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工爲什麼不用釘子?

往事不隨風

中國古代工匠發明的“榫卯”實在太牛了,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從網上搜了幾張動圖大家感受一下:

沒有立體想象力的人看著都暈,真不知道在沒有電腦製圖的古代,這些木匠是怎麼發明這麼多精巧的榫卯結構的。什麼是工匠精神?這就是工匠精神。

榫卯不僅結構精巧,而且堅固耐用,有句話叫:榫卯萬年牢。榫卯跟釘子相比,簡直太高端大氣上檔次了。


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古代木匠不用釘子的原因。

釘子雖然既不美觀,又不耐用,但它至少有一點好處:方便易學。釘釘子誰都會,沒什麼難度;榫卯想學精,估計不學上幾年是掌握不了的。

可以想象,如果古代釘子像今天這麼易得,那麼平民百姓家的傢俱一定會用釘子而不是榫卯。釘子釘的傢俱雖然不耐用,但是壞了誰都可以修,拿榔頭敲敲就可以了。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修板凳的經歷吧?老百姓要的就是便宜實惠性價比高。

所以,古代木匠不用釘子的原因是:古代沒有成熟的製造鐵釘的技術,鐵又屬於戰略物資。因此古代如果造鐵釘那價格一定很高,只有富人才用得起,但富人追求的是美觀耐用,更不可能用鐵釘了,只會用榫卯。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士常齋”,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因為全球聞名的榫卯結構,還沒有釘子的時候中國人就開始做傢俱了,墨子、魯班都是的名頭不是吹出來的。沒有釘子的時候,如何連接木頭,除了用繩子捆,還能用什麼?聰明的中國人發明了榫卯結構,並將它發揚光大,不僅僅傢俱、建築上 也大量使用,就連現代很多建築結構也都在使用榫卯結構。

我爸爸是木工,不是現在拿著釘槍一通打的那種,而是傳統的那種;小時候我跟著他看過他做傢俱。確實可以不用一根釘子;這要得益於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榫卯結構。還有就是大家不太熟知的:膠粘,古代使用動物皮毛、骨頭熬製的骨膠。

至於問古代木工為啥不用釘子,那就是:釘子太貴了!這個在榫卯結構後面給大家講。

首先說榫卯結構:霸王棖、夾頭榫、插肩榫、粽角榫、栽榫、楔釘榫、格肩、託角榫、長短榫、抱肩榫、暗榫、套榫、掛榫、勾掛榫。老外的建築師特別喜歡中國的榫卯結構,有時候把他們高興的不得了,為啥?把這種結構用在現代的產品設計、建築設計鋼結構中,不但美觀好看,而且強度更高。

給大家看一個榫卯的碉堡的傑作:孔明鎖,有動態圖拆解。孔明鎖有四根、6根、8根……,現在都成了益智類玩具了

古代不用釘子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釘子太貴了。古代的鍊鐵技術不如現在那麼發達,不能大規模生產鋼鐵。鋼鐵大規模使用也就是近代的事情。在古代,像現在這樣小的釘子不好製造,加上鐵價格昂貴,所以釘子一般用於大船什麼的,在傢俱上很少使用。


嘟嘟讀讀

古代木匠沒有釘子怎麼蓋房?這個視頻帶你瞭解強大的榫卯結構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70a001002e26e5ff266\

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

引經據典說這麼多,難道不是因為古代釘子太貴和太糙嗎?


九應

這個話題很新鮮,古代木匠為什麼不用釘子?

其實古代有“釘子”的,但是那釘子不是鐵釘子,那是木的叫削子,起到充實接頭處的效果。至於為什麼不用釘子我覺得以下幾個原因:

一:古代鍊鐵技術有限。古代的鐵含鐵量不高,就脆;不像今天的釘子全是鋼做成的,如果把那個時候的鐵做成釘子,那麼體積肯定要大才有實用性。做大了體積大、質量大反而沒了實用性。

二:鐵生鏽。古代的鐵含鐵量低,防腐蝕能力低,那麼就更容易生鏽,想想建築都是要住個幾十年的地方,經常需要換很不方便,而且生鏽了會很影響美觀。考慮到安全性和觀賞性還是不太適合。

三:相比而言,木頭的榫卯結構更穩定。農村的人就知道,木板凳是很結實的,當凳子壞了我們就用釘子釘,但是釘之後的凳子用不了多久就格子嘎子得響起來了。

四:榫卯結構更美觀。其實古人對居住環境的重視比現在人重視多了,看它的門都是精雕細琢,窗戶有各種各樣的圖案,一座房屋的建成需要很久的修繕,相比之下現在的人方便多了,買的都是現成的建材和傢俱,費腦子的就是圖案、顏色還有價格。在山西的大院遺址可以看出古人的藝術性。


周遊宇內

古代的好多建築物,如廟宇,民居,亭臺樓閣的構築,大量使用木材,而這些木結構組成的建築綸大多數為卯榫結構,不用釕子,主要有三個方面說明為什麼。

一,用卯榫結構而不用釘子,建築物牢固,安全。木結構連接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名種類卯榫結構,卯榫頭,槽,勾等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連接方法連接後安全,可靠,自鎖,在大自然的各種影響下如溫差,地震,物理影響下建築物不會散落,坍塌,而釘子達不到這個效果。好多人玩過“孔明鎖”就是利用卯榫連接,最後一根鎖住後就打不開了。比如山西晉北的棺材 ,不象別地方的棺材蓋上蓋子後用七星釘釘死,而晉北的棺材蓋,蓋上後一推榫頭入槽,再往側面一推,卯榫鎖死,這個棺材蓋就再也打不開了。用這個例子簡單講一下卯榫結構特點,又好懂,又能明白。任何一個物體在空間有三個軸線(假沒)ⅹ,y,z。物體可在每個軸上有兩個自由度,即沿這個軸的移動,為中心的轉動。共有六個自由度,如果這六個自由度被約束後,這個物體就被固定不能動了。而卯榫結構就可以把兩件或幾件木製物連接在一起,約束他的六個自由度,這幾件木構件就散不開了。還以棺材蓋解釋,棺材蓋蓋上後,不釘釘子,棺材蓋能打開,但釘上“七星釘”後,棺材蓋就推不動了,可以埋了,但他缺少一個約束力,Z軸的移動,所以這個棺材蓋可以撬開,但用卯榫方法連接,因蓋推入榫槽裡,裡面有勾鎖死,六個自由度全部約束,這蓋就打不用,如打開只有劈開破壞棺材。所以中國古代的木結構建築很牢固。

二,可以抵抗自然界的各種影響。比如自然界的四季溫差,溼度影響,木結構的建築古代工匠都考慮到了,因為都是木構件,受到這些影響,他們的熱漲冷縮係數差不多,就受到的破壞力小一些。再一個地震,風吹雨打,使用人們生活勞動的振動作用,對木構件有影響,而榫卯之間很牢固,工藝精巧,不會發生破壞現象。如日常使用的桌櫃,都是卯榫結構,加粘結劑粘接,打入楔子,桌櫃都穩穩當當,如用釘子釘住,受到這些力,變化,長時間的擠壓,搖擺,剪切作用就開始搖晃,開釘,散架了,咱們日常生活都經歷過。比如山西應縣木塔,全部木結構的巨大建築物,一千多年經受多少風雨災變,七級地震,戰爭影響,至今屹然挺立。

三,受當時生產力,科學技術影響。在古代,科學技術水平達不剄,生產力達不到。當時木結構,名種建築如用釘子連接,需要用現代化工業手段,現代工具。比如大柱子,大梁與其他件連接如用釘子釘子要用長度很長的,需要鍛造加工,長鐵釘細了,釘的過程中會彎曲釘不過去,只有加粗,粗釘子又會把木構件釘崩,劈開,既使釘住受外力,時間長會開,會脫落的。現在的木結構件有用螺栓,鉚釘的可以保證,象橋樑,建築物,船舶連接要用鉚釘鉚接後就可以防止受外力影響,不至於鬆脫。而古代製作不出螺拴,可用鉚釘,但鑽孔技術達不到,所以釘子不行,鉚釘也不能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中華大工匠發明了卯榫結構,成為世界一大瑰寶,是人類的一大遺產,需要發展延續下去。有說過,有古建部門拆了一些古文物建築,拆時又排照又繪圖,拆完裝不上,這就說明,我們對古代的木結構建築研究不夠,有待我們繼續努力研討。


多彩人生1250382763

感謝邀請:其實不是古代木工不願意用釘子,而是釘子在古代非常珍貴!

可能年紀比較大的人都知道,釘子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叫“洋釘”顧名思義,也就是說中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釘子是進口來的。這就意味著釘子的實用成本是很高的,而木工動輒需要的數量是很嚇人,一般家庭根本承受不起。所以總結起來,古代木工不用釘子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受中國古代冶鐵工藝的限制,中國古代不可能大量生產鐵釘供大家使用。生產成本過高是釘子使用的硬傷,加之中國木工跟其他手藝人一樣。代代相傳,數千年來早已經總結出許多方法比用釘子更加實用。我們看很多一兩千年的古建築,上萬塊大小木頭沒有一顆釘子。

第二,中國古代有非常嚴格的鐵器使用要求,在某些朝代甚至於菜刀都是好幾家人共同使用一把。難道政府會容忍你用幾千枚釘子修房子?就算是鑲在木頭的鐵器,在古代統治階級的眼中那也是不安全隱患。試想一下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把竹竿,木棍削尖了當武器)為什麼?要是有鐵器,對統治階級的打擊是不是更大?所以不是不想用,而是沒用。



第三,木匠在中國古代的地位相對於別的匠人來說要高出很多。同樣,老百姓對於木工的技術水平要求也就很高了。中國古代木工製作傢俱並不像現在如此隨意,長短高低都有嚴格的要求和範本。更加嚴格的師傅甚至要求徒弟必須百分之百按照前人傳下來的製作格式來做傢俱。


補充一點迷信的說法,釘子在古代人眼中為火中燧取,不祥屬火。是木材的大忌,所以在使用的時候非常謹慎。甚至在很多場合是嚴禁使用釘子等鐵器的。如:宗祠、廟宇。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到生產的限制,畢竟在古代生產一顆釘子費力不說還賣不出好價錢。


明清書畫鑑賞

榫卯,是中國古代傢俱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著中國幾千年傳統傢俱文化的精粹,沉澱著流光迴轉中的經典傢俱款式的複合傳承。



古人不用釘子,並非是不喜歡用,而是釘子很貴,作用很小,釘入成本比釘入木隼成本還大。



到了明代,隨著海運的發展,中國人也在東南亞發現了那些更加適合做 傢俱的木材 。可問題是,對於這些熱帶雨林硬木,釘子壓根就釘不進去呀!不但古代的熟鐵 釘子釘 不進去,就今天的鋼釘也無能為力(隨著鋼釘釘入,木材也劈開了)。 古人用各種各樣的卯榫結構連接物件,比釘子更堅固耐用,且不生鏽,成本也更低。



超級評論員007

古代木工不用釘子的關鍵在於榫卯等技術措施。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就是“以柔克剛”的典範,看似“摧枯拉朽”的木材,通過合理的佈局,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就堅不可摧了,這就如同太極拳一樣以柔克剛。這種不用釘子的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真是巧奪天工,簡直太神奇了。



墨影文藝

首先確認一點,古代木工也會使用釘子,但只是某些大型建築配合榫卯結構而使用,並不會出現大量使用釘子的情況。

在魯班爺的時代,木工和木質建築就已經形成行業規模了。那時候的鐵器和銅器,一小部分製作貴族用的奢侈品,絕大多數是相當重要的戰爭資源,基本都用在軍事科技與戰爭武器上(矛、戩、戟、戈、箭、城門、戰車…)對於古時的冶煉工藝,釘子並不可能會像現在一樣抗拉抗扭又抗剪的,一般來說只會在大型建築上會製作出巨型的釘子來配合榫卯結構加固,況且那時候的釘子也不能直接釘進木頭(釘子偏軟),對於古人使用釘子遠不如開榫卯來的簡單和便宜。

常見的榫卯結構大致分為燕尾榫、格肩榫、抱肩榫。細分的話就比較多不一一舉例,比較有名的人艱不拆的魯班鎖就完全能體現古人偉大的智慧。不過不管什麼樣的榫卯結構,以現代的講法就是完全定位,要想榫卯結構發揮作用,在XYZ軸三個方向上既不能移動也不能轉動,否則傢俱在受外力的情況下很容易散架(自行腦補一下凳子坐散架的畫面)。



榫卯結構之所以這麼穩定,當然是源於我們祖先的工匠精神吶,至少他們不會用那種發泡的木頭來做傢俱啦😜ོ,嚴格來說好的榫卯結構應該是過盈配合,即使沒過盈也要敲些東西填補縫隙讓它過盈,當然工匠們還是能夠直接做到"天衣無縫"的。

如果熟悉定位原則的話,只要肯動腦筋,說不定自己還能設計一些新的榫卯結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