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之後,愛奇藝、好未來連環“爆雷”,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機?

瑞幸咖啡自曝家醜後,中概股再迎“醜聞”。

此前拋出解謎瑞幸咖啡的做空機構渾水公司,與另一家做空機構Wolfpack Reports聯合發聲,認為愛奇藝在用戶數量、收入等方面存在欺詐,虛增收入 80億;隨後市值超3000億的上市公司好未來自爆數據造假,隨後股票大跌、市值蒸發數百億。

猝不及防的連環爆雷讓人不禁疑惑:中概股究竟怎麼了?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還能解除嗎?

愛奇藝:假數據還是真躺槍?

愛奇藝是中國在線長視頻行業的領導者,付費會員數領先於優酷、騰訊,首先進入億級俱樂部。北京貴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愛奇藝APP月活躍用戶數高達5.95億,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瑞幸之后,爱奇艺、好未来连环“爆雷”,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

背靠百度(持股57.11%)、小米(持股6.66%)、高瓴資本(持股6.36%),愛奇藝在資本充足率和市場佔有率方面,有巨大優勢,真的會選擇通過財務造假來吸引資金?

做空愛奇藝的報告是由Wolfpack Reports發佈的,此前狙擊瑞幸的渾水在推特上表示對該做空報告的支持。

做空報告中的主要觀點是,愛奇藝將其2019年營收誇大了約80億元人民幣到130億元人民幣,即27%到44%;用戶人數誇大了大約42%到60%;通過誇大了費用以及為內容、其他資產和收購交易支付的價格,目的是“燒”掉虛假的現金,向審計師和投資者隱瞞欺詐行為。

消息一經發布,愛奇藝盤中股價一度下跌超過11%。但是,隨後股價迅速反彈,收盤時強勢逆轉,收漲3.22%。股價的迅速回彈,代表投資者對於做空報告已經麻木了嗎?

事實上,Wolfpack的做空報告與此前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的報告比,調查樣本量明顯小,且調查範圍侷限性強,不能得出的統計學上基於樣本的無偏差結論,不能完全讓人信服。

比如,通過兩個月對一線城市愛奇藝目標人群中的1563人進行面對面的調查,就得出愛奇藝通過雙重會員虛增收入和費用,誇大營收,同時“支出”不存在的現金的結論。顯然,

如此小而侷限的樣本量無法代表整體情況。

此外, Wolfpack通過與兩家中國廣告公司合作,統計得出一線城市日活躍用戶(DAU)只有2470萬,而非愛奇藝披露的6229萬,並稱QuestMobile統計的某時期愛奇藝的平均移動DAU僅為1.262億,比愛奇藝公司宣稱的少了0.5億。

即使認為Wolfpack的統計本身沒有誤差,每個公司對DAU的統計口徑都是不同的。很可能一家公司在統計時只要登錄用戶都算DAU,而另一家只有在用戶點擊視頻後才計算。統計標準的不同,並不能證明愛奇藝虛假申報用戶數量。

Wolfpack此次對愛奇藝出擊,不排除有順勢“造謠”、趁著瑞幸的火打劫其他中概股之嫌。這家公司之前對美國公司的做空報告,也因為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目標公司並未予以回應,股價也未受影響。

好未來:自爆造假原因何在?

教育集團好未來前身為“學而思”,於2010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

瑞幸之后,爱奇艺、好未来连环“爆雷”,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

4月8日,好未來發布公告稱,在公司的例行內部審計中發現,其下屬新業務線“輕課”業務的某位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通過偽造合同及其他文件的方式虛增“輕課”業務的銷售收入,該項業務約佔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2020財年整體預計收入的3%-4%(約8億元人民幣)。

目前,該僱員已被當地警察拘留。

不同的是,瑞幸咖啡曝出的造假是公司大範圍的運營數據虛增,而好未來是一個小團隊輕課業務線的業績造假。

公開資料顯示,輕課隸屬於好未來素質教育事業群,於2018年2月上線,是“專注6-12歲小學學科素養培養”的在線學習平臺。好未來集團總裁白雲峰將學而思輕課定位為“應家庭教育場景的學習需求而生”的戰略級產品。

過去這些年,好未來成為中國頭部教育公司。不過,隨著猿輔導、跟誰學、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公司的快速崛起,好未來的壓力與日俱增。

2020財年,上市後一直盈利的好未來突然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且虧損持續擴大,引起了資本的關注。

好未來2020財年第一季度公司應收增速進一步放緩至27.6%,去年同期增速超過70%。到了第二季度,好未來營收增速持續放緩,而且淨虧損還在擴大。

好未來為什麼要自曝造假?專業研究中概股的普楠PiCapital創始人馮斌推測:“審計通不過,必須自曝。”

好未來此前已經表示將於4月23日公佈2020年度財報,財報前夕,再加上瑞幸公佈造假事件,不少人猜測這個並不好的自曝時機是被迫選擇。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資本市場研究專家況玉清指出,很多人認為瑞幸和好未來是自曝財務造假,其實他們大概率是被逼無奈主動坦白的。可能是遭到做空機構的做空後,引起了審計機構的警覺,在進行專項審計時發現問題。在主動承認財務造假和被舉報之間,肯定是兩害相較取其輕了。

中概股迎來信任危機

短期內,接二連三的造假危機,確實給中概股整體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瑞幸之后,爱奇艺、好未来连环“爆雷”,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

不說瑞幸、好未來等公司本身可能面臨跨國集體訴訟,單說給了做空機構“造假報告”機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確實很糟心。

國外跟我們不一樣,發佈“做空報告”只要有調查依據,不管最後報告真假,你很難追責。簡單點說,不以言論罪。

所以,最後受損失的是中概股形象。

但還有另外一種樂觀的聲音:

中概股的基礎在中國,只要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穩定,美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傷不到企業根本。

實際上,中概股做空潮一直存在,尤其是2010年渾水誕生之後,這家以沽空中概股聞名的做空機構,將做空中概股推向了高潮。但需要注意的是,機構的做空,大概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企業自身無懈可擊,他們可以下手,但最終不會得手。

時勢造英雄,移動互聯網的黃金十年,造就了新經濟公司的繁榮,6大超級獨角獸美團、頭條、滴滴、快手、小米、拼多多,都在這個時期謎一般崛起。

2018年起,共享單車、無人貨架、聯合辦公、P2P、長租公寓等新概念陸續落馬,暴雷猶如放鞭炮。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見頂,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移動互聯網紅利見頂的當前,有些企業還是繼續煥發亮點。比如美團自去年第四季度市值跨越5000億元,滴滴順風車恢復上線,拼多多的“市縣長直播帶貨”玩的風生水起。

說到底,唯有腳踏實地,為用戶帶來真實價值,才能走的更遠。

來源:綜合行業洞察、金融觀察家、環球老虎財經、燃財經等

《經鑑》&中國企業報榮譽出品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經鑑首席法律顧問

許金周律師,廣東雙子律師事務所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