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康熙四年(1665年),孝庄太后为康熙帝选定铺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新婚燕尔,康熙帝夫妻二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赫舍哩氏却因难产早逝。喜的嫡子,却痛失爱妻,短时间内,康熙帝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毕竟是发妻,毕竟挚爱过,毕竟同甘共苦过,毕竟共同经历过丧子之痛,康熙帝对嫡妻的感情深入骨髓。所以在赫舍里氏逝世三年后,康熙帝方才另立新后。康熙四年,与赫舍哩氏大致同一时间入宫的尚有钮祜禄氏,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遏必隆家世显赫,其为清初五大臣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康熙帝画像

从血缘上来讲,康熙帝与遏必隆是近亲,遏必隆之女身上亦流着皇家血液,本来选立遏必隆之女为后,更是亲上加亲,喜事一桩。然而,康熙初年,鳌拜专权,排斥异已,打击另外三名辅政大臣,遏必隆党附于整拜。为打压鳌拜等人,康熙帝立赫舍哩氏为后,拉拢索尼,与鳌拜相抗。但为安抚鳌拜等人,康熙帝纳钮祜禄氏为妃。应该说,钮禄氏屈居赫舍哩氏皇后之下,与其父遏必隆政治上的选择失误有密切关系。然而钮氏毕竟出身名门,多少受到公主母的熏陶,端庄大方,娴于礼法,颇具大家秀之风范。其入宫后,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孝庄太后的赏识,亦博得康熊帝的青睐。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钮祜禄氏(剧照)

康熙初年,鉴于时事多艰,康熙帝并未大肆册封后宫。康熙帝第一次大肆册封宫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在立后的同时,新册封了一位贵妃和七位嫔。而根据史书记载,此前康熙帝的女人,除皇后赫舍里氏与妃钮枯禄氏外,并未有名号。如此看来,钮禄氏入宫后,虽为妃,且没有具体的封号,其地位在当时也应很高了,或者说当时宫内妃嫔,除皇后外,地位最高的就是钮枯禄氏了。或者可以这么说,康熙帝仅给钮祜禄氏妃的名号,未有具体封号本身就可以说明当时宫内妃的人数极少,甚至可以断言,钮禄氏是唯一位有妃名号的女子。皇后赫舍氏去世后,后宫无主。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赫舍里氏画像

不管是出于钮枯禄氏的出身,还是出于钮禄氏在宫内的地位,抑或是出于施恩拉拢遏必隆,康熙帝都有必要提升钮禄氏的地位,而后位正空,钮禄氏亦秉性柔嘉,娴于礼法,立其为后成为必然。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康熙帝立妃钮禄氏为皇后同时册封舅父佟国维之女佟佳氏为贵妃,册封安嫔、敬嫔、端嫔、荣嫔、惠辩、宜旗、偉嫔。钮姑禄氏入宫近十年,一直屈居赫舍哩氏之下,赫含哩氏去世后,她实际上是后宫位分最高的人,也就理所当然的打理后宫的事务。然而康黑帝顾念旧情,三年后钮祜禄氏皇后的名分才迟迟来临。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佟国维剧照

三年中,钮枯禄氏既要协调后宫的关系,又要宽慰康熙帝受伤的心。也许,就在这些悲痛弥漫的日子里,康熙帝与钮枯禄氏越走越近。然而,钮祜禄氏命中无福,正位后官刚刚半年,即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落于坤宁官。钮祜禄氏皇后去世后,贵妃终佳氏位居后宫之首,后宫事务自然就落在贵妃佟佳氏身上,于是佟佳氏开始以贵妃身份综理后宫,这一做就是三年。一如当初钮祜禄氏皇后以妃的身份处理后宫事务。谁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佟佳氏是新任皇后的人选,讨好巴结的,谄媚奉承的,嫉妒眼红的,总之目光种种,集聚佟佳氏一人。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钮祜禄氏皇后画像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三年后,即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仅晋封费妃修佳氏为皇贵妃,并未立为皇后。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从血缘上来讲,终佳氏与康熙帝乃表兄妹,佟佳氏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弟佟国维之女。康熙帝与佟佳氏实乃姑舅家表兄妹。康熙帝即位之前,生母尚且为妃,且无宠。而且康熙帝从小就与生母隔离,直到其即位,方得与生母亲近,然而孝康章皇后短命,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即崩逝。母在未能奉养,一朝阴阳相隔,空留遗憾与伤悲。

康熙帝仅仅封佟佳氏为皇贵妃,是佟佳氏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

佟佳氏画像

应该说,康熙帝对生母佟佳氏有着深深的怀念与歉意。而这种感情很自然地就转移到生母佟佳氏母家身上。除了尽可能地提升舅父佟国维等人的官职外,康熙帝又尽可能地与舅父家联姻。尽管其表妹佟佳氏入宫的最初时间不定,但佟佳氏一出现,在正史里就是贵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在册立钮祜禄氏为后时,将修佳氏一并册封为费妃)。而且此前将佳氏未有其他名号。可以这么说,佟佳氏进宫后已有一段时间,但没有名号,在康熙十六年骤然封为贵妃,或者说佟佳氏入宫不久即被封为贵妃。两者的情况都说明,佟佳氏一下子就贵为贵妃,康熙帝对佟佳氏的偏爱亦由此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