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围。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清代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可见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已经把人体解剖学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故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科学,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二、人体的组成


人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它们是构成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础,故称为基本组织。

由几种组织互相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便构成一个系统。人体可分为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器及神经九个系统。

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 的有机体。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三、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大体解剖学所叙述的主要是用刀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内容;组织学所叙述的是借助显微镜等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细微结构的内容;胚胎学所叙述的是人体胚胎发育中的形态变化过程。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大体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系统解剖学主要按照人体各系统来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人体自然分区(如头、颈、胸、腹、上肢、下肢等)叙述各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本书属于系统解剖学,故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作全面重点介绍,从而为学习中、西医学基础与临床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此外研究,不同年龄人体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为年龄解剖学;结合体育运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为运动解剖学;应用各种断面解剖方法来研究经穴断面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为经穴断面解剖学;应用层次解剖方法来研究经穴进针层欢形态结构的解剖学,称为经穴层次解剖学


四、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人体解制学,必须具有进化与发展的观点,局都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直观性很强,名词多、描写多是其特点,死啃书本,硬记名词,必将感到枯燥无味,故在学习方法上必须分析、归纳、理解其形态特征,充分利用人体标本及教学模型,认真仔细观察和学习;在阅读教材时,必须对书中的插图进行充分观察和描画,并反复练习思考题,以加深对形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要联系活体,联系功能和临床应用,把形态知识学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把人体解剖学这门基础医学课程学好。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五、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1.解剖学姿势

在观察和说明人体各那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时,都应按照下列标准的解到学姿势:身体直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找,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2.常用方位术语

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准,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名词术语。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1.上、下:

是描述或结构距颅顶或足底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后:是描述器官或结构距身体前、后面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近胸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腰者为后,也称背侧。
3.内侧、外侧:是描述 器官或结构距身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远近关系的术语。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前臂的内侧又称尺侧,外侧又称桡侧。小腿的内侧又称胫侧,外侧又称腓侧。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4.内、外:是描述空胜 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5.

浅、深:是描述 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近皮肤者为浅。远离皮肤者为深。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6.近侧、远侧:在描述四肢 各结构的方位时,距肢体根部较近者为近侧,距肢体根部较远者为远侧。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3.人体的轴和面

轴和面是描述人体器官的形态,特别是叙述关节运动时常用的术语。人体可设计互相垂直的三个轴,即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依据三个轴,人体还可设计互相垂直的三个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1.轴


(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是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面相垂直的轴。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是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3)冠状轴:又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是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2.切面
(1)矢状面:即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若经过身体前后正中线,将人体纵切为左右对称两半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2)冠状面:又称额状面,即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

即从水平方向,将人体横切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则以其自身的长轴为准,与其长轴平行的切面称为纵切面,与其长轴相垂直的切面称为横切面


解剖课堂:《人体解剖学》绪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