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序言:KOL營銷的概念界定 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

KOL:即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指在特定群體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話語權的人,該群體範疇沒有絕對限 定,可以大到一個行業,一個亞文化圈,也可以小到一個興趣小組。 KOL營銷:即有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該營銷概念的核心在KOL本身,原則上對具體的營銷形式沒有限制。 而無論是以KOL為主導的營銷活動,還是KOL僅僅部分參與的營銷活動,都在本報告的研究範疇內。 相似概念說明:KOL、網紅、主播、自媒體等概念相互重疊的部分,但其本質上是基於不同語境下產生的概念,因此本報 告不對此類相似概念進行嚴格區分,只要符合KOL的身份界定,其參與的營銷活動都算在KOL營銷的範疇內。KOL營銷發展歷程 媒介環境的發展帶動KOL營銷市場不斷成熟

KOL營銷發展的歷程本質上仍然是媒介的發展歷程,正是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與普及,催生了各類新興的社會 化媒體,給了KOL越來越多的生產內容和傳播內容的媒介環境,進而不斷髮展衍生出新的KOL營銷方式及營銷價值。從傳 統線下廣告時代開始,KOL營銷就以名人代言的形式活躍在電視、報紙等大眾媒介中,互聯網時代社區/社交網站的出現則 給KOL帶來了更多內容分發的營銷價值,而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KOL內容形態和互動方式更加豐富後,營銷玩法也不斷 被挖掘和創新,矩陣式自媒體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2019年中國KOL營銷發展歷程

成長期

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後,社交、內容付 費等熱潮不斷,KOL和粉絲的互動渠 道和互動方式進一步加深,品牌方開 始通過搭建KOL矩陣,整合聯動不同 平臺不同內容形式共同展開營銷活動

整合聯動

2012 2013 2016

微信公眾 ( IMS )WEIQ 抖音成立 平臺上線 新媒體營銷雲平

臺正式上線

萌芽期

最早的KOL營銷表現為代言人模式, 在傳統廣告時代十分盛行。沒有互聯 網社交網絡,受眾觸媒環境稀缺,品 牌方更需要社會名人通過電視等大眾 媒介傳遞品牌信息

名人代言

1989

<code>  李默然代言“三九胃泰”,成
為中國第一個代言廣告的名人

/<code>

探索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普及,各類社區/ 社交網站相繼出現,KOL在線上有了 發佈內容的渠道,同時也有了更加垂 直化的粉絲群體,品牌方開始通過各 類KOL進行內容分發傳播品牌信息

內容分發

2005 2009

豆瓣網、 新浪微博成立 人人網成立

傳統線下時代

PC時代 移動時代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價值探討 現階段移動互聯網頭部流量平臺類別均有KOL棲身

據艾瑞m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9年2月中國移動端月獨立設備數排在前十位的APP小類別平臺中,有五個類別為KOL 的常見棲身地,包括即時通訊、在線音樂、短視頻、新聞資訊和網絡購物等,可見KOL在用戶日常觸媒環境中有著眾多的 接觸場景和接觸機會,並且通過不同的方式對用戶產生影響。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每天KOL與用戶接觸時間長,次數頻繁

從移動互聯網用戶每天的觸媒頻次和觸媒時間來看,KOL也佔據了用戶每天大部分的上網時間。據艾瑞mUserTracker數據 顯示,一方面,通訊聊天和社交網絡是每日用戶使用次數最多的APP類別,頻次分別高達11.2和8.4,碎片化反覆式的登陸 行為使得用戶可以接觸到更多的KOL;另一方面,除了視頻、遊戲、閱讀等深度沉浸式的長內容消費平臺外,就數通訊聊 天、綜合資訊、社交網絡等KOL棲身平臺的單日使用時間最長,可見用戶每天都有較多的時間與KOL接觸甚至互動。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棲身平臺不斷豐富,營銷價值受到廣告主認可

經過多年的發展,KOL的活躍範圍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社交平臺之外,移動視頻、垂直平臺、電商平臺都成為其內容生 產和傳播的陣地。結合AdMaster的調研數據來看,有KOL入駐的平臺類型明顯更加受到廣告主的青睞,其中KOL原生地社 交平臺的廣告投放意向佔比高達69%,而在社會化營銷方式選擇意向調查中,KOL營銷以60%的佔比位列第一。可以看 出,當前KOL營銷在所有社會化媒體營銷中,已經成為最受認可的方式之一,KOL營銷策略和玩法也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選擇策略 選擇合適體量和類型,搭建有機KOL營銷矩陣

選擇合適的KOL是KOL營銷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除了要抓準KOL背後粘附的目標粉絲群體外,如何整合不同體量和類型 的KOL,搭建有機聯動矩陣,最大化傳播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營銷策略。從體量視角來看,頭部KOL引流價值更大,腰 部KOL性價比更高,而長尾KOL在內容分發和擴散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從類型視角來看,明星類KOL更加適合話題引 爆,垂直類KOL更加適合深度內容解讀,而泛娛樂類KOL則更適合營銷信息的分發傳播。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選擇策略——明星類 結合人設、粉絲、熱點匹配,選擇最佳合作明星類KOL

在所有KOL類別中,負責話題引爆的明星類KOL在影響力表現和營銷價值最為顯著,同時其營銷成本和風險性也更高,因 此選擇合適的明星類KOL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來說,在明星類KOL選擇過程中,主要需將營銷目標與明星人設、粉絲畫像 和熱點動態三個方面進行匹配,進而篩選出更加合適的明星KOL進行營銷合作。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明星類KOL在整個營 銷傳播活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選擇到合適的明星後,後續的媒介選擇和策略選擇也需要充分考慮明星自身的特徵和 意願,進而實現更好的營銷效果。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媒體選擇策略

<code>釐清營銷目標和訴求,選擇合適媒體平臺
/<code>

選擇好合適的KOL之後,再確定一個或多個合適的媒體平臺也同樣重要,KOL選擇策略更多基於粉絲屬性和個人人設,而 媒體選擇的標準則更加關注品牌方自身的營銷目標。一方面,不同媒體平臺內容形態和互動形式等特徵的不同,其擅長的 營銷策略也有所差異,另一方面,同一媒體平臺的不同功能模塊和場景,適合的營銷目標也不一樣。因此,要找到合適的 媒體平臺,釐清自身的營銷目標和訴求是關鍵,KOL營銷目標通常主要可以分為信息傳播、粉絲溝通和銷售轉化三大類 別,不管是總目標還是階段性目標,都可分別找到對應的媒體平臺和場景。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典型KOL營銷媒體平臺解析 辨析不同媒體平臺特徵,制定合適KOL營銷策略。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一:聚焦型 搭建垂類KOL矩陣,聚焦關鍵人群,集中火力推動銷售轉化

玩法介紹:搭建垂類KOL矩陣,多平臺同期開始造勢,聚焦火力單點突破,在特定領域範圍內製造大聲量傳播熱度。 玩法攻略:1)選擇多平臺,覆蓋同一消費者的多個觸媒場景,形成深度觸達和刺激;

2)KOL選擇以垂直領域的腰部為主,儘量規模化,以覆蓋更多垂直領域下的不同粉絲群體;

3)內容差異化,不同KOL不同平臺的內容需個性化定製,避免同質化內容集中過曝,引發用戶反感。 適用範圍:營銷目標清晰,以銷售轉化為主;營銷主體通常為有特定消費群體的具體產品。

聚焦型案例展示

阿瑪尼×IMS(天下秀):搭建美妝KOL矩陣,傳播新品信息

營銷背景:阿瑪尼推出霓色唇語限量系列唇膏產品,與IMS(天下秀)合作旨在通過KOL營銷活動進行產品推廣。 營銷策略:1)選擇11位美妝達人組建垂類KOL矩陣,全面覆蓋年輕女性受眾群體;

2)以“口紅試色”為主題,根據每位KOL的特徵個性化定製營銷內容;

3)抖音、微博、美拍多平臺聯動,同一天內容發佈,集中火力推動新品信息。 營銷效果:KOL矩陣總體點贊數超過24萬,評論數超過2萬,多個維度展示了產品的品牌信息和使用效果。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二:擴散型 搭建金字塔型KOL矩陣,階段式持續推動營銷信息擴散

玩法介紹:打造階段性KOL營銷傳播策略,通過互動話題和不同類別KOL的排兵佈陣,實現全網擴散甚至病毒式傳播。 玩法攻略:1)制定階段化策略,通過預熱-引爆-持續擴散的執行節奏,不斷擴大營銷活動聲量;

2)打造熱點話題,注重挖掘話題點的互動性和可創造性,進而加大其二次傳播價值; 3)金字塔型KOL策略,選擇1-3位明星類KOL領銜發聲,再通過各個領域的中長尾KOL覆蓋更多不同垂直領域

下的粉絲群體。而整個金字塔KOL矩陣中明星KOL的選擇尤為關鍵,在各個階段都有著重要價值和影響。 適用範圍:營銷目標以大範圍的信息觸達為主,如品牌形象、新品上市等重要信息的傳播;營銷主體以大眾消費品為主。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擴散型案例展示

京東×IMS(天下秀):明星領銜KOL矩陣,持續擴散信息

營銷背景:京東聯合IMS(天下秀)發起面向全微博紅人的帶貨活動——9.9京東秒殺《誰是帶貨王》,旨在通過KOL營銷 的影響力,為9.9京東秒殺日電商節慶活動的增加曝光量和關注度,同時強化活動期間的銷售轉化率。

營銷策略:1)巧妙設置“誰是帶貨王”的互動話題,一方面吸引長尾KOL積極參與,一方面吸引粉絲群體的踴躍支持; 2)搭建明星KOL矩陣在各階段發揮價值,尤其是引爆期持續推動話題和活動的擴散傳播,吸引大量關注; 3)通過垂直類KOL發佈深度內容,進一步挖掘活動和產品的爆點,實現二次傳播。

營銷效果:KOL參與量超20萬人次,全網曝光量超過11億人次,活動話題量超3億。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玩法三:功能型 挖掘KOL不同功能效用,支持整合營銷傳播各個環節

玩法介紹:將KOL營銷作為整合營銷傳播活動的支持傳播渠道,藉助KOL自身的影響力和靈活性,根據不同環節的傳播需 求,定製不同的傳播策略,共同推動整個營銷目標的實現。

玩法攻略:1)策略靈活,先根據整體營銷訴求梳理各個環節的關鍵目標,再分別對應制定KOL選擇和內容策略; 2)形式豐富,在線上話題傳播的基礎上,嘗試更多創新內容形式,如線上線下聯動等; 3)彼此聯繫,不同環節的KOL營銷之間需保持一定關聯度,以防用戶接收營銷信息過於分散甚至偏差。

適用範圍:通常在大型整合營銷傳播活動中起到功能性輔助作用,根據各個傳播階段的需求靈活調整。

淘寶×IMS(天下秀):KOL全面助力多階段營銷傳播

營銷背景:淘寶開展“2018年淘寶造物節”大型線下活動,旨在通過整合營銷傳播為其造勢和導流,提高活動影響力。 營銷策略:1)聯合各領域KOL,通過創意視頻和互動話題辯論等形式,為活動預熱;

2)通過代言人選拔活動,藉助頭部明星流量引爆關注度,並且藉助大量KOL進行活動分發擴散;

3)在活動期間邀請KOL通過線下直播、探店等形式,為活動實現導流和轉化。 營銷效果:KOL矩陣傳播總閱讀量達7000+萬,總互動量超過3萬。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選擇垂直化 粉絲數量思維向質量思維轉移,垂直類KOL營銷價值崛起

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顯示,各個垂直領域KOL數量增長迅猛,其美食、美妝時尚、遊戲動漫垂直類 KOL2018年同比2016年增長率分別達132%、129%和128%。隨著互聯網用戶紅利逐漸消退,流量價值不再是品牌方開展 營銷活動的主要目標,如何更加深度觸達和影響用戶,進而擴大變現價值,成為業界共同關注和思考的焦點。因此,大範 圍曝光的營銷目標逐漸減少,深入垂直場景深度觸達用戶的營銷目標越來越多。在此背景下,擁有更大粉絲規模的泛娛樂 類KOL營銷作用侷限性顯露,僅被當做信息擴散的傳播渠道使用,而垂直領域KOL由於其更深的專業性和更精細化的粉絲 質量,愈發受到品牌方青睞。未來以泛娛樂類為代表的大眾化KOL將繼續存在,但KOL營銷價值將不斷向垂直領域轉移。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投放矩陣化 KOL矩陣價值愈發凸顯,投放模式趨於聚合、智能

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單次營銷活動平均參與KOL數量達42人,而2018年該數量高達 138人,KOL營銷矩陣化趨勢愈加明顯。基於KOL垂直化發展、KOL營銷模式不斷成熟等背景, KOL營銷的主流策略逐漸 從單點作戰過渡為矩陣聯動,從早期的代言人深度合作模式,到中期的頭部KOL多點分發,再到當前的搭建有機聯動的 KOL矩陣,“1+1>2”的矩陣效應越發凸顯。因此,直接與KOL溝通的傳統合作模式顯然已經不再適用,未來KOL營銷將 逐漸迎來聚合化投放模式,頭部KOL營銷服務商將不斷積累KOL資源,並不斷搭建一站式投放平臺及技術,為品牌主提供 更加智能、高效的KOL選擇、投放服務。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KOL營銷策略趨勢:決策複雜化 媒介環境愈加豐富複雜,媒介選擇在KOL營銷中愈加關鍵

傳統KOL營銷的關鍵在於KOL本身,選對KOL也就等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受眾群體,而隨著新興媒介不斷湧現,KOL營銷策 略變得愈加複雜,即使是同一個KOL在不同媒介上的特徵和受眾也不盡相同。根據(IMS)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數據 顯示,2017年IMS(天下秀)合作媒體在直播、短視頻、內容電商等新興媒體類別的訂單量佔比僅為3%,而2018年該佔 比上升到11%。因此,未來品牌方在展開KOL營銷的過程中,選對KOL也只成功了一半,媒介選擇將成為另一半成功關鍵 因素,在整個營銷決策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品牌方在KOL營銷中將面臨著根據複雜的環境,除了要針對KOL的人 設和特徵去定製營銷形式和內容外,還要充分考慮媒介的特徵,以及KOL在不同媒介下的差異化特徵等等因素。

中國KOL營銷策略白皮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