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战!沙、俄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打?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似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问题。美股熔断,欧股腰斩,资本大量蒸发,一个又一个疯狂的救市方案被签署。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3月初沙特阿拉伯突然发起的石油价格战。

场面有多惨烈呢?国际油价最低点曾跌破30美元/桶的整数关口。

什么概念?一桶158.98升的原油是不到30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210元,而一桶158.98升的农夫山泉普通矿泉水的价格约为635元(均价折算),是原油价格的三倍以上,这是名副其实的“水比油贵”。

石油大战!沙、俄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打?

原本3月"OPEC+"限产协议到期,沙特、俄罗斯等国将协商继续限产。沙特考虑到疫情冲击,提议在原限产协议基础上再缩减产能,以拯救原油市场。但俄罗斯不支持沙特深度限产,二者谈崩。沙特出乎意料的开始大规模增产降价以求俄罗斯服软,再加上疫情期间停产且出行减少,原油需求大大减小,引发了全球各大股市的金融风暴。也让国际油价经历了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俄罗斯也开始疯狂增产。令人奇怪的是,此时的沙特和俄罗斯都(经过一番尝试之后)明知对方不会服软,可是为什么他们宁可两败俱伤也要打下去呢?因为他们背后还有重要的一方——美国。

石油大战!沙、俄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打?

在这场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正面交锋中受到波及甚至巨大伤害的还有持续观战的美国。事实上,这并非沙特第一次挑起增产波及美国。早在2014年,沙特就试图使用低油价打压美国页岩油开发,但未取得太大成效。近年来,美国页岩油开发因为两个最大的产油国沙特、俄罗斯不断限产维持高油价,得到了市场。美国依靠大量的页岩油气开发、出口,摆脱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甚至一跃成为产油大国。2018年,美国以18%的石油产量份额跃升至世界第一产油大国。但如今美国的状况并不像之前那样美好。根据海通石化的测算,页岩油平均成本约52美元/桶。也就是说,页岩油平均卖出一桶亏22美元!美国遭受的打击是远远大于沙特与俄罗斯的。据调查显示,俄罗斯的石油平均成本只有17美元/桶,甚至不到页岩油的三分之一。四月一日,北美巴肯页岩地区最大的钻探商之一——怀汀石油申请破产保护,股价累计暴跌95%。

石油大战!沙、俄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打?

不仅仅是怀汀石油一家公司,桑切斯、EP能源、阿尔塔梅萨资源等多家著名页岩油公司均处于破产边缘。挪威能源业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30美元的油价几乎让美国页岩油开采商“全军覆灭”,页岩油开采商开采越多亏得越多,美国页岩油公司的钻探活动势必会大幅度减少。基于沙俄两国举措带来的如此之大的效应,许多网友不禁猜测沙特和俄罗斯的所谓“正面交锋”就是一场力图打压美国页岩油的对手戏。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沙特和俄罗斯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双方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默契,因为他们最大的敌人,是美国的页岩油气。”3月19日美国试图通过石油招标救市,但收效甚微。目前看似乎三个国家都没有占到石油低价的便宜,反而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

石油大战!沙、俄两败俱伤,为什么还要打?

直到上周,油价战传来重大进展。WTI原油暴涨31.8%,堪称史上最大周涨幅。油价拉升则主要因为三国都释放了善意信号。据称,沙美俄三国将在几天以内达成减产协议。特朗普表示正在磋商,普京也认为减产“有必要共同努力”。但我们也知道,这出“石油三国杀”的剧情瞬息万变,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巨大转折。虽然三国都同意共同磋商减产,但这掀起了一番“甩锅”大战,美国不愿意主动减产,认为油价暴跌的责任在于沙特和俄罗斯。特朗普甚至和加拿大官员商议通过关税手段结束价格战。所以,这出“三国杀”尚无定论,若是美国采取不减产策略,恐怕会使价格战重陷僵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