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門郭德綱這輩門長見識廣,曾預言小品終將衰落

在相聲界所謂的“門長”,指的是這一代弟子中第一個拜師的人,故而有“掌門大師兄”之稱。

有一種說法稱,相聲”門長“一共有七代,張三祿、朱紹文、舒六五(貧有本)、裕德隆、張壽臣、趙佩茹、趙心敏和趙偉洲;有人也稱張宏是最後一代門長。

相聲門郭德綱這輩門長見識廣,曾預言小品終將衰落

從第三代開始,這些“門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身為一輩大師兄雖不是這一輩最高光的,但其身上的能耐足以配得上門長的身份,且不容被忽視。

身為德字輩門長的裕德隆為行內從藝之人定下行規,也起到了維護行內秩序的作用,但這一輩最有名卻是“萬人迷”李德鍚;

壽字輩門長張壽臣對於老觀眾而言被奉為宗師級人物,對相聲行業發展以及相聲內容淨化起到了極大的積極影響,但這一輩最有名的是相聲泰斗馬三立;

寶字輩的門長趙佩茹同樣也是傑出俊才,不瞭解怹的觀眾從高英培、李伯祥、馬志存、侯耀文等得意高足中也不難看出趙佩茹的技藝絕非等閒,但寶字輩的相聲大師叫侯寶林。

“文”“明”兩輩人才多,而趙心敏和趙偉洲作為門長的能耐和眼界都是有口皆碑的。

相聲門郭德綱這輩門長見識廣,曾預言小品終將衰落

趙心敏先生的表演風格有些像馬三立,行里人都說他是一個有本事的演員。他講到相聲的靈魂就是自然,不能滿頭大汗緊張得要命,不能這樣,你給觀眾包袱必須是自然的,觀眾在樂的時候是最自然最放鬆的時候,你不自然你怎麼能讓觀眾自然呢?

據說趙心敏先生大約會3、4百段以上,看了瀋陽出的四本傳統相聲,趙老先生說這裡沒有的段子,他起碼還會十幾段。

馬三立馬老有時提起趙心敏,還是會挑大拇哥,說“絕對有能耐”。

相聲門郭德綱這輩門長見識廣,曾預言小品終將衰落

而趙心敏先生的兒子趙偉洲,也就是郭德綱這一輩的大師兄,更是明字輩裡的全才+鬼才。

他從藝50餘年,卻始終沒有大紅大紫,經他之手創作的相聲段子早已幫助其他明字輩演員功成名就,甚至是默默無聞一輩子的楊少華在與他搭檔之後都一夜爆紅。

不過,作為相聲門“最後的大門長”,他的眼界仍然開闊。

1990年代相聲逐漸被小品“超車”,趙偉洲並沒有灰心喪氣或者隨波逐流,他編寫的《老樹開花》《賣枕頭》《武松打虎》都成了經典,同時,他預言小品因春晚而興,也將隨春晚而衰。

相聲門郭德綱這輩門長見識廣,曾預言小品終將衰落

有很多觀眾認為《賣枕頭》是小品,趙偉洲解釋說:牛成志在《賣枕頭》中的角色分工應該算膩縫。三個人的相聲甲是逗,乙是捧,丙是膩縫,實際上是兩個逗的,一個捧的,這也逗,那也逗,中間一個捧的。所以這還是一個相聲作品。

做為一個相聲演員,我認為小品也是“化妝相聲”,它得有包袱,必須得響,有很多相聲的技法。在我看來,小品這種形式長不了,不會象相聲一樣有一百年的歷史。隨著春節晚會影響的淡化,小品也就完了。

從2020年回望,這個預言不可謂不準確,這位70歲的相聲門長果然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