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死了也要埋在地下的,那你要不要來陪?從死亡教育認識生命

“爸爸死了也要埋在地下的,那你要不要來陪?”
這是樂嘉與女兒關於死亡的對話,當時在微博上一發,引來網友們議論,都說這是殘忍的心靈‘虐待’,對孩子來說未免太恐怖。


從古至今,“死亡”一直是個禁忌的話題。為了迴避“死”這個字眼,古人們發明了很多代替說法,比如,皇帝死是崩,王侯死是薨,百姓死是卒,民間說法是“老了,走了”,文雅說法是“作古了,駕鶴了”,等等。


《西藏生死書》寫道: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白巖松在‘追問生命尊嚴:醫學的使命與關懷“的專題圓桌會上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是的,在我們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爸爸死了也要埋在地下的,那你要不要來陪?從死亡教育認識生命


當家裡有人去逝,我們通常會和孩子說:“他出門遠行了;說他去了天堂;說他睡著了”。父母也在逃避這個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是什麼?


百萬粉絲公眾號“大J小D”創始人大J,在她的書《跟早教專家學兒童潛能開發》分享了在一家紐約幼兒園的課外班做家長志願助教的經歷。


班裡養了兩條金魚,快到冬天時,金魚死了,班主任花了下午的時間,帶著孩子們給兩條金魚辦了場“葬禮”。在這之前,她還和孩子們進行了關於“死亡”的討論,解答孩子們各種提問,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最後,她帶著孩子們把金魚放進一個紙盒,埋在幼兒園的一棵樹下。孩子們圍著那棵樹,認真地對兩條金魚說:“再見,謝謝陪伴我們,我們會想念你們的。”
之後的兩週,他們還做了本紀念金魚的畫冊,老師把每個孩子想說的話寫在書裡,旁邊還貼了金魚的照片以及孩子們喜歡的貼紙。


從這位班主任的做法,我們可以看到她是怎樣向孩子解釋死亡的:


1、班主任而和孩子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

不逃避“死亡”的話題,反而與孩子討論,讓孩子直面“死亡”。


2、解答孩子們各種提問,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孩子對死亡的概念模糊,放開讓孩子自由提問,就能得到死亡的正確認識。面對死亡,孩子可能會有負面的情緒,或是害怕,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


3、給金魚辦了場“葬禮”,讓孩子和金魚說再見;

說再見,讓孩子知道“死亡”不是終結,只要還有愛,就沒有遺憾。


5、做紀念金魚的畫冊。

製作畫冊,讓孩子知道:我們所愛的人離開之後深深地活在我們的記憶裡,它是何等地美好。

爸爸死了也要埋在地下的,那你要不要來陪?從死亡教育認識生命

法國哲學家冉克雷維說:“提早認識死亡才會深刻人生。”


古羅馬作家朱維諾(Jurena)說:“死亡也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恩惠之一。”


正確認識死亡能使孩子對生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瞭解,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他們長大之後正確地規劃自己的人生打下基礎。
死亡教育,每個父母都不應該忽視。這個關於生命至關重要的環節,您有責任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正視自然規律,是他們的權利。同時,死亡教育並不只是給孩子的,也是給每一個沒有機會好好告別的大人們。


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美】巴斯卡利亞)寫道:
我們死了到什麼地方呢?
誰也說不準。這是一個大秘密!


這都是怎麼回事呢?既然我們要飄落下去死掉,我們幹嘛生長在裡呢?
這是為了享受太陽和月亮。這是為了一起過那麼長一段快樂時光。這是為了把影子投給老人和孩子。這是為了讓秋天變得五彩繽紛。這是為了看到四季。難道些還不夠嗎?


墨西哥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說:“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熱愛生命,就是熱愛生命的每一個狀態,
珍惜生命,就是珍惜組成生命的每一刻。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學會去愛、感受生命的寶貴與美好


爸爸死了也要埋在地下的,那你要不要來陪?從死亡教育認識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