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一个被文艺作品美化的帝王,他也曾犯下三大暴行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很多学者尊称他是“千古一帝”,他一生的累累政绩在陈道明老师的那部《康熙王朝》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可实际上历史上的这个皇帝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也曾做出很多伤害百姓的事儿,也犯下过一些暴行,今天我们就聊聊康熙帝的那些暴行。

康熙帝,一个被文艺作品美化的帝王,他也曾犯下三大暴行

暴行一,平定三藩时屠戮平民

平定三藩是康熙帝的重要功绩之一,但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发现,他所率领的清军在平三藩时,曾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痛下杀手,被残害的百姓数量不亚于一场大屠杀。《清史稿》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当时有个叫王志的大臣向康熙上书,说平定吴三桂叛乱后,四川全省的人口只有一万八千多,根部不及其他省份的一个县的人口数量。

四川人口的锐减应该是康熙荡平四川、云南时,被清军屠杀所致,除此之外,在广西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对那场大屠杀进行了描述,老幼死于锋嘀,白骨遍野,民无教类 。其实清军对百姓的屠杀已经成为了习惯,在清史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军队对平民的屠杀都是对社会的一种伤害。

康熙帝,一个被文艺作品美化的帝王,他也曾犯下三大暴行

暴行二,迁界禁海屠戮平民十余年

康熙在位时强化了迁界禁海,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沿海被屠戮和驱赶,境遇十分的悲惨。清朝初期,朝廷在靠海的地方划定一个滨海据点,然后在各个据点设置界碑甚至是城墙,之后会把沿海百姓统统赶到这个据点居住,如果有百姓不服从等待他们的就是屠杀。这个政策的出现,使得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其占有的海岸线长度大大的缩短,这个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的沿海区成为了无人区。

清朝对海的恐惧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统治者将滨海据点一再往里迁。《南明史》中记载了自康熙元年开始,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济台湾,康熙曾多次将据点迁往内地,再远之又再远之。在迁移过程中,清军不但将百姓的房屋统统毁掉,还将附近的所有树木统统烧掉,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康熙帝,一个被文艺作品美化的帝王,他也曾犯下三大暴行

暴行三,清代文字狱的始作俑者

在思想文化的统治上,康熙帝善于恩威并施,一方面他大开博学鸿儒科,撰写《明史》,编辑书籍来吸引汉族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又首兴文字狱,惩治或者杀戮具有反抗意志或者仅仅是他认为有反抗意志的汉族知识分子。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因文字狱而惨遭杀害的人大多是无辜的,发生在康熙初年的庄廷鑨《明史》案就是康熙大兴文字狱的开始。

庄廷鑨是浙江豪富,他一直想写一部《明史》从而让自己扬名流芳,后来搜集到同乡朱国珍的手稿,并署名刊印,这书中有很多指斥清朝的语言,结果被罢官的归安县知县吴之荣看到了。吴之荣便将此书作为自己起复的近身之资,后来上告到刑部,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字狱。

康熙帝,一个被文艺作品美化的帝王,他也曾犯下三大暴行

清朝是中国文字狱最盛行的朝代,顺治七次、康熙十二次、雍正十七次、到乾隆时达到了一百三十多次,造成了很多古书就此失传。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么喜欢搞文字狱,就在于他国统的不正当性,它是少数民族入关统治中原,被中原士子斥为蛮夷,再加上清朝本身对自己的出身就不太自信,所以在思想上的控制就非常严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管康熙帝曾犯下诸多不争的暴行,但他不能抹杀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客观的说,康熙也确实配得上这“千古一帝”的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