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报告摘要

●自“冲击风险偏好—形成流动性负反馈”之后,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逐步进入“业绩减记”的第三阶段。

们4月5日报告下修2020年A股盈利预测,本文详细展开预测方法与调整细节。中性假设下预计一季报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26%至-32%,2020年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8%。

方法一:单季环比外推与季度利润占比外推。较为常用的年内预测方法,趋势外推的前提是A股业绩具备较为稳定的季节性规律。不过在每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后,趋势外推的方式更为可靠,我们将在4月末进行进一步预测调整。取20Q1利润环比增速弱于历史均值/中值而接近历史最差值,中性假设一季报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26%.

方法二:宏观与中观变量的模型拟合。宏观与中观的“量价利”指标如工业增加值、PPI、CRB、工业企业利润与A股非金融盈利具备相关关系,由于一季报的实际经济数据已披露,模型拟合可推测趋势,A股非金融一季报净利润增速的阈值大约在(-32%至-22%)。

方法三:“自下而上”行业分析师预测汇总。市场一致预期调整往往滞后,目前A股板块盈利预测修正尚未充分体现疫情影响。我们采用广发各行业研究员自下而上对全年收入/利润的反馈汇总,与前两种方法形成交叉印证。A股非金融20年Q1与Q4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19.0%与+0.5%。

核心假设风险。经济下行超预期,疫情风险,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报告正文

我们在20200405《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中提出自“冲击风险偏好—形成流动性负反馈”之后,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逐步进入“业绩减记”的第三阶段。

报告中,我们下修2020年A股盈利预测,中性假设下预计一季报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26%至-32%,2020年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8%。

报告发布后投资者对于盈利预测调整的具体方法及细节较为关注,因此我们特意在本篇报告中做出详细展开及论述。

基于目前最新的财报披露至19年三季报,当前把握A股盈利预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单季环比外推与季度利润占比外推。较为常用的年内预测方法,趋势外推的前提是A股业绩具备较为稳定的季节性规律。不过在每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后,趋势外推的方式更为可靠。我们将在4月末进行进一步预测调整。

2. 宏观与中观变量的模型拟合。

宏观与中观的“量价利”指标如工业增加值、PPI、CRB、工业企业利润与A股非金融盈利具备相关关系,由于一季报的实际经济数据已披露,模型拟合可推测趋势与大概的阈值。

3. “自下而上”行业分析师预测汇总。市场一致预期调整往往滞后,目前A股板块盈利预测修正尚未充分体现疫情影响。我们采用广发各行业研究员自下而上对全年收入/利润的反馈汇总,与前两种方法形成交叉印证。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2方法一:基于A股利润分布稳定的季节性规律

“季节性规律”一直是A股盈利预测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基于单季净利润占全年的比重、还是基于单季环比的趋势外推,对于全年“自上而下”盈利预测都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4月底披露完毕的年报一季报会对年内的盈利趋势提供更清晰的指引。目前我们需要对19Q4、19Q1进行连续两个季度的环比预测,并在4月底进行修正。

2.1 A股非金融净利润单季环比的季节性规律

由于天气原因与政策节奏,经济与企业活动的运行具备一定的季节性规律,因此A股企业盈利的单季环比增速具备一定的稳定中枢,大幅偏离的年份有其特殊性。举例来看,由于天气转冷转向淡季,历年Q4环比Q3,A股非金融净利润的单季环比增速基本是负增长,中值在-13%左右,其中08年由于金融危机、18年由于商誉暴雷,单季环比幅度显著差于历史季节性。

历年Q1环比Q4,A股非金融净利润的单季环比增速基本仍是负增长,个别年份的经济开局势头良好也会转向大幅正增长(如07、09、16年)。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我们基于单季环比的季节性规律,结合19Q4与20Q1的实际运行情况作出如下调整与预测——

  • 考虑19年年报依然存在部分商誉减值,我们取19年Q4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速弱于历史均值(-24%)/中值(-13%),而好于18年商誉减值同期(-75%),下文按照情景假设给出19年Q4 -40%至-30%的单季环比增速;

  • 考虑20年Q1疫情对经济的剧烈冲击,我们取20年Q1利润环比增速弱于历史均值(130%)/中值(8%),而接近历史最差值(14年Q1环比增速-18%),下文按情景假设给出20Q1环比增速预测值在 -20%至+8%;

  • 在下表1三种情景假设下,基于实际披露的Q3净利润及Q4-Q1的预测环比增速,我们预计一季报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大致在(-45% ~ -15%)的区间,中性假设下一季报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为-26%。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2.2 A股单季净利润占全年比重的季节性规律

类似的,A股企业净利润的累计值占全年的比重也具备一定的稳定中枢,大幅偏离的年份有其特殊性。

举例来看,一季度A股非金融的净利润占全年的比重大致在23%上下,经济显著呈现“前高后低”的年份(如08年、18年)Q1占比会略高,而经济呈现逐级修复的年份(如09年、16年)Q1占比会显著低于中枢。

再比如,三季度A股非金融累计净利润占比大致在76%上下,四季度盈利趋势恶化向下的年份如金融危机的08年、商誉减值的18年,Q3累计占比显著高于中枢。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我们基于单季利润占比的季节性规律,结合20年年内经济趋势的运行情况作出如下调整与预测——

  • 考虑20年一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下挫、而政策对冲加码将在Q2-Q4逐步落地与见效,经济与企业盈利应该是“逐级修复”,我们取2020年Q1利润占比低于24%的历史均值与23%的历史中值。

  • 参考09年、16年两轮典型的政策拉动盈利逐季回升的年内趋势,09年Q1净利润占比约16%,16年Q1净利润占比约19%。目前政策对冲力度不如08-09年“四万亿”那样猛烈,因此经济修复斜率不如09年陡峭,我们在三种情景假设下取Q1净利润占比在(17% ~ 22%)。

  • 根据Q1预测单季A股非金融净利润绝对值,我们预测2020年全年A股非金融的净利润增速在(-15% ~ -3%),中性假设下全年增速-8%。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企业收入是“量价”的共同结果,在宏观变量中与名义GDP的指征较为吻合;企业利润是“量价利”的共同结果,价格需要考虑“出厂端”与“成本端”,在中观变量中与“工业企业利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在宏观变量中则与“工业增加值”衡量的量、“PPI”与“CRB”衡量的价等因子共同相关。

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是A股制造业/周期类行业盈利的高频指征。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由统计局月度披露,更为高频,是季度内把握季末A股上市公司盈利情况的重要指标。统计局“工业企业”定位于对上游资源品、农产品进行制造与加工的物质生产企业,因此从“工业企业”的构成来看与A股的制造业/周期类行业的上市公司具备相似的特征。历史时间序列数据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A股周期类公司的累计净利润增速具备较好拟合性。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别做出拟合,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预测A股周期股净利润增速、以及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预测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前者的解释度与置信度更高,R2可达到68%。

模型1,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预测A股周期股盈利增速: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其中「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为本季度A股周期类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主要解释变量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模型的样本内预测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可信度,R^2为68%。

模型2,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预测A股非金融盈利增速: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其中「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为本季度A股非金融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主要解释变量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模型的样本内预测的解释度和可信度不如模型1,R^2为33%。

综上,我们采用模型1,以及Q1实际披露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来预测A股周期股一季报盈利增速,并参考A股周期股占A股非金融利润的稳定关系推导整体。近五年A股周期股占A股非金融的利润占比稳定在68%上下,基于20Q1已披露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预测A股周期股一季报净利润增速-36.1%,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约-32%。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宏观量价指标与微观企业盈利互相呼应,量价利的组合关系也是A股制造业/周期类行业盈利的参考指征。

我们用工业增加值衡量“量”,用PPI衡量“出厂价”,用CRB衡量“成本价”,三个变量对A股盈利增速也有较好的解释与预测。

同样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别做出拟合,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PPI同比增速、CRB同比增速三个变量,分别预测A股周期股净利润增速、以及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后者的解释度与置信度更高,R^2可达到50 %以上。

模型3,PPI/CRB/工业增加值,预测A股周期股盈利增速: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其中为本季度A股周期类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主要解释变量为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PPI和CRB。模型的样本内预测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可信度,R^2为43%。

模型4,PPI/CRB/工业增加值,预测A股非金融盈利增速: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其中为本季度A股非金融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主要解释变量为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PPI和CRB。模型的样本内预测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可信度,R^2为54%。

因此我们采用上述更优的模型4,以及Q1实际披露的工业增加值/PPI/CRB数据,预测A股非金融一季报盈利增速。如下图示,拟合效果可借鉴。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上述四种模型如下表,其中模型1和模型4的效果更好,在量化模型推导下,A股非金融Q1的净利润预测值大致在(-32%至-22%)。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4方法三:基于“自下而上”分析师预测

前文两种方法主要聚焦于“自上而下”,而方法三聚焦于“自下而上”。行业分析师基于对覆盖公司及行业整体的盈利预测调整,可以与前两种方法形成互洽。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上而下”的修正通常快于“自下而上”,因此当前行业分析师对行业盈利预测与上述方法相比结果更为乐观。我们后续将对年内“自下而上”的盈利预测调整保持动态跟踪。

4.1 自下而上预测20年A股非金融整体的业绩趋势

根据广发各行业团队“自下而上”的反馈进行加权与汇总,A股非金融20年各季度的累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6.1%、-7.2%、-1.8%、+3.0%;A股非金融20年各季度的累计净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为-19.0%、-9.3%、-3.5%、+0.5%。依然呈现大幅下修、逐级修复的趋势,但数值明显较前文的方法一二更为乐观。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4.2 自下而上预测20年各行业的业绩趋势

相似的,我们将自下而上的行业分析师反馈汇总成行业,收入增速与盈利增速的趋势预测如下图。大部分行业一季报增速是年内低点,一季报收入增速预测较高且仍为正增长的行业是通信、农业、军工、地产、银行;一季报净利润增速预测值较高且仍能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是农业、军工、地产、食品饮料。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超预期波动,全球疫情扩散超预期,信用 风险暴露速度过快。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

【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

【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

【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

【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4月9日

分析师:

戴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郑恺:SAC 执证号:S0260515090004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reportdetail/500008824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