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初升高第一个学期的心理变化,决定着孩子的学业成绩

人的一生在求学阶段的两个核心转折期,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 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之后的第一个学期。

在这两个学期里:视野眼界开阔、环境冲击巨大,心理冲突剧烈、心理变化显著


小学升初中后这个学期的孩子,12周岁左右,走向少年的阶段,核心生理特点是:

* 第二性征正在形成;

*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 孩子的记忆、知觉和注意力,从无意到有意过渡转变;

* 脑前额叶还处于发育阶段,自控能力不足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逐步追求自我,初步有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见解,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而初中升高中后这个学期的孩子,15周岁左右,开始有了青年的影子,孩子的核心生理特点包括:

* 孩子的第二性征基本完成;

* 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

* 脑前额叶发育逐渐趋于成熟。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以我为中心;对世界的认知,多以对错、好坏来定义和区分。


小升初、初升高第一个学期的心理变化,决定着孩子的学业成绩

这两个学期之所以是核心转折期,是因为孩子在这两个学期会因为:

* 生理特征的影响

* 学业课程难度急剧加大

* 环境、老师、同学的变化

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新班级,自然地进行排序!排座次!排地位!

之后结果就是:过去的学霸变成了路人甲,过去的白雪公主变成了素人乙,过去的XXX学校一哥变成了“那个谁谁谁”。

地位丢失、颜面尘封,从而导致强烈的心理变化,从自信变得不自信、从勤奋积极变成懒散消极、从勇敢从容变得焦虑怯懦等等。


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有别于成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特征为:

* 突然性强

这种突然性,是由孩子

贴身体验的强烈对比引爆的,在一瞬间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

比如:

孩子小明在初中的时候自以为是学霸,特别是数学方面觉得自己很牛X。

当小明上高一后,才发现同班那一个或几个同学才是真正的数学大神,自己在他们面前被秒成了渣。这时候小明的心理突然会产生强烈的变化,从自信变得不自信。


* 隐蔽性强

这种隐蔽性强,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刻意伪装自己,另外一方面孩子不主动透露给家长。

还是拿孩子小明为例:

出于惯性和爱面子,小明还是不甘心,处处伪装着自己的不自信,装着和从前一样自信,实际上内心已经从一只小老虎变成了Hello Kitty。

只是小明从不主动向父母吐露这些不自信,而父母依然认为小明以前那个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小老虎。


* 短期难以恢复

孩子心理状态变化之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一方面是孩子短期内还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课程难度、新的教学方式,从而调整新的学习方法;

另外一方面是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调整。

小升初、初升高第一个学期的心理变化,决定着孩子的学业成绩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觉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任由孩子低迷的状态持续下去,孩子就会耽搁升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甚至整个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业。


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这种心理状态,调整到之前的状态呢?

首先, 轻松而又密切的陪伴

轻松的目的在于减轻孩子身上的压力,让孩子感到放松,愿意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愿意向家长吐露真实的心声和想法;

密切在于时刻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错过孩子的心理变化节点,延误了孩子的心理调整时间。

在初一和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全程陪伴、全程陪跑,让孩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次,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

商场如战场;同样学业场也如同战场,多一分就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就排后N个位置。

在学习竞争上,能真正感受到内心快乐的孩子凤毛麟角,多数孩子是有强烈的竞争压力和心理煎熬。

回到家里,不打压、不逼问、不啰嗦,让孩子感到快乐、感到放松,然后轻装返回学校继续战斗!


再者,轻柔的心理唤醒

这种心理唤醒是在已经确认孩子心理状态之后实施的,并且一定要轻柔,禁止过急!过久!过猛!

结合正念冥想、心理行为疗法来进行心理唤醒!


+激扬动力成长训练营+

致力解决青少年:学习障碍:厌学、动力不足、信心不足

; 学习停滞:厌倦、懈怠、过度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