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所谓兴趣,其实是一种做事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在心理学上又被叫做内驱力,可以激发人们想做事情的动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和幸福。

对孩子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兴趣当然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比如在幼儿时期,好奇心比较重,往往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是浅显的,短暂的,是会很快转移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比如到了小学阶段,兴趣开始有所定型,此时若能将孩子的兴趣同深入的知识相结合,很可能将这种兴趣变成一种爱好,甚至一种技能。

再比如到了中学阶段,兴趣会和理想有重合,有兴趣的孩子更容易找准人生方向和目标,并用兴趣排解繁重的学习压力,舒缓情绪。

从妈妈们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兴趣的价值,让孩子终身受益。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1. 走进孩子内心,准确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在小学的班会上,老师问学生:“如果可以给爸爸妈妈报一个兴趣班,你会给他们选择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给爸爸报书法班,把字写得漂亮一些;有的说,给爸爸报个锻炼身体的班,因为他太胖了……

你看!孩子都会在真正了解大人的“实际情况”之后,才做出决定,那我们是否在决定培养孩子的兴趣时,已经准确了解到了孩子内心的“实际情况”呢?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或许可以这样做:

让孩子找一张白纸,列出至少5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越详细越好。比如喜欢跳舞,尤其喜欢芭蕾舞,喜欢看《冰上天鹅湖》。这样让孩子在写的过程中也有思考,以此了解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之后,从孩子列出的几个事项中挑出2到3个孩子更为喜欢的事情,固定兴趣,向爱好和技能发展。

再之后,家长朋友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看看能否从中获得快乐,即便孩子发现这不是自己的爱好,也可以借此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孩子自然就真正找到了兴趣所在,接下来的培养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2. 遵从孩子本心,莫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老舍曾写过一篇《艺术与工匠》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时候喜欢画画或弹钢琴,可苦于没有条件,如今生活好了,就把自己的梦想加到孩子身上。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在这样的想法下,妈妈们不惜花大价钱将孩子送进自己没有上过的兴趣班里,以求得“心安”;殊不知,当家长们百无聊赖的在门外玩着手机等孩子时,孩子们同样在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我们应当在了解孩子之后,遵从孩子的内心感受,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梦想,审慎对待他们的精神需求,如此才能给孩子们最想要也最适合的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3. 授之孩子恒心,持续的学习促使长足的进步

当我们的孩子最终确定了兴趣所在时,只能说他已经牢牢握住了一块“敲门砖”。在这之后,他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作为家长,我们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一份“恒心”。

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了解孩子面临的实际情况和遭遇的困难,或者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教他们改变学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其次,我们要为孩子的兴趣多多提供“辅助”措施,比如孩子喜欢舞蹈,除了正规培训,我们可以带孩子看看舞蹈演出,讲讲一些知名舞蹈演员从小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荣誉背后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再者,我们要引导孩子主动坚持自己的兴趣。要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多引导孩子主动坚持兴趣,突破困境,实现蝶变。

孩子最初的热情,只是一粒兴趣的种子;

坚持不懈的培育,才能让兴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优秀的妈妈们,请一定做孩子梦想的助推师,共同体味成长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