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膠東機場,瞭解膠東歷史"之四:一群牛人,深刻於膠東歷史

歷史是人創造的。說到膠東歷史文化,不能不說人。

膠州歷史名人很多,尤其是明清時期。然而志書、傳記等資料中把這些人的籍貫大多標註為膠州,無法確定具體是膠州什麼地方的,能確定籍貫為膠東的極少。

即便如此,膠東的牛人也不少。他們出現在膠東不同的歷史斷面,深刻影響著膠東歷史文化。為了能說得條理一些,我就把這群牛人進行分組來說。

三個古今將軍

膠東街道至少出了三位將軍。其中兩位生活於當代,他倆分別是原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部長姚有志將軍、原《解放軍報》副總編輯董祥起將軍。想必大家對這兩位將軍已經從報章、電視中熟知。但有一位不太為人所知的清朝將軍:誥封武功將軍徐渭。

徐渭,字鷹揚,膠州市膠東街道小麻灣村人,清代乾隆時期將軍,官至從二品。關於他的資料,正史很少,民間傳說很多。

徐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有崇文尚武的傳統。徐渭的祖父是個秀才,更是對長孫徐渭寄以厚望,希望他能在仕途上能成就一番事業,光宗耀祖。

徐渭從小便喜歡舞刀弄棍,非常頑皮。據石業華先生《膠州百家姓》說,徐渭的頑皮讓塾師很頭痛,就用戒尺來教訓他。徐渭送了幾棵滿是尖刺的酸棗樹枝給塾師。塾師不解,徐渭說:"您用板子打我不怎麼痛,今後就用酸棗枝子打我吧。"塾師無奈,向徐渭的父親建議讓孩子習武。

徐渭的父親認為有理,便把徐渭送到膠州城周武舉家中習武。徐渭習武非常認真刻苦,進步很快,深得周武舉的賞識。

三年學武期滿,徐渭告別周武舉回鄉時。周武舉囑咐,一是回家要繼續苦練武功,二是要學文,因為武考不只是比武功,還有考文韜武略。

徐家老爺子在對徐渭的培養上不遺餘力。在村裡專門修了寬四米、長約2裡的馬道,供徐渭練習馬上功夫。又聘了一位塾師教他學文。

徐渭的努力和汗水很快得到了回報,他順利地考中了武秀才。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徐渭赴濟南府參加武科鄉試,不負眾望,一鳴驚人,獲得全省武科鄉試第一名。

之後的4年間,徐渭尋訪武師宿儒,刻苦習文練武,為參加全國武進士考試做精心的準備。

清代武進士考試分文和武兩部分,分三場進行。第一、二場考弓馬技勇,稱"外場";第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考試實行淘汰制,一場不合格者直接淘汰,不能參加下一場考試。

由於徐渭文武兼備,一路過關斬將,不斷晉級,成功地參加了殿試,被乾隆皇帝點為一甲第二名武榜眼。

之後,徐渭在仕途上很順利。開始按定例被授予二等侍衛官職,後因徐渭恪盡職守、辦差得力,受到了朝廷的器重。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徐渭由升為正三品的安徽寧國營參將,離京赴安徽就職。數年之後,徐渭升任從二品官職的湖南長沙營副將,誥封武功將軍。

天有不測風雲。讓人覺得蹊蹺的是,一位仕途上順風順水的從二品的高官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照徐家的說法,是徐渭坐船遭遇巨風大浪,帆船要傾覆時驚嚇而亡。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徐渭的老家小麻灣村當年是個漁村,不但靠海,村前還有條河。依照徐渭少年的頑皮,應該熟悉水性,也應該見識過海上的風浪。那個時代出海捕魚翻船死人是漁村經常發生的事。一個在漁村長大的武功高強的將軍會被風浪嚇死?可能性不大。

流傳比較廣的一種民間傳說更具傳奇色彩。因為徐渭的妻子貪汙了朝廷撥下來的一批絲織品,徐渭因此被朝廷砍頭處死。之後安了一個金頭,湊成一具完整屍首回老家下葬。拉著徐渭的靈柩的馬車千里迢迢從南方走到了小麻灣村殺牛澗時,突然拉不動了。家人猜想徐渭可能是因為無顏見父老鄉親的緣故,於是便繞道來到花泊子塋下了葬。

據說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有人找到了徐渭的墳墓。墓中的一口大黑棺材裡面只有一具完整的屍骨,沒有傳說的金頭,連陪葬品也沒有。

如此事屬實,那事情更是撲朔迷離。一位從二品朝廷命官究竟為何而死?為何死後連陪葬品都沒有?至今還是一個謎。

一幫秧歌藝人

膠州大秧歌發展壯大的背後,是人才的支撐。膠東街道作為膠州大秧歌的發源地,應有大批的秧歌人才,卻未見於歷史資料當中。即便是膠州大秧歌的創始人馬、趙兩家人也只是模糊地存在於傳說當中。所能見到的資料最早的是建國前後的人物。比如參加過秧歌隊赴京演出、應邀擔任過省歌舞團秧歌總教練的東小屯的秧歌老藝人談敬殿;獲得山東省民間舞蹈匯演優秀演出獎、8次任教全縣秧歌培訓班、上過央視的斜溝崖老秧歌藝人李敬賢……等等。這些在第二篇《一支秧歌,從乞討的路上走來》已有介紹,不再贅述。

有一個人雖然不是膠州大秧歌的主要演員,但需要細說。他就是嗩吶藝人高益倫。

你看過電影《百鳥朝鳳》嗎?如果看過,相信那位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和那曲《百鳥朝鳳》會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膠東街道葛埠嶺村的嗩吶老藝人高益倫比起電影中的焦三爺有過之而無不及。高益倫雖是個農民,但是不簡單。他參加過赴京演出,中國唱片社為他灌製了嗩吶專輯,還獲得過一連串的大獎。

高益倫,1905年出生於膠東街道葛埠嶺村的一個民間鼓樂班世家。6歲隨父親做差,11歲學吹嗩吶,15歲便掌握了一般"紅白喜事"的調牌。17歲那年,這個已經在這個鼓樂班子裡學無可學的青年,離開父親的鼓樂班子,隻身前往即墨,拜于于倫仙、於理仙、於文仙"三仙"門下學藝。他勤奮苦練,技藝日益精進,頗受"三仙"的鐘愛,更加精心調教,傾囊相授。19歲學成回家,組建了自己的鼓樂班子,活躍於膠縣、平度、青島一帶,名聲很響。

據說,他用大嗩吶吹奏的京劇《捉放曹》、《黑風帕》、《掃松下書》等不僅惟妙惟肖模仿全部曲牌,而且還能在曲調上分出"馬、麒、譚、言"四派的特色。除了嗩吶,他的單管、雙管演奏技藝也很精湛。

建國以後,高益倫開始專攻膠州秧歌音樂,從此與膠州大秧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4年春天,他隨膠縣秧歌隊參加山東省農民音樂舞蹈匯演,獲得個人音樂獎。省文化廳留下他和東小屯秧歌藝人談敬殿擔任省歌舞團教練。

1954年秋,隨膠縣秧歌隊赴京演出,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留念。隨後,應中國唱片公司之邀,專門為他灌製了嗩吶獨奏《百鳥朝鳳》的專輯唱片,在全國發行。

1956年,參加華東音樂舞蹈匯演,榮獲一等獎。所演奏的作品被收入獲獎作品專輯。同年,當選膠縣政協委員,並在山東省紅旗歌舞團、青島躍進歌舞團擔任伴奏。

1966年9月19日,這位天才的農民音樂家病逝,享年61歲。

雖然高益倫不是膠州大秧歌的主角,但他為膠州大秧歌走向頂峰做出了突出貢獻,也成就了他的音樂事業。一個土生土長、沒有受到正規教育的農民,能取得如此成就,實屬不易。

一群抗日英豪

打開膠東街道地圖,你會發現,膠東街道轄區的形狀像是一個火把。實際上,抗日戰爭期間,膠東街道就是一個火把。高舉這個火把的是一群膠東的抗日英豪。在172名膠東籍革命烈士當中,抗日戰爭犧牲的佔了不小的一部分。

前篇咱們說過點燃膠州第一把革命之火的姜諤生、王石民、匡聯文三個膠東有志青年,姜諤生、王石民三十出頭就英勇就義。而匡聯文的去向是個謎。

匡聯文,膠東街道斜溝崖村人。1910年出生,1928年與姜諤生、王石民一起考入膠州師範講習所,一同被開除,後考入濟南鄉師。1931年回到家鄉,因遭到追捕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姜諤生烈士

縱觀膠東街道的抗戰史,大店村處在箇中心位置,有膠縣"小延安"之稱。大店村1300多年前曾是板橋鎮港口的所在地,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崇文尚武的遺風,不但出過49個秀才、3個進士,而且還有2個縣長、13個革命烈士。

一村兩縣長是指抗日戰爭時期該村的姜諤生和姜黎川。姜諤生是共產黨員,擔任過膠縣抗日政府縣長,姜黎川是國民黨員,擔任過國民黨海陽縣縣長。

姜諤生,原名姜效騫,1911年出生。他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到即墨縣新德大藥店學徒。後考入膠縣師範講習所,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大沽河武裝暴動、擔任過膠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膠縣大隊大隊長。1944年2月6日,日軍"掃蕩",他在分散突圍時,被日軍捕去,慘遭殺害。姜諤生真是條漢子,在參加革命的16年當中,有7年是在監獄中度過的。三次被捕,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用盡手段始終無法讓他開口,最終放狗活活咬死了他。

姜黎川又名姜漢錚,字昭諤,1900年出生。其祖父姜介系清朝舉人。他父母早亡,家境比較貧困,但他天資聰穎,自幼愛好文學,童年就在本村唸書,後在外祖父的資助下就讀於膠縣達材學堂。

1916年,他參加討伐袁世凱的戰役,畢業於隨營軍官學校。後入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就讀,再入山東省立礦業專門學校學習。之後在濟南平民日報當過記者。北伐時期參加過國民革命軍。

1927年,姜黎川去《青島時報》當了一名編輯。1929年春,姜黎川又在膠縣主辦了《膠州日報》。姜黎川文采出眾,也有文人的自傲,常在報紙上發表反蔣言論。

1936年,國民黨中央委員李烈鈞到青島看到姜黎川的反蔣文章,隨即令當時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予以處理。沈讓青島市中統調查室嚴密監視,迫使姜黎川就範。之後姜黎川調任青島市政府秘書科長兼中統青島調查室統計工作,並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

"七七事變"後,沈鴻烈也率海軍陸戰隊撤離青島奔往徐州。 姜黎川回老家聚民抗日。抗日過程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說過,這裡不再贅述。

姜黎川身上有一股傲氣,不但批過蔣介石,更是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國名黨將領和地方雜牌軍,註定在國民黨內部不受待見,受到排擠也不為怪。

姜黎川在抗日的立場上是堅決的,正是如此才有了開始那段與共產黨的密切合作。甚至姜黎川還是特別共產黨員、膠縣參議長。

姜黎川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立場是搖擺的、反覆的,以致於共產黨認為他是反共的,國民黨認為他是親共的,甚至還調查過。

離開部隊以後,姜黎川在中統青島調查室主任許少頓的舉薦下,參加了中統組織,並當了中統的青島市高幹。依靠中統組織的支持,又成了青島市市長李先良和青島市黨部主任委員兼副市長葛覃的"紅人",當選為青島市參議會副議長。1947年,當選為國民政府立法委員。

到了1949年6月,姜黎川離開青島,沒有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8月,姜黎川在香港發表政治聲明,號召忠於三民主義、忠於中國人民的國民黨黨員,立即與反動的國民黨政權決裂。

1950年4月11日,臺灣發佈"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報第249號,宣佈姜黎川等為附逆,明令通緝。此後,姜黎川離開香港前往美國舊金山。曾被姜黎川救過命的美國飛行員威廉得知後,畫像尋人,知道姜在美生活拮据,威廉還為其發起過募捐活動。後又轉赴加拿大定居。1991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病逝。

姜黎川的一生經歷了許多波折,看起來不似優柔寡斷之人,卻為何搖擺於國共之間?這個迷可能已經沒有答案了。至少他在抗日上是堅決的,應算是個抗日英豪。

一個勞動模範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轟轟烈烈的生產活動中,膠東街道湧現出一批耀眼的領頭人。這裡面最有名的當屬管相雲。

管相雲,1918年出生,膠東街道和平莊人。他從1945年開始為膠縣地下黨工作,1948年入黨。建國後,歷任村長、鄉長、生產合作社社長、人民公社副社長。

在他的身上,有四個第一:

1951年,他辦起了全縣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3年,第一個使用條播小麥技術,小麥密度和產量均提高了一倍。

1954年,他第一個使用小麥聯合收割機,收割了農業合作社30畝小麥。

1956年,第一個配製雜交玉米種。利用"小粒紅"和"金皇后"兩個農家品種,雜交配製"坊雜二號"玉米種子。單產達250公斤,創當時膠縣大面積玉米單產最高水平。

1959年,已是和平人民公社副社長的管相雲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出席華東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和全國群英會,被授予"農業勞動模範"稱號。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開始,管相雲被揪鬥、遊街。不久,這位建國前的老黨員、勇於創新、走在時代前列的勞動模範,含冤去世,年僅48歲。

兩個衛體大咖

在膠東的人才當中,衛生、體育界中也有一些大咖級的人物。

在《膠州市志》歷史人物欄中就有一位名醫堵仲陶。

堵仲陶,生於清光緒年間,《膠州市志》中說他"精岐黃,尤善婦科,著有《堵氏家藏》一卷"。這位中醫名家,醫德高尚,醫術高超,他其總結的醫病名方流傳至今。

在體育界也有一位大咖,他就是七獲全國96公斤級摔跤冠軍姜華琛。

姜華琛,1982年出生,膠東街道南莊三村人。1995年姜華琛被選進青島體校訓練。曾因家境困難退過學。後被教練勸回。1997年8月成為山東省體育學院運動員。2000年進入國家古典摔跤隊。他以其滾橋技術著稱,先後在2002-2010年七獲全國冠軍。

深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