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这几天,武汉一名“90后”抗疫一线医生彭银华不幸感染去世的消息刷屏朋友圈。疫情袭来,毅然选择推迟婚期,并誓言“疫情不散、婚礼不办”,这位90后生前的抉择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2月23日,毕业于江汉大学09级的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29岁女医生夏思思,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职,用生命践行了医者誓言。

在抗疫一线,我们看到无数年轻的身影,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90后 。

百度百科“90后”,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中国的90后不仅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总是站在科技的前沿,而且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这使他们成为未来世界中最“可怕”的一代中国人。

的确,在很多人心目中,90后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龄。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纷纷披上白色战袍,逆向而行奔赴湖北武汉,舍生忘死奋战在抗疫一线,生动展现了90后这代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支援武汉的90后建筑装修工人队员中,还有一群郧西人,他们都战斗在更危险的需要与病人擦肩而过的监护室,他们把乐观的心态带到战场,用勇气和执着传递必胜信心,用热情和爱温暖着武汉这座城市。

最“可怕”的是,在战“疫”路上,他们不怕流汗、不怕流血,甚至不怕牺牲,始终践行着“疫情不退、绝不收兵”的誓言,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故事。他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这是第二次支援武汉建设,图中三人分别是九佬八匠网装修工人联盟工程部联络人李洋明,电工部联络人柯有瑞,室内装饰装修部联络人夏海涛!

在郧西封城时李洋明积极报名当志愿者为家乡父老而服务,李洋明,柯有瑞,夏海涛同样是来自六官坪村都是生于88年也是同学关系。在得知武汉需要工人支援时李洋明,柯有瑞,夏海涛等连夜组织并于第二天出发,8辆车40名电工鏖战七天七夜并顺利凯旋归来,在土门政府安排的隔离区隔离不到14天,当得知武汉继续需要人员并需要与病人接触直到疫情结束才能归来时,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并且里面还有3名90后且都未婚。柯有瑞为了方便工作,第一天上班便自己给自己剃了一个光头。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决定是艰难的,因为大家都很年轻,需要家人们的支持,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一次出发时县里副县长亲自送行,第二次出发时由于各处封路土门政府工作人员与警车开道亲自送行过了6个卡点直到郧西县高速路口!这次没有明确的归期,但他们走出去的那一刻代表的是郧西人民,战胜疫情之日才是他们的归期!

郧西是外出务工劳务大县,郧西建筑工人全国出名!郧西走出去的有北京远大建筑劳务刘合炳,也有在西安产值过50亿的湖北卓越集团刘雁飞,新一代的郧西建筑工人也在慢慢走向全国!李洋明时刻谨记祖上的家规,做一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李洋明的太爷爷叫李正威,当年乡黎明生产合作社主任,郧西劳模,中共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之一,夏海涛也谨记祖上教诲,为人民服务,夏海涛太爷爷叫夏彝凯,当年做过代理郧西县长,任上做了郧西县第一大水利工程天惠渠,为郧西人民的吃水与农田灌溉做了极大的贡献!柯有瑞这次支援武汉建设第一次过程中接受了南方都市报专访并被收录在工人故事集里!

这次支援工人有,李洋明,柯有瑞,夏海涛,张广书,查涛,江西,张龙,陈自元,余成鑫,姚道均,胡秀满,兰冬生,江立仁,陈传新,周聪,感谢这些家人们的理解,与疫情交战需要大家的支持,需要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借用李洋明说的名言,希望做一名合格的郧西人,为郧西人争脸,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带领更多的郧西老乡工人一起辛劳致富!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武汉保卫战中方仓医院建设的郧西“90”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