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因選錯車,融不進其他小朋友的圈子,網友:能在前面當大哥呀

人在社會上生存,可能離開群體,離開社交。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有的人善於交際,那麼朋友就會多,圈子就廣,而有的人不善交際,圈子就比較小。家長們肯定都希望孩子是一個開朗自信,善於交際的人。所以家長們也很注重對孩子社交的培養。

萌娃因選錯車,融不進其他小朋友的圈子,網友:能在前面當大哥呀

交友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同樣的話題。最近微博上有一條視頻。一個小朋友想和別人一起玩,卻不敢上前。視頻中,別的小朋友都騎著可以做著開的那種小摩托車。他們幾個小朋友你追我趕,在家長的照看下,玩得非常開心。

可是遠遠的有一個小男孩站在花壇旁邊楞楞地看著這些小朋友們玩。他腳底下踩著的是一個需要單腳滑著的小滑板車。可能這個小男孩覺得自己的車子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所以對於和別人一起玩比較膽怯。這也有可能會讓孩子融入不到別的小朋友的圈子裡。

看完這則視頻後,網友們在微博下評論說:“這孩子心想:我的成熟與他們格格不入。”、“孩子現在內心肯定也想買一輛和他們一樣的。”、“這還不簡單,不就是坐著和站著的區別嗎,你就坐在滑板上滑過去。”,還有網友說:“哈哈哈哈哈,這孩子挺酷的。而且你可以在前面當大哥呀!”

萌娃因選錯車,融不進其他小朋友的圈子,網友:能在前面當大哥呀

家長們肯定都希望孩子開朗,合群,擁有很多朋友。這就需要孩子有很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呢?

⑴培養親社會型兒童

無論在什麼時候,“好孩子”總是會受到歡迎的。老師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好孩子。把這些好孩子中,很多都是這種親社會性的孩子。

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都較強,在學校表現優秀並且以敏感、友好、合作的方式與同伴交流。家長們可以做的就是監督孩子的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愛學習,愛合作的親社會兒童。

萌娃因選錯車,融不進其他小朋友的圈子,網友:能在前面當大哥呀

⑵讓孩子學會讚美

沒有人不喜歡聽到稱讚和誇獎。孩子也是一樣的。中國有句老話叫“伸手不打笑臉人”一個總是經常稱讚我們的人,那麼我們對他的印象一般都是很好的。

所以家長們要培養孩子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且懂得欣賞和稱讚別人。但是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稱讚別人的前提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否則就會成為虛偽的討好,偽裝和阿諛奉承,這樣反倒會惹得別人討厭。

萌娃因選錯車,融不進其他小朋友的圈子,網友:能在前面當大哥呀

⑶懂得回應他人

人與人的交往的過程中,會有付出,也會希望得到回應。如果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對別人的話愛答不理,置若罔聞。那麼別人怎麼可能對他有什麼好的印象?更別說和他成為朋友了。

所以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懂得及時回應他人。簡簡單單的一個“哎!”,一個微笑,一個點頭,都是對別人付出的善意的回應。這也會在潛意識裡傳遞給他人一個信息,那就是“我願意跟你做朋友,並隨時準備回饋你的善意”。這樣就能給孩子現在和以後的人際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孩子能不能融入同齡人們的圈子,不僅僅體現著孩子社交能力的強弱。更重要的是,這回成為孩子童年還有成長中的一部分。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融入同齡人之中,擁有許多朋友。那麼對他的性格中的開朗自信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相反,如果孩子始終不能學會如何與同齡人相處。那麼他的性格就會有些膽小孤僻。家長們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還是要重視起來,積極起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