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每到一个新的学年,在哪些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周围,学区房都会红红火火起来,送走了一批,然后又迎来了一批新学生,同时也迎来一批陪读的新家长。

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回想起当年自己的学生生涯,初中就开始住读,每个月放一次月假,回家一次,从家里带些米和腌菜,家长把早就准备好的生活费,一般是三五元钱,千叮咛万嘱咐的交到我们的手上: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呵,生活要节俭呵的,要尊重老师呵,要同结同学呵。每个月回来领生活费的时候,都把这些话重复一遍。然后是我们那小脑袋瓜象小鸡啄米似的不停的点头。那个时候孩子多,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能够读下书来,一般成绩还算比较好、也能吃得读书的那份苦的,并且家里也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同龄中那些成绩差的,吃不得读书苦的,就慢慢不读了。那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家里条件也不错,是家里的宝贝,就是一读书就头疼,父母没有办法,说再读下去也没有什么用,读到初二就不读了。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我的那些同学中,因为家里条件困难,陆陆续续辍学的也不少,有些还是成绩不错的。所以说八十年代读个书不容易,不断要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还要克服物质条件上的困难。

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不同了,伴随着中国改期开放的巨大成功,中国家庭在物质生活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今天,只要愿意读书,是可以一直读下去的,可以一直读到硕士、博士,而且学校还有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虽然现在的文凭是越来越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却是越来越差,所以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陪读。

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能自食其力的人,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陪读只会令学生越来越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不,刚开学不久,在军训场的场外。就有一群家长守在场外,备着水和食品,乘着军训的间隙,跑去给孩子擦汗捏背、端茶送水。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如果爱,请放手。哲学家弗罗姆说过:父母之爱,是离别之爱,父母要慢慢放手,让孩子逐渐离开父母;夫妻之爱是融合之爱,二者刚好相反。

让孩子学会自立、健康成长

父母爱孩子,希望他们平安、顺畅,不走弯路,成龙成凤,这都是人之常情,但生活的磨炼,各种生活的酸甜苦辣、迷茫、失败、挫折,不管你愿不愿意,总要独自面对。与其在你不能陪伴他的岁月让他自己去承受,不如趁早培养他独立、坚强、坚韧的品质。让孩子自我管理、承担责任、体验成功、尝试失败,让孩子自己书写未来,放手,既是作为家长自身的解脱,也是对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尊重。

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走向自立,爱孩子,家长需要学会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