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李陵:厄運纏身,還是皇權下個人意志的犧牲者?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他是作為祖父李廣的附錄部分進行描述,內容不多,敘述也十分簡單。有關他投降匈奴等事件,在《漢書·李廣蘇建傳》中記載更加詳細一些。因他的投降,太司公司馬遷曾在漢武帝面前替他辯護,導致司馬遷下獄的導火索。


史記人物李陵:厄運纏身,還是皇權下個人意志的犧牲者?

李陵是在與匈奴交戰中昏迷被捕,還是在交戰中因為韓延年先行戰死,感覺無顏面再見武帝而投降的呢?這兩種不同的看法取向,對李陵人物形象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漢書》中是這樣描述:“韓延年戰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但日本學者中島敦所著《李陵》則描述,他是因後腦被來自背後的重物擊中昏迷而被活捉的。可能中島敦先生把李陵作為悲劇主角,不得不讓李陵暫時投降匈奴。他在昏迷中被抓獲,醒來後一邊伺機逃離,一邊在匈奴營地設法周旋求生。這從漢軍的立場看,交戰的狀態下,這是能夠被接受的。漢武帝起初也沒有因為李陵的投降,立即處死他的家人,就能證明這一點。但李陵投降一年後,他的家人終被處死,這也符合漢朝廷對待像李緒、衛律等叛逃者的懲處的規定。


史記人物李陵:厄運纏身,還是皇權下個人意志的犧牲者?


從《漢書》的記述,也能判斷出即使李陵處在“不得已”,也是在具有判斷能力的清醒狀態下投降的。可見,關於李陵投降場景的簡潔描述,其意在告訴讀者,他是在眼見韓延年先於自己戰死,羞於面見漢武帝,加上李陵在出徵前曾在漢武帝面前發過豪言壯語,言猶在耳。因此,李陵才下決心投降的。《漢書》的記載和描述,意在提醒讀者,李陵在出徵後交戰前夜,軍中有人暫時投降,後逃回漢境,仍得到了寬恕。所以,李陵在堅持到最後的絕境中投降,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李陵部分,增加了後世褚少孫敘述的內容,“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陵降。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文中雖然沒有提到韓延年,但投降部分與《漢書》的記述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史記人物李陵:厄運纏身,還是皇權下個人意志的犧牲者?

漢武帝將韓延年託付給李陵,韓先死而李陵獨自倖存。李陵的這種做法,自然為當時的士大夫階層所不齒。李陵自己心裡也明白,要為韓延年之死陪罪,如果沒有突出的戰功,是不可能被赦免、被允許回到漢朝廷的。他下決心投降,肯定有他自己的打算,也絕非輕鬆或輕易的打算。只要我們站在李陵的立場觀察,祖父李廣名聲曾讓匈奴聞風喪膽,他的投降是不是進一步加重自己的莫大恥辱呢?是戰死成就名譽,還是投降苟且偷生、名譽掃地?他還是選擇了投降。個人以為,這與李陵的年齡有很大的關係,在思想上存在著一定的幻想。關於他投降時的年齡,在《史記》和《漢書》中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其祖父李廣自刎是在元狩四年(前119),年齡在六十歲出頭;李陵征戰是在天漢二年(前99),大致可推斷出他當時約在三十歲。這樣的年齡,難免血氣方剛,而且他又較早經歷了榮耀,在謀略方面還有些不足,比如在大漠中脫離騎兵只憑兵少與匈奴騎兵交戰,老謀深算的路博德不願意輔佐他也是一個證明。這也說明,越是仰仗年輕一味蠻幹,越是會加深失敗之後的挫折感。當然,也不排除他想通過假投降博取信任之後,再圖為大漢王朝建立奇功的想法。


史記人物李陵:厄運纏身,還是皇權下個人意志的犧牲者?

在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意志力強大者與弱小者相比,意志軟弱、心中迷茫的人要多得多。揹負祖父的聲名得到武帝的恩寵,本應該成全祖上的名譽忠誠於漢武帝和漢王朝,但他最終還是選擇投降,選擇逃避而沒有更大的作為。

在漢王朝群臣一致聲討李陵時,司馬遷公然出來為他辯護,足見太史公的正義感和對李陵本人的意志力的錯誤判斷。當然分析這一些,也是個人為接連遭遇不幸的李陵、受李陵投降牽連的司馬遷等人感到難過。而造成這樣的悲劇性人物結局和事件的發展,雖然有很多的客觀原因,細細深究,作為漢王朝的統治者、領導人的漢武帝才是根本所在,或許,這才是李陵投降而不戰死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