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胆小自卑,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上课积极发言是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学习的秘诀。这不仅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配合老师的教学,还能让孩子积极动脑,加深和加快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不过,孩子们很少知道积极发言的意义,很多家长也很少和老师沟通,不知不觉错过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往往是新学期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后,部分家长会接到老师的电话,反映孩子上课不听讲,爱讲小话,从来不举手发言等问题。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胆小自卑,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责备孩子,孩子心里会有压力;如果你不管,又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一般来说,孩子不举手发言主要有这些原因:

1、自身胆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在课堂这种人多场合更是怯场,不习惯发言;

2、害怕答错被嘲笑,孩子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喜欢被人肯定,怕答错被同学们取笑;

3、孩子没听懂,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提问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胆小自卑,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要想改掉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

1、弄清孩子的内心想法

可以在吃饭、散步等时候,和孩子交谈下。如果孩子是因为胆小害羞,我们就应该注意了,尽量逐步引导改变;如果孩子是怕答错,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只要发言不管对错都是勇敢的孩子,老师都会喜欢。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用质问和批评的口气和孩子说,会适得其反的。

2、借老师名义劝导

在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老师可是比爸爸妈妈还有权威,还厉害的人物。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的就是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那些遇到提问就低头,不敢看老师,不举手的,老师不喜欢。老师不怕你答错,就不喜欢你没勇气举手。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胆小自卑,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3、请老师协助

我们可以主动和老师多沟通,逢年过节多问候,请求老师给予多些关注,专门点孩子发言。也可以私下让孩子和老师多接触,消除距离感。

4、日常生活多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比如,教孩子招待客人,路上遇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多出去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给同学们表演讲故事、唱歌跳舞才艺表演等。不知不觉,必有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