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是心理创伤的罪魁祸首

无知是心理创伤的罪魁祸首


上个月我阅读的书单里出现了某种巧合——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洛丽塔》。

我像是开了上帝之眼,目睹到了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以下简称《恋》)以作者林奕含的真实经历为叙事基础,用她天才般的笔触,揭示了一个中文补习教师李国华以文学和爱情之名,强奸一名未成年女学生房思琪长达数年的痛苦历史。

《洛丽塔》(以下简称《洛》)则描述了一部移民美国的法国中年男子亨伯特,借口与移民后暂居处的女房东结婚,实则为了接近她未成年女儿洛丽塔,来满足自己恋童欲望的小说。

《恋》中的李国华伤害过的女孩不止房思琪,他为自己的罪恶所做的辩解是,在他10岁那年失去了亲爱的姐姐,这成为了他不可治愈的创伤,所以他需要用一个女孩一个女孩来填补。

《洛》中的亨伯特在少年时期,失去了他的初恋,从此只对“九到十四岁”的女孩感兴趣。作者的言下之意是,这是他与洛丽塔之后发生一切的原因。

无知是心理创伤的罪魁祸首


我暂时还没有额外的慈悲,来关心他们的童年创伤为何会演变成如此肮脏的念头,毕竟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他们也是受害者。可是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就在大家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太多太多的房思琪和洛丽塔就正在这个肮脏的陷阱中,用她们自己的语言向外发出求助信号。

所以我更担心,没人能听懂她们的信号,这种无知造成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恋》中房思琪被李国华性侵之后,她原本的天真被一夜之间夺走,经历过性创伤之后的孩子比较常见的反应是“frozen”。因为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无法理解和感知发生的事件,所以这些孩子常常会有一些“沉默异样”,你看不出她有多大的变化,但如果父母足够认真和仔细,会感觉到自己的孩子突然哪儿不一样了。

好像不如之前那么活泼了,好像多了一份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和稳重。

这是房思琪发出的第一个信号,结果是被完全忽略了。父母对李国华频繁单独带女儿外出,“以学习之名”,却毫不生疑。

但房思琪没有放弃,她又发出了第二个信号——

有一天她好像漫不经心地随口说了一句,“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谈恋爱了”。

我想她是在测试,父母究竟会有怎样的反应,也许如果是正确的反应,她就得救了,可是她得到的是妈妈这样的回应——

“这么小的年纪就做狐狸精了。”

当时房思琪的内心想必又有一块碎掉了,对于一个还是初中生的孩子,母亲听到她和老师谈恋爱的字眼,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老师变态,而是孩子在勾引。

房思琪又沉默了很长时间,但是她还没有放弃,最终发出了第三个信号,也是最后一个信号——

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她又是漫不经心说了一句,“咱们家好像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性教育。”

这是房思琪的孤注一掷了吧,能说的字眼、敢说的字眼就剩这一句了,但就是这最后勇敢的一句,得到了葬送她生命的回答。妈妈诧异地回应说——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在这句回答之后,林奕含写下这样一句话——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也正是这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一个求助信号,压垮了她所有活下去的勇气。

书中的思琪疯了,书外的奕含死了。

而很多父母仍旧亲手将自己的孩子,置于这样的危险中而不自知。

无知是心理创伤的罪魁祸首

我记得大概是两年前,国内的性教育课本终于出炉,看着那些专业的性知识讲解,由衷欣慰。可是没两天就被父母们闹得下了架,认为是污浊的脏东西,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看那些东西。

无知的父母啊,你们知道吗,如果你们不给孩子用最正确的方式看到性,Ta们将会有无数错误的方式看到性,你们永远无法想象的方式。

更可笑的是,像李国华和亨伯特一样的男人(或女人),他们真的认为这是,爱情。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是被勾引的受害者。

故事的真相终究只有一个,是无知让它有机会用另一版本,一直存活下去。


【店长问候】林奕含常常跟自己的精神科医生说,“不写了不写了,写这些没用”。她的医生说,“你知道吗?你的文章里有一种密码。就算只有一个人看到,她就不再孤单了。”我希望这篇文章中也有某种密码,给了需要的人解开。


安慰记心理小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