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去死",4岁男孩发脾气甩狠话,妈妈回答改变孩子一生

妈妈,你去死",4岁男孩发脾气甩狠话,妈妈回答改变孩子一生

欣欣带着儿子去逛街,在路过一个玩具店的时候,儿子非要吵着进去,欣欣害怕打扰到路上的人,只好带着儿子走了进去。

儿子看到了一个精致的小飞机,撒泼打滚非要欣欣买给他,但是欣欣一看这个飞机其实家里有个差不多的,而且儿子都没怎么玩过,就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但是儿子依旧在地上滚来滚去。

欣欣没办法,只好一把抱起儿子,准备靠蛮力将儿子带走,儿子挣扎着喊:"臭妈妈臭妈妈,我不要你了,你去死。" 欣欣听见儿子说的话后一下就惊呆了。

过了一会,就在儿子耳旁轻声说:"佩奇妈妈在家里给佩奇做好吃的、讲故事时,佩奇有没有因为妈妈不给他买气球而生气不要妈妈呢?如果佩奇真的不要妈妈了,那以后还怎么吃妈妈做的蛋糕,听妈妈讲的故事?"

儿子听过之后理解了妈妈的意思,跟妈妈道了歉,而且再也没有对妈妈说过类似的话了。"妈妈,你去死",4岁男孩发脾气甩狠话,妈妈回答改变孩子一生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不要在公共场合责骂孩子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的不稳定,而且,孩子已经可以感受到狠话背后带来的力量,他们也会因此更关注这类语言,学着重复。

家长可以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要频繁的责骂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家长更加的不尊重。

2、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所以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在生活中总是说脏话,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自己做起,才能让孩子身处良好的家庭环境,养成好的习惯。

3、 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孩子说狠话是不懂得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受到的消极情绪太多,就容易不受控制的说出狠话。

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达。

4、 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孩子引导

孩子年纪小,对于大道理自然是无法听进去的甚至还反倒会厌烦。家长可以试着通过图画或动画片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引导,告诉他们说狠话不是正确的行为。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起去加油,给孩子美好的未来奠定好基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