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身姿绮丽的金鱼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憨态可掬的熊猫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老态龙钟的乌龟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威风叱咤的老虎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动物

晶莹剔透 惟妙惟肖

但是你能想到嘛

这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

竟然都是用糖饴制作的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这些活灵活现的糖果

全部出自这位80后小哥哥之手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手塚新理

今年30岁


他是一位活力四射的夜店DJ

也是一位传承古法的手工匠人

但他用的这套制糖工艺

——饴细工

却已经有了500多年的历史

可是货真价实的古法棒棒糖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手塚新理经营着一家糖果店

而这看似平凡的小店也是日本

唯一两家还在完全遵照古法

手工传承“饴细工”的店家之一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饴细工”这个名词

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拗口

其实它还有一个

很接地气的本名“糖人”


//


中国老早就有了糖人糖画

可以吹 可以画 可以捏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而在日本的江户时代

也有商贩会挑着担子

在街头贩卖做成各种形状的糖果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无意中了解到日本糖艺的手塚新理

一下就被这些好看糖果戳中了

于是正读高中的他

决心要成为一个捏糖人的手艺人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日本的传统工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没落了

当手塚新理对饴细工

产生兴趣的时候

已经没有几个人在做了

老匠人越来越少 年轻人漠不关心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爱糖成痴的手塚于是在高中毕业后

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他放弃了高等学府的录取名额

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饴细工匠人

自学起了这门技艺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手塚家并非手艺世家

新理也并无卓越天资

亲朋好友们实在无法理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在一片反对声中

手塚新理还是开启了

属于他的匠人之路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没有老师没有学校

甚至连文献资料都寥寥无几

糖饴的温度 塑形的手法

上色的技巧一切只能自己摸索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


制作饴细工需要先把糖融化成

将近90度的糖浆

用手和剪刀雕塑出形状

糖饴冷却凝固的时间不到5分钟

稍有懈怠就会令作品前功尽弃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糖浆冷却的速度很快

手塚需要忍受着高温

在几分钟之内完成造型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等糖果冷却定型之后

再用可食用颜料

画出细节和纹理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因为一切都发生在

几分钟之内所以在做之前

工匠必须要对做出的造型

胸有成竹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而创造出这些糖果的所有工具

不过是工匠的一双手和几把剪刀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处于半融化状态的糖饴

高达90°C

稍有不慎就会将手指烫伤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可是这个80后大男孩

并没有知难而退

他从最基础的造型开始练习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渐渐地

手法愈发熟练

造型愈加丰富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到现在手塚新理

已经是日本最年轻的

也是最后的饴细工匠人之一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他的作品融古通今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加以革新改良

令小小的糖果

幻化出无限的生命力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通过这种工艺做出来的糖

栩栩如生

剔透的金鱼糖最受欢迎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每种动物特有的纹理和神态

也非常的生动细致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如今手塚新理已经成为了

日本著名的手工匠人

媒体更是将他成为“糖果艺术家”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位于日本浅草和晴空塔的两家

饴细工AMESHINN里

售卖着各种好看的古法糖果

每天门庭若市甚至有人

专程从国外过来

就是为了看一眼

手塚新理制作的糖果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还能报名体验课程

感受奇妙的制糖过程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之所以要开设体验课

是因为手塚新理想要

大家都能够了解

古老的饴细工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他还经常参加各种沙龙 学校讲座

向年轻人传达着饴细工的故事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现在27岁的手塚小哥

已经是5个徒弟的师父了

这些徒弟都是听过他的演讲

或是看过他的表演和报道之后

觉得饴细工有趣又漂亮

才来拜师学艺的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饴细工

这正是手塚新理最想看见的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10年不被人理解的辛苦

终于修成正果

而年轻的手塚新理并没有沾沾自喜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白天在满室甜蜜中

他依然是一位饴细工匠人

屏气凝神 专心致志

入夜在华灯璀璨下

他依然是一位夜店时尚DJ

活力四射 青春洋溢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古老与现代

传统与时尚

在他的身上

结合的如此巧妙而自然

正如他手中的饴细工

在传承与创新中

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十年时间,把一颗糖变成了艺术品,引100000人追捧,这哪里下口?


“时代发展 日新月异

而美好的事物应该得到保护

我愿意成为那个保护它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