系,而是派非嫡系去当炮灰了。

另外,关原之战的失败,其实跟西军在朝鲜战场消耗大没太大的联系。因为东军方德川秀忠的三万大军被真田昌幸绊住,关原战场上的西军人数远多于东军,战斗力也并不弱于东军,很多人看到关原之战东军、西军布阵图时,往往认为胜利方一定是西军。

西军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内部不和,像西军主帅毛利辉元本身动力就不强,都是安国寺惠琼撺掇来的,家中的吉川经家等人也不想跟德川家康为敌;小早川秀秋本是秀吉亲戚,因为秀吉生了亲儿子丰臣秀赖才被过继出去,待遇大大降低,对丰臣秀赖充满怨恨;岛津义弘是因为与东军产生误会,临时加入西军,不得西军的主事者石田三成信任,等等。

内部这么多问题,在战场上一起爆发,自然就兵败如山倒,一天就决定了日本的结局了。


文史宴

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德川家加入丰臣体系不是被征服的结果,而是双方进入长期对峙后家康忌惮丰臣家的综合国力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为此丰臣秀吉甚至不惜把老娘和妹妹送去当人质(名义上是嫁妹妹)。征朝前恰逢秀吉征北条而还,家康通过出兵证明了自己的暂时臣服,秀吉将家康领地置换到关八州,家康有建设新领地的名分,因而无论从实力优势还是名分上秀吉都指挥不动家康侵朝。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丰臣秀吉的自我膨胀,认为以朝鲜为踏板攻伐大明一定成功,所以才会有“把宁波献给天皇作为汤沐邑”的狂言。肥水当然不留外人田,关西嫡系武将进攻朝鲜,获取土地后正好可以扩充嫡系封地,建立对关东诸侯的绝对优势,所以也不希望家康去抢功,这样胜利后没封赏也是应当的。


恶魔的粪叉

只能说感谢毛利三神了,无论谁碰到这三个猪队友,都会输啊,有什么好说的呢。而且当时西军战场领导人明显领导力不足,差不多有一半是不听话的,就算真田拖住了那么多人,但真正为西军出力的人,还是比不上当时的东军。本来德川是去讨伐上衫的,但人家打个小大名还打不过,之后就直接回家了,佐竹反德川,但被德川盯得死死的,直到战争结束,都没出上力。毛利就不用说了,出了宅神,食神和战神这三神将,硬是让席卷全日本的大动乱,一天就结束了。岛津,不用说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真正出力的也就,羽喜多一个五大佬,石田,大谷外加一些小大名和旗本,打个鸡毛啊,可惜了孝高在背后搞得那么多事,不然说不定战国三英杰就是:信长,秀吉和孝高了。


手机用户5104866843

关原西军战败跟侵朝消耗关系不大,东军的谋略、外交更胜一筹,小早川秀秋的叛变是东军取胜的关键。而秀秋之所以叛变,其实还是秀吉自身造的孽,为了给秀赖铺路,秀吉不惜杀了秀次,更差一点杀了秀秋。至于侵朝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土地不够分封,同时的确也有消耗西国大名,如毛利、岛津等的算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