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去死",4歲男孩發脾氣甩狠話,媽媽回答改變孩子一生

媽媽,你去死",4歲男孩發脾氣甩狠話,媽媽回答改變孩子一生

欣欣帶著兒子去逛街,在路過一個玩具店的時候,兒子非要吵著進去,欣欣害怕打擾到路上的人,只好帶著兒子走了進去。

兒子看到了一個精緻的小飛機,撒潑打滾非要欣欣買給他,但是欣欣一看這個飛機其實家裡有個差不多的,而且兒子都沒怎麼玩過,就拒絕了兒子的請求,但是兒子依舊在地上滾來滾去。

欣欣沒辦法,只好一把抱起兒子,準備靠蠻力將兒子帶走,兒子掙扎著喊:"臭媽媽臭媽媽,我不要你了,你去死。" 欣欣聽見兒子說的話後一下就驚呆了。

過了一會,就在兒子耳旁輕聲說:"佩奇媽媽在家裡給佩奇做好吃的、講故事時,佩奇有沒有因為媽媽不給他買氣球而生氣不要媽媽呢?如果佩奇真的不要媽媽了,那以後還怎麼吃媽媽做的蛋糕,聽媽媽講的故事?"

兒子聽過之後理解了媽媽的意思,跟媽媽道了歉,而且再也沒有對媽媽說過類似的話了。"媽媽,你去死",4歲男孩發脾氣甩狠話,媽媽回答改變孩子一生

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 不要在公共場合責罵孩子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的情緒激動,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的不穩定,而且,孩子已經可以感受到狠話背後帶來的力量,他們也會因此更關注這類語言,學著重複。

家長可以儘量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不要頻繁的責罵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對家長更加的不尊重。

2、 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師,所以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在生活中總是說髒話,要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自己做起,才能讓孩子身處良好的家庭環境,養成好的習慣。

3、 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說狠話是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受到的消極情緒太多,就容易不受控制的說出狠話。

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達。

4、 採用合理的方式對孩子引導

孩子年紀小,對於大道理自然是無法聽進去的甚至還反倒會厭煩。家長可以試著通過圖畫或動畫片等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引導,告訴他們說狠話不是正確的行為。

巴金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起去加油,給孩子美好的未來奠定好基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