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不抓住5G“復仇”,更待何時?

誰會把11億人都在用的微信視為仇敵?

移動、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有一個算一個。

2011年微信崛起以來,運營商的新業務“飛信”被迫灰飛煙滅,一度堪稱營收和利潤重要支柱的短信,也從此一蹶不振。

但如今,三大運營商重整旗鼓,拿著新武器,發起新一輪復仇。

他們挑戰張小龍的新大招,名曰:

5G消息,6月上線。

5G應用第一槍

所謂“5G消息”,並不是5G的消息,而是以5G作為驅動的短消息”。

這是三大運營商發起的5G應用第一槍。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什麼是5G消息?

因為運營商傳統短信業務功能簡單、體驗受限,已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

所以5G時代來臨,全球運營商已達成共識——傳統短信業務需要升級到“富媒體”消息業務,而這個富媒體消息,就是5G消息。

至於能幹啥?兩大塊。

第一,支持個人用戶之間的多媒體消息交互,也支持群聊中多媒體信息交互。

第二,使得行業客戶能夠為其用戶提供基於富媒體的新型數字化交互服務。

再翻譯成我們喜聞樂見的參考,第一個能力是微信,第二個能力是企業微信。

所以在5G消息的官方宣傳中,也都是一系列微信的核心能力。

比如對於個人用戶而言,5G消息將打破傳統短信對每條信息的長度限制,內容方面也將突破文字侷限,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位置等信息的有效融合。用戶可以直接在短信界面發送文本、圖片、語音、視頻、位置信息等內容,還可以開群聊……銀行轉賬、訂購車票、互鬥表情、傳輸文件等都不在話下。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一句話,微信能做的,5G消息都能做。

除此之外,針對企業用戶,還把公眾號、小程序和很多App的能力,內化其中。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舉個例子,訂票。

在與12306的對話中,用戶可以通過發送語音或文字、點選關鍵字的形式,快捷實現車票預訂、支付、改簽等操作。

此外,5G消息還支持加密傳輸、圖形密碼等信息交互方式,可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保護用戶隱私。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我都要。”

背後有啥技術?

名叫5G消息,但可別單純以為就是5G的黑科技——畢竟5G歸根結底,只是更快的網絡基礎設施。

5G消息的上述種種能力,核心還是對

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富媒體通訊服務的實踐。

這個概念早在2012年就由GSM協會提出,核心要義就是打破傳統短信的文字限制,可以發送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表情。

或者更直白說,微信、WhatsApp都是對富媒體通訊的落地應用。

當然,還有一個蘋果的iMessage。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而現在,三大運營商推出5G消息,實質就是想從運營商+終端廠商的角度,打造一款基於5G傳輸效率的iMessage.

這也是為什麼發佈會上,會邀請那麼多手機廠商一起聯合站臺的原因。

並且5G消息由三大運營商牽頭來做,也有核心優勢。

首先,沒有哪家手機不可以不預裝短信,只要有短信入口,5G消息就能跑通,用戶免去下載其他服務的客戶端,在終端原生消息入口就能接收5G消息。

其次,5G消息都不用用戶自主註冊,申請新號,凡有手機處,皆是運營商號碼體系、實名制、互聯互通架構的一部分。

最後,對於企業也好,提供公共服務的服務商也好,都可以精準直達最終用戶——先不管用戶看不看吧,送到是一定能給你精準送到。


要說5G消息影響下的首當其衝。

那肯定還是諸多用一次兩次的低頻App和功能服務號。

如果一個短信消息和窗口能解決問題,為什麼還要費時耗力花流量下載註冊一個App?

緊接著自然也包括支付寶等國民級工具應用。

相比支付寶,三大運營商的國情地位、獲得的信任,接入個水電煤氣查詢和支付,或者更多服務,看起來也非難事。

最後,才是5G消息承載運營商復仇嘗試的——微信。

有些事可能你早已忘記。

在微信2011年上線以來,還有過一款相似功能但收費的應用,中移動出品,名曰:飛信。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但後來就在微信的免費及良好體驗之下,檣櫓灰飛煙滅,即便前年借羅永浩強推的聊天寶,都沒能還魂。

當時飛信有多火?除了是一代人的群發利器,也是優勢佔盡。

只是如中移動前掌舵人王建宙2016年覆盤:如果飛信足夠重視市場,早沒微信什麼事了。

所以飛信之仇,打的是運營商的未來太子。

而短信之恨,更是“不共戴天”。

公開資料有載,中國短信數量的頂峰是9000億條,粗略按照1毛一條來算,營收和利潤相當驚人,這件事發生在2012年。

但自此之後,中國手機用戶發送的短信數量逐年下降,而且降幅越來越大。2013年,中國短信數量年降幅1%;2014年,短信數量下降了14%;到2015年,短信數量已經下降至6992億條。

其後到2019年,基本跌倒了谷底。可以參考的是,2019春節期間,中移動短信發送量也才133.3億條——比之昔日榮光,可真是值得反覆哀哉。

而就在運營商短信支柱的負增長中,微信不斷創造歷史。

2011年上線,2019年用戶10億,2020年月活都超過11.56億。

用戶不止通過微信聊天、發送消息、甚至還打電話——只是信號總是莫名其妙不太好。

依託微信,還長出了驚人而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生態,長出了金融、電商等各種各樣的可能。

不抓住5G復仇,又更待何時?

並且5G消息還只是個消息,就已經備受看好。

張小龍怕不怕?

最後,問題來了。

5G消息陣仗這麼大,微信和微信之父張小龍,到底怕不怕?

一直以來,微信因為11億人在用,始終有各種各樣的吐槽、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之前張小龍也說過,每天都有1億人想教我做產品。

有些不想教的,也選擇了不服就幹,比如羅永浩的聊天寶,還有張一鳴旗下的多閃……

但俱往矣,後來都塵歸塵土歸土。

所以從這些微信挑戰者前赴後繼的灰燼中,可能對於5G消息,張小龍是不怕的。

他不知道是沉迷於產品功能打磨,還是隻是陷於高爾夫球場。

關於Allen Zhang的動向,連傳說都已經很久遠了。

三大運營商準備對微信出手?原來手握利器——5G“消息”

不過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4小時演講分享中,他談到過微信為何會“取代”短信:

當一個平臺只是追求自身的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我認為它是短視的,不長久的。

當一個平臺可以造福人的時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張小龍回憶說,當他想出訂閱機制和模式的時候,興奮得告訴馬化騰會多麼多麼厲害。

馬化騰問:垃圾信息怎麼辦?

張小龍答:沒有垃圾信息了,天然就沒有垃圾信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