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開學在即,眾多家長歡呼雀躍,喊著“神獸終於要回籠了”

,自己也將結束苦難的陪讀生活,迎來輕鬆愜意的日子了。

其實家長們還是太樂觀了,你以為孩子回校讀書後麻煩事就會變少嗎?

顯然不會!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有的孩子在前期上網課的時候態度敷衍,已經拉下了不少進度,現在想要跟上老師的教學計劃,只會難上加難。

這不,我女兒的數學老師出了一套數學試卷,想要檢測一下網課的學習情況,結果讓老師和家長大為震驚:過90分的學生寥寥無幾,一些孩子連最基本的概念都還沒搞清,題目做得一塌糊塗。

看來家長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幫孩子重新梳理知識、理清概念

一位家長忍不住在群裡感慨道:“數學真是太難學了,一提做數學題,孩子就愁眉苦臉,對數學一點興趣都沒有,這可怎麼是好啊,難道我的孩子不是學數學的那塊料嗎?”

家長此言差矣!能不能學好數學,一方面需要孩子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願意花費心思去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孩子掌握一些巧妙的思路和方法,便能讓數學學習事半功倍。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錢偉長:從文科生到理科尖子生的“逆襲”

下面我要講的例子,相信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我國著名的現代應用數學家、力學家錢偉長在少年時也曾為數學學習傷透了腦筋。

錢偉長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祖父、 父親、 叔叔都以教書為生。 他從小耳濡目染, 培養出了對文學的熱愛,卻對數學、物理等學科毫無興趣。

從小學到中學, 錢偉長的文科成績都特別好, 數學成績卻極其糟糕,經常考不及格。

高考的時候,錢偉長在文科考試中發揮得格外出色, 語文、 歷史都考了100分,可數學、物理、化學這三科加起來竟然只有25分, 幸好當時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了他,他才進入了歷史系學習。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對於這樣的結果,錢偉長開始還挺滿意的。可他剛入學才幾天,“九·一八”事變就爆發了,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我國東北三省的土地。

消息傳來,錢偉長拍案而起,決定立刻棄文從理,想去研究飛機大炮,以振興國家的軍力。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理學院的院長葉教授和物理系的系主任吳有訓教授,吳教授想起了他那糟糕的理科成績,當場就拒絕了他。

錢偉長非常固執,怎麼都不肯走,一直纏著吳教授,用盡了各種辦法想要說服他。

吳教授被他的誠意打動了,但還是想考驗一下他,就對他說:“這一學年結束,如果你能把數理化三科都考到70分,我就同意讓你改學理科。

錢偉長高興極了,連聲說:“謝謝老師!我一定能夠做到!”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從這天起,原本對數學“不感冒”的錢偉長突然有了學習動力,他夜以繼日地研究數理化教材。那時很多教材都是英文原版,可他卻沒有外語基礎,只能從頭學起。

無奈之下,他只好用死記硬背的“笨辦法”去記憶知識點和各種類型的題目,但是題目稍有變化,他就會一籌莫展。

吳教授看不下去了,趕緊指點他:“你這樣學習可不行,你得多動腦、多掌握方法和技巧,還得靈活運用,才能學好數理化。”

吳教授的啟發讓錢偉長茅塞頓開,他調動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攻克數學難關,效果非常顯著:一學年結束時,他的數理化成績竟高出了吳教授給他劃定的70分分數線,順利地進入了理科,很快就成了一名“尖子生”。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發生在錢偉長身上的這段故事告訴了我們:想要學好數學,一要有學習動機(興趣),二要有學習方法,兩者缺一不可。

三種方法、三本書讓孩子從此愛上數學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引導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呢?以下幾點是我們一定要做的:

1.改變孩子對數學的固有印象。

一提到數學,有的孩子會馬上想到枯燥乏味的公式、數字,會對數學望而生畏。

其實數學學習也可以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給孩子講數學笑話、故事,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做趣味習題,讓孩子找到數學的樂趣。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孩子閱讀《數學趣味》,它是新中國中小學教材之父的作品,嘗試“在嬉皮笑臉中談點嚴肅的數學法則”,讓原本讓人頭痛的數學問題變成了趣味盎然的文字,孩子讀著讀著就會發現數學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可怕。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2.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學數學最忌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這一點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在孩子學數學時不必一味追求對錯,而是要讓孩子掌握解題思路。

如果孩子感覺比較懵懂,家長可以稍加啟發,但千萬不要把思路全部講完,那樣就會讓孩子產生思維的惰性,不願意主動、獨立、積極地思考。

家長不妨把劉薰宇的作品《馬先生談算學》介紹給孩子,書中主人公“馬先生”會引導孩子研究題目間的關係和變化,教會孩子先思考後解題,不知不覺中,孩子的數學思維便能夠逐步成型。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3.引導孩子學以致用。

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處?很多孩子會感到非常迷茫,這也是他們缺少學習動機的原因之一。

為此,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抽象的數學知識解答具體、生動的實際問題,比如讓孩子記賬、算賬、存錢、計算利息等等。這會讓孩子覺得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他們的身邊

與此同時,家長還可以把劉薰宇的《數學的園地》推薦給孩子,在這本書中,抽象的公式理論就被用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相信會讓孩子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上述我提到的《數學趣味》、《馬先生談算學》以及《數學的園地》被合稱為“數學三書”,都是劉薰宇為孩子們留下的經典數學啟蒙讀物。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這幾本書籍問世以來,已經帶動了無數孩子學習數學、研究數學的熱情,更有無數獲得偉大成就的科學家、名人因它們受益。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和華羅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校長谷超豪、中國數學會前副理事長齊民友都對這幾本書讚不絕口。

大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在看完這幾本書後,不禁慨嘆道:“假如從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拋荒數學。”


偏科生的逆襲:高考數理化25分,卻成“應用數學之父”!


的確,擁有了這幾本書,學數學也可以不再是難事。

家長不妨讓孩子從現在開始邊讀邊學。假以時日,孩子一定能夠發現數學的魅力,提高數學學習成績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