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協理事徐正濂:強調精神氣息的一致

徐正濂

中國書協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協顧問。

中國書協理事徐正濂:強調精神氣息的一致

篆書龔自珍《己亥雜詩》二首中堂 規格137cm×68cm

家公舊治我曾遊,只曉梅村與鳳州。收拾遺聞浩無涘,東南一部小陽秋。 過江籍甚顏光祿,又作山中老樹看。賴是元龍樓百尺,雄談夜半鬥牛寒。

我是篆刻作者,以前也寫字,但寫得少,退休後才寫得多些,主要是篆書。無非是其他書體基礎差,100米人家都跑出60米了,你還去趕?而篆書和篆刻息息相關,就算以前動筆少但也熟悉,或有利於奮起直追?

因為我是篆刻作者,而篆刻是不忌諱大、小篆混用的,一切從印面效果出發,只要字態不衝突,整體不突兀,有時候大、小篆混用更見精彩,所以這個“惡習”也被我沿用到篆書中,強調精神氣息的一致,並不十分拘泥於字體的規範和純正。其實仔細推究,吳昌碩、齊白石甚至黃牧甫(都是篆刻家),也是不忌諱大、小篆混用的。強調字體純正,大、小篆涇渭分明的是馬衡、羅福頤、容庚、顧廷龍等前輩,然而在藝術成就上孰為高低,我不贅言。這是我的謬論之一。

二、現在講“正大氣象”,我覺得如果要落實到篆書,則A是線條的神完氣足,B是結體的相對易識——當然是相對的,畢竟篆書比行書難識。吳昌碩、齊白石、黃牧甫的篆書都寫得堂堂正正、明明白白。過於迷信古怪篆法,一意挖掘冷僻字形,我覺得恐非篆書之大道。

三、篆書既然是書法,書法屬性還是要強調的。我不反對用筆的濃淡枯溼、章法的經營擺佈、結字的顛倒俯仰等,但是這些手段要做得自然微妙,做得不拼接編造,總之要做得有書寫性,做得有別於繪畫才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