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長安十二時辰》鄙視張小敬,只因本人是屢敗外敵的大唐名將

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男主角張小敬在即將被處死的前夕,毅然從死牢出來拯救長安百姓。張小敬在入獄前是長安萬年縣的不良帥,更早前還曾是安西軍的弓弩手,在電視劇中表現可謂是有勇有謀。但令人意外的是,張小敬也曾有過不光彩的經歷,他曾對李必談及舊曆十七年(729年),因不肯進攻石堡城而被信安王賜了一把無用刀,其後更被貶到安西軍中參加攻打

拔煥城充當戍卒。那麼這個敢於賜刀嘲諷張小敬的信安王到底是何許人呢?

信安王就是開元年間的宗室名將李禕,李禕的名氣可能現在不大,但他的祖父可是大大有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吳王李恪。李禕雖然出生皇族,但卻並不是因為身份出名,而是以謙讓的美德出名。當時李禕父親李琨死後,本該由身為長子的他繼承爵位,但他卻念及弟弟年幼,主動將爵位讓給了弟弟,也正因此,他被當時的皇帝唐中宗所賞識,很快就進入了官場。

開元十五年(727年),由於當時吐蕃和後突厥汗國連年入侵,唐軍在邊境敗多勝少。就在這一年,大唐西方重鎮瓜州被吐蕃攻佔拆毀,而時任河西、隴右節度使的王君毚也在率精兵奇襲吐蕃使者的途中被回紇人伏兵所殺,一時間大唐邊境震動。為此唐玄宗緊急對大唐帝國的邊防做出了調整,以蕭嵩為河西節度使,張忠亮為隴右節度使,李禕也同時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正式執掌兵權。

他在《長安十二時辰》鄙視張小敬,只因本人是屢敗外敵的大唐名將

李禕擔任朔方節度使時的時候,北面的後突厥汗國已經因為連年內亂,開始走下坡路,無力再襲擾大唐邊境,大唐帝國的主要敵人遂變為西邊的吐蕃。開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決定集中隴右、河西、朔方三鎮兵將一起收復石堡城。唐玄宗為何急於收復石堡城呢?事情還得從景雲二年(711年)說起。

在此前一年,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吐蕃遂請求唐朝將黃河九曲之地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九曲之地在此之前一直是大唐西部對抗吐蕃的門戶,當時的鄯州都督楊矩被吐蕃賄賂,也上書請求唐廷同意將九曲之地讓給吐蕃,以換取長久以來的和平。遺憾的是,幾年之後吐蕃就再次以九曲之地作為基地進攻大唐邊境,楊矩被迫自殺。自此以後黃河九曲就成為了卡在大唐帝國咽喉處的一塊魚骨,吐蕃從九曲之地出發可以輕鬆的進犯大唐西部各州,收復九曲之地的行動勢在必行,而石堡城作為九曲之地的門戶自然是唐軍急欲攻取的所在。

在多年後的另一次進攻石堡城行動中,四鎮節度使大唐名將王忠嗣曾認為攻打石堡城只會白白損失唐軍精銳,徒增傷亡又沒有用處,很多人據此認為,張小敬也如同王忠嗣一樣大仁大勇,反對進攻石堡城是正確的選擇。可事實是這樣嗎?很遺憾,張小敬的判斷是錯誤的,此時石堡城的形勢與多年以後並不一樣。當然,當時張小敬的看法是唐軍之中的普遍認知,都認為石堡城不但地形險峻而且路途遙遠,是難以攻克的。就連河西節度使蕭嵩和隴右節度使張忠亮也明確表示了反對,認為應該等待時機再行出擊。

他在《長安十二時辰》鄙視張小敬,只因本人是屢敗外敵的大唐名將

只有朔方節度使李禕堅持認為,身為臣子不應該因為艱難而放棄。在仔細研究了石堡城的地形後,李禕大膽率領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奇襲石堡城,吐蕃守軍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很快就丟掉了石堡城。此戰唐軍傷亡很小,遠非哥舒翰攻打石堡城之戰可比。此後,唐玄宗將石堡城改為振武軍,各路唐軍以石堡城為中心四處出擊,一時間吐蕃連戰連敗被迫求和。

大唐的西部安靜了下來,但李禕卻並未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腳步。開元十八年(730年),契丹再次反叛,當時的契丹首領是李邵固,唐玄宗曾將宗室女東華公主嫁給他,以此求得大唐契丹之間的長久和平。然而契丹的大權並不在李邵固手上,而掌握在大將可突於手中,就在這一年,可突於殺死李邵固正式起兵反唐,而反叛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此前他代表契丹出使長安時,時任宰相的李元紘在接待時沒有按照規矩禮遇,所以下定決心要給唐政府一點顏色瞧瞧。

開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決定對契丹用兵,任命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為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元帥(元帥一職由李亨遙領,未到任),率戶部侍郎裴耀卿、幽州長史趙含章等人分道出擊契丹。戰事開始後不久,擔任先鋒的趙含章就因為被契丹所誘誤入埋伏,所部在白山大敗,幸好部將烏承玼拼死擋下了契丹軍隊的攻擊。關鍵時刻李禕率領大軍趕到,一戰擊潰契丹、奚族聯軍。此後在李禕的連連打擊下,契丹的盟友奚族被迫向唐朝投降,可突於也率殘部遠遁。戰後,李禕因功被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領關內支度營田採訪處置使,一時之間深受唐玄宗寵信。

他在《長安十二時辰》鄙視張小敬,只因本人是屢敗外敵的大唐名將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為大唐帝國立下赫赫戰功的李禕最終也沒能夠安度晚年。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禕兼任兵部尚書。然而也就在這時,其他妒忌李禕之人開始紛紛對他進行攻擊,很快李禕就因被人誣告而被貶為衢州刺史。從此以後離開了大唐的軍界,此後的李禕歷任數州刺史,然而卻再也沒有能夠重新執掌兵權。

天寶二年(743年)時任太子太師的李禕就因病逝世了。如果能再多活幾個月的話,李禕當能看到另一個不同的張小敬了。一代名將的隕落無疑讓人感嘆,開元天寶年間多位名將因猜忌鬱鬱而終,王忠嗣是這樣,李禕也是這樣。而唐玄宗最終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天寶十五年(756年)在去往蜀地的路上,不知唐玄宗有沒有如同宋文帝劉義隆一般,懷念昔日冤死的萬里長城。


作者午夢千山,喜讀書不求甚解,閒時愛看歷史,隨手寫來供諸君下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