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絳縣西吳壁遺址入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二十強”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絳縣西吳壁遺址入圍終評“二十強”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斌)4月6日,國家文物局公佈了20項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我市絳縣西吳壁遺址名列其中。

重磅!絳縣西吳壁遺址入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二十強”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1月3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評選活動辦公室收到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參評項目36項。我省有兩個考古項目進入初評名單,分別是夏縣師村遺址和絳縣西吳壁遺址。

  按照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章程的有關規定,評選活動辦公室共發出選票223張,收到有效選票215張,回收率高達96.4%。根據投票結果,得票排名前20的項目入圍終評,其中便包括絳縣西吳壁遺址。

重磅!絳縣西吳壁遺址入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二十強”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西吳壁遺址位於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地處涑水河北岸的黃土臺塬上,南距中條山約6公里。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於本世紀初,在運城盆地開展區域系統調查時發現該遺址。2018至2019年,在多次勘察的基礎上,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在西吳壁遺址開展了大規模考古工作,初步搞清了遺址範圍與聚落結構,瞭解到該遺址面積達110萬平方米,兼有仰韶、廟底溝二期、龍山、二里頭、二里崗及周、漢、宋等時期遺存;發掘出多個時期的遺蹟與遺物,其中以二里頭、二里崗時期的冶銅遺存最具特色。每個發掘區都有大量的、與冶銅有關的遺蹟和遺物出土,可以初步判斷在夏商之時,西吳壁的主要產業就是冶銅,反映出西吳壁是一處規模大、專業化程度很高的冶銅遺址。它是中原地區時代早、規模大的冶銅手工業遺存,填補了青銅器產業鏈中的空白,對研究早期冶銅手工業及早期中原王朝的興起與發展等重大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重磅!絳縣西吳壁遺址入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二十強”

  據瞭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於1990年,由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每個年度舉辦一次,在全國範圍內評選當年重大考古發現。

附: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

(以時代早晚為序)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浙江義烏橋頭遺址

  黑龍江齊齊哈爾洪河遺址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山東滕州西孟莊遺址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安徽肥西三官廟遺址

  河南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浙江安吉龍山越國貴族墓園

  山東滕州大韓東周墓地

  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

  江西贛江新區七星堆六朝墓群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重慶江津石佛寺遺址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