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说到三国,都知道曹操是“赘阉遗丑”,他爷爷是宦官,但没人怀疑过他是太监。

相反,曹操因为桃色新闻多,好色、好人妻的形象,反而彰显了他的雄性特征。

只是没想到一向光辉正面的刘备,反而有小道消息传闻他其实是太监,听者未免觉得有哗众取宠之嫌。

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孙彦军版刘备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刘备是太监”从何说起?

当然还是从《三国志》说起。

《三国志》白纸黑字写着“先主无须”!

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虽说刘备无须,但各个版本的刘备都是有胡子的。于和伟版刘备

在陈寿写下这四个字之前,还记载了一个刘备讲荤段子的故事。

《三国志·周群传》: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张)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张裕,字南和,蜀郡人,通晓占卜之术,准确预言了汉祚尽、魏国立,还预言了刘备得益州及九年之后失益州(刘备病逝白帝城)。

刘备入蜀时,与刘璋会于涪县,张裕也在坐。酒宴上,宾主尽欢,大家喝得高兴了都比较放松,低俗下流的荤段子随口就来。刘备见张裕胡须浓密,就拿他开涮,嘲笑他毛多,“之前我居住在涿县时,那里特别多姓毛的,县城东西南北都有诸毛姓人,涿县县令就说,‘诸毛围绕着“涿”居住啊’!”

张裕随即反讽,也讲了一个笑话:从前有个人做了上党潞长,又官升涿县县令,辞官还家后,有人写书信给他,如果称他潞长,就没法称他涿令,如果称他涿令,就没法称他潞长,于是索性称他“潞涿君”。

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尤勇版刘备

看起来只是刘备嘲讽张裕多须多毛,张裕又回敬讽刺了刘备,其实刘备、张裕二人讲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荤段子。很多人解释这段文字时,都解释了张裕说的“潞涿君”,并没有意识到刘备先前讲的那个笑话有多低俗下流。

不少人认为,“涿”古音同“豚”,既有“猪”的意思,又有“臀”的意思。“诸毛”则音同“猪毛”,“潞涿君”则同“露臀君”。刘备说猪毛围绕猪仔生长,讽刺了多毛的张裕是猪。张裕则讽刺没有胡须的刘备如同光屁股。

国学大师章太炎则认为,这里的“涿”不应当做“豚”(臀)讲,而应该同“椓”字。椓,与涿同音zhuó,有宫刑、太监的意思,相当于去势的男阴。如此看来,刘备说的“很多毛围绕着椓生长”就很下流了。而张裕的反讽也不止露臀那么简单,而是骂刘备是一个光溜溜的无毛、去势的太监。张裕这次失言惹毛了刘备,后来刘备借口张裕预言“不可争汉中”一事没有应验,将他下狱诛杀。

张裕只是讥讽刘备为太监就被杀,似乎是触犯了刘备隐疾的忌讳,加之刘备又无须,于是有了刘备是太监的传闻。

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方中信版刘备

既然刘备是太监,刘禅肯定就不是刘备亲生的了呗。这居然也被阴谋论者找出了一系列证据。比如刘备曾至少四次在逃亡中抛妻弃子,妻子被吕布、曹操多次虏获,刘禅是谁生的还真难说。

又传闻刘备败于小沛时,刘禅曾流落汉中,被人收为养子。此说来自曹魏鱼豢《魏略》一书。按《魏略》的说法,则刘禅生于建安初年,建安元年至建安五年,刘备妻子被吕布俘虏了两次,被曹操俘虏了一次。而长坂坡刘备摔阿斗的传闻,似乎刘禅真的不是亲生的。

可惜《魏略》关于刘禅出生年月、流落汉中的故事都被裴松之考证批驳了。而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也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杜撰的。

刘禅当然还是刘备的儿子,刘备也不是太监。就算阿斗非亲生,刘备还有刘永、刘理两个儿子,此外还有在长坂坡被曹纯抓获的两个女儿。这些子女不可能都是非亲生吧!

刘备是太监?刘禅不是亲生的?都得从一个荤段子说起

严屹宽版刘备

就凭“先主无须”一点怀疑刘备是太监也是站不住脚的。

太监无须,但无须者并不一定是太监。

《三国志·袁绍传》就曾记载,何进被宦官杀害,继而袁绍诛杀宦官时,无论老幼见人就杀,“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只要见到没胡须的,无论少长都一概杀了,还有部分人本不是太监,却因为无须被误杀,有些没长胡须的人不得不把裤子脱了证明自己不是太监。

可见,即便在古代,在文献记载中,“无须”也不是太监的标志。

如果刘备真有这一隐疾,无论是无须、多须,还是毛、须等字眼,对他而言都应该是忌讳。如此忌讳,他怎么还可能拿张裕的须毛开玩笑。

所以,说刘备是太监,更有甚者说阿斗非亲生,都不过是哗众取宠之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