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上下游企業逐漸區分,企業之間以自己的專長為起點,不斷拓展到物聯網產業中,企圖在物聯網千億市場中獲取較大的市場。而這一做法,也使物聯網產業鏈之間變得更加清晰。

而縱觀整個物聯網市場,部分關鍵性產品依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物聯網卡、Wi-Fi等設備,更是促進了整個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那麼,哪些產品在物聯網產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OFweek物聯網編輯為您一一盤點。

物聯網卡

物聯網卡是基於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提供物聯網專用號碼段(11位或13位)移動通信接入服務,其硬件和外觀與普通SIM卡完全相同,承載智能硬件和物聯網設備的專用功能,採用專用號碼段和獨立的網絡單元,充分滿足智能硬件和物聯網對設備聯網的管理需求,以及集團公司連鎖企業的移動信息應用需求。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基於物聯網卡,從而可以實現產品定位、數據實時傳輸等功能。其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從而能實現大規模應用,可以說為物物互聯提供了最佳的聯動方式。

同時,部分物聯網卡可以實現空中寫卡功能,從而能快速全球佈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但隨著各項終端的變化,目前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卡芯片得到應用,其相比目前的物聯網卡,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精確度等特點。

Wi-Fi模塊

Wi-Fi模塊又名串口Wi-Fi模塊,屬於物聯網傳輸層,功能是將串口或TTL電平轉為符合Wi-Fi無線網絡通信標準的嵌入式模塊,內置無線網絡協議IEEE802.11b.g.n協議棧以及TCP/IP協議棧。傳統的硬件設備嵌入Wi-Fi模塊可以直接利用Wi-Fi聯入互聯網,是實現無線智能家居、M2M等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Wi-Fi模塊的應用,可以實現家居範圍內的信號覆蓋,從而節省流量,並提高數據傳輸速度。而隨著Wi-Fi6的應用,也將進一步加快速率傳輸。

智能攝像機

智能攝像機是可通過手機等多種移動平臺以及電腦進行實時查看監控視頻和實現遠程遙控的新一代網絡智能攝像機,一般具有夜視、移動偵測和雙向語音等多種功能。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隨著智能攝像機的發展,從而讓更多的技術得到應用和實現,例如面部識別、物品識別等技術。而隨這類技術的發展,基於智能視頻分析的攝像機也逐一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例如交通、學校、機器人等眾多行業。

固態激光雷達

固態激光雷達,大家普遍的認識是不旋轉的就是固態激光雷達。通常分為三種,基於相控陣、Flash、MEMS三種方式實現的。

採用相控陣原理實現固態激光雷達,完全取消了機械結構,通過調節發射陣列中每個發射單元的相位差來改變激光的出射角度。光學相控陣一般都是通過電信號對其相位進行嚴格的控制實現光束指向掃描,因此也可以稱為電子掃描技術。但也易形成旁瓣,影響光束作用距離和角分辨率,同時生產難度高。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特斯拉作為汽車產品中的頭部玩家,其前端傳感器由固態激光雷達和智能攝像機構成,在自動駕駛中,其視頻攝像機由於侷限性,導致各類意外的發生,而後採用固態激光雷達作為首要傳感器。

從中不難看出特斯拉對固態激光雷達的重視度。固態激光雷達可以有效的對前端目標進行區分,並實現3D構圖建模,從而有效避免道路上出現的各類問題。

隨著固態激光雷達的發展,其逐步應用到各類自動行駛設備上,有效解決了對周邊物體的識別和區分。

高精度定位模塊

隨著GPS的應用,各行各業都開始採用這一技術,但由於各類問題,定位精度在3-5米,一般是內置於車載導航、手持設備中。而對於高精度定位模塊,則可以實現更高精度的定位模式,在部分應用中,甚至可以達到動態釐米級定位。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高精度定位模塊的出現,不僅僅推動了自動駕駛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各類基於定位的產業,例如智能手環、智能手機等行業。

目前各類提供高精度定位模塊的企業,也在不斷加強發展,通過兩星、三星的聯動模式,從而提供更好的定位解決方案。

同時,部分企業與百度、高德等地圖服務商合作,從而提供更為高精度的合作模式。

3D結構光模塊

3D結構光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近紅外激光器,將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光線投射到被拍攝物體上,再由專門的紅外攝像頭進行採集。

這種具備一定結構的光線,會因被攝物體的不同深度區域,而採集不同的圖像相位信息,然後通過運算單元將這種結構的變化換算成深度信息,以此來獲得三維結構。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光學手段獲取被拍攝物體的三維結構,再將獲取到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應用。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隨著iPhone X的應用,3D結構光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然而,3D結構光只能應用於刷臉嗎?

早在數年前,3D結構關就已經應用,主要應用於各類物體的掃描與繪製,但由於精度問題,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應用。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其精度已經達到0.05mm。得利於高精度,從而讓3D結構光可以應用在各類物體的掃描,甚至是應用於產品的檢修等。

NB-IoT模塊

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為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NB-IoT是IoT領域一個新興的技術,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N)。NB-IoT支持待機時間長、對網絡連接要求較高設備的高效連接。據說NB-IoT設備電池壽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NB-IoT最大的競爭對手是LoRa。但對於三大運營而言,NB-IoT主要是基於蜂窩網絡,如採用NB-IoT,只需在現有網絡中進行即可。而採用LoRa,則需要對現有網絡進行重建。

為此,NB-IoT得到迅速的發展,而隨著52號文件的下發,NB-IoT成為當前物聯網發展最為核心的連接方式。

藍牙模塊

藍牙模塊,是一種集成藍牙功能的PCBA板,用於短距離無線通訊,按功能分為藍牙數據模塊和藍牙語音模塊。藍牙模塊是指集成藍牙功能的芯片基本電路集合,用於無線網絡通訊,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數據傳輸模塊、藍牙音頻模塊、藍牙音頻+數據二合一模塊等等。一般模塊具有半成品的屬性,是在芯片的基礎上進行過加工,以使後續應用更為簡單。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藍牙主要用於短距離的數據交互,其具有低功率、便宜、低延遲等特點,但其缺點依然不能忽視,由於其數據傳輸速率24 Mb/s,無法傳輸大數據內容,同時不同設備間協議不兼容,導致無法傳輸與接收的問題。

MCU(微控制單元)

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是把中央處理器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並將內存、計數器、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周邊接口,甚至LCD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諸如手機、PC外圍、遙控器,至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MCU的身影。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隨著微處理器的發展,MCU成為小型設備的“CPU”,雖然目前已經發展到16/32位,但在物聯網產業中,8位MCU以其低成本、可靠的應用等優勢,依然是不可取代的設備。

網關

網關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網絡層以上實現網絡互連,是複雜的網絡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絡互連。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只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系統的需求。

物聯網需要什麼元件組成

網關剛開始應用時主要應用於智能家居,主要是為了解決不同通信標準和協議的設備進行互聯互通。而隨著物聯網設備的增加,網關也逐步應用到智能建築等環境。

然而,網關由於接入數量的問題,一旦超過30個,將會出現卡頓、掉線等問題,但隨著技術的改善,部分網關已經可以實時接入近百個物聯網設備。

但隨著各項通信標準的統一化,尚不得知網關未來發展如何。

寫在最後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加入到物聯網產業中。對於物聯網產業來說,新鮮血液的加入必然會推動物聯網的發展與變革。

然而在科技領域中,並不能單一的看技術是否先進,更多的是看該技術在產業中,能否推動產業的發展、能否對用戶實現“普惠”等問題。而隨著6G時代的發展,物聯網是否會面臨翻天覆地的變革與發展,還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