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大約一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一邊被書包圍,另一邊則放著成堆被報紙壓著的文件、手稿以及小冊子。書櫥頂上所剩無幾的空間,剛好能放下一臺打字機,其上架著一個木製閱讀板、五六支鉛筆,還有一塊鎮紙用的銅礦石,以防東面窗戶進風時,紙被吹走。這就是海明威的工作臺。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1

海明威說我的句子儘量簡潔,能寫短句子的時候從不寫長句子。寫的都是讀者可以讀懂的東西,為了讓讀者有很好的閱讀體驗,《永別了,武器》的結尾他重新寫了39遍才滿意。他曾講,對他而言最難的技術問題是:把詞用對。他也曾一遍遍地將寫出的文章反覆重讀,他說這樣他不得不繼續寫下去,因為他知道他還沒有到達最好的地方。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2

對於寫作,不同的作家賦予不同的意義,他說:一旦寫作成了你最大的惡習,同時也帶來最多的愉悅,那就只有死亡才能阻止它了。誠然,他已經將寫作視為生命。在他的心中,他從來沒有一個時刻突然想成為一個作家,因為於海明威而言,他一直想成為一個作家。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3

對於世界的輸出,他將寫作視作一種責任,責任越大,寫作難度就越高,試圖寫出對世人有恆久價值的東西是一項全職工作,他說要不斷地進行儲備,就好比不讓寫作的源泉枯竭,這樣可以規律地抽出定量的水,然後根據世界對作品的反饋將自己的素材井再次注滿,而不是一次次地將井水抽乾,這點在海明威的實際行動反應是:每天只寫幾個小時。而往往是這幾個小時高質量的創作,他永遠都沒有讓自己這口井榦枯。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4

寫作越深入,就越孤獨。在人際方面,海明威也一向保持著極簡原則,有意避免和其它作家接觸,面對面的交談只會讓他更孤獨。他只是將作家們列出一個表單,讓他不斷地去從中學習,去看、去聽、去思考、去感知以及去寫。從不同的作家的井中去獲取文思,這也就是海明威在自我方面和作家們的深度鏈接,而不去泡泡咖啡館,因為浪費的時間無法被救贖。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5

對於作品的象徵主義,海明威從不喜歡談論這些,或是被問相關問題。他認為寫書和故事已經夠難了,不必要求對他們進行解釋,這會讓批評家們丟失飯碗。他希望讀者就是單純地為了閱讀的樂趣來讀他的任何作品,這些作品都是非常的樸實,一隻海鷗就是一隻海鷗,不會為它再加入更多的形容詞。他寫作就是為了讓人閱讀,任何解釋和論述都沒有贅述,他篤定,讀者多讀幾遍一定會比頭一次讀得到的東西多,因為作家並沒有義務去解釋。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6

讀海明威的作品,你往往能夠感受到一種極簡的笨拙感,一種無法避免的笨拙感,一開始人們只能注意到這種笨拙感,後期就不那麼容易被察覺了。當它們再度笨拙的出現時,人們認為這種笨拙感就是海明威風格。

07

他一直在讓自己的寫作迴路運作著,他編寫邊編,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後寫出來的故事會是怎麼樣,但是他覺得運轉起來就什麼都變了,運轉構成了故事的敘述運動。有時候運轉得很慢,看起來好像沒有在動,但變化總是有的,運轉也是。所以他一直沒有停止寫作。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8

對於寫作,他一直沒有停止觀察,他說他並不需要有有意為之,或者想著怎麼樣才能被利用。他就是簡簡單單的在生活中進行觀察,基於認知創造意味著產出真實的作品,沒有對一件事物完完全全的瞭解,就不會讓他出現在自己的作品中,這是海明威對自己的原則。他說如果作家因為不瞭解而省略掉一些東西,故事就永遠會有漏洞。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09

如無必要不增實體。他說《老人與海》完全可以寫到一千多頁,描述村裡每一個居民,他們是如何謀生、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但他覺得這些都是對於讀者而言不必要的體驗部分,所以他儘可能地簡略甚至是去掉對讀者閱讀獲取重點沒有意義的部分。他說自己體內裝著一個內置垃圾自動探測器,在寫作時,他會不斷甄別什麼對自己無益的,這一部分往往能夠迅速明白的,非常快地做好,結束這一部分之後,就可瞭解什麼對你是好的,才能真正創作出對讀者有價值的東西。

海明威,一個極簡作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堅持到死

10

作為一個真正的創作者,他總是在發生過的事物存在的事物和他知道的一切,和無法獲知的一切中,通過虛構來創造出東西,這些不僅僅是事事表象,而是比任何真實鮮活的事例都要更加真實新鮮的東西。寫作可以讓事物重新活過來,如果寫的足夠好,做的足夠好,就能讓它永生,這也就是海明威真正寫作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