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鸦片战争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历史步入了近代化的进程,开始向半封建和半殖民地进行痛苦的转变。曾经,那个威服四海的天朝上国早已经变得满目疮痍,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再也无法引吭高歌,只能发出一次次无奈的叹息。

在此期间,满清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开明之士为了继续维护和稳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之前“轻夷”“仇夷”的态度,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受此推动,清王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央,主要以恭亲王奕訢、文祥等人为主要代表;在地方,主要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主要代表。

洋务运动中,虽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分别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面对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尤其是洋务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最终使得洋务运动举步维艰。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恭亲王奕訢

随着文祥、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相继离世,还有甲申易枢之后奕訢被慈禧太后不断排挤,洋务运动已经处于了低位运行之中。

尤其是,在甲午战争惨败后,李鸿章成了“背锅侠”而引咎辞职,再一次重创了洋务派。所谓的洋务运动,已经基本上处于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仅剩下张之洞还在苦苦支撑,试图有所成就。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远比鸦片战争的打击还要猛烈。甲午战败后,就连曾经还在信誓旦旦要通过“自强”和“求富”以实现国家中兴的洋务派们,也只得无奈接受了洋务运动基本失败的事实。

在洋务运动后,面对社会各阶层如火如荼般要求变革的呼声,维新运动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趋势。而这段时期,也成为了张之洞在政坛最具影响力的时期,凭借自己旗帜鲜明的维新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基层实践,张之洞甚至成为了许多官绅和士子们所一致景仰的精神偶像。

在这种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敏感时期,扮演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张之洞,为何会在维新运动前后,态度和举动竟然判若两人。本篇文章,我们来一起探究这段历史的真相。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岩,晚年又号抱冰,直隶南皮人。他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军事家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虽然得益于维新图强思想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是,诞生于中国薄弱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民族资产阶级,先天就带有诸多的不足,甚至是畸形。

在其内部萌发的维新派,更是完全继承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所有缺点,显得非常势单力薄,甚至是弱不禁风。因此,为了促进维新运动的开展,他们必须拉拢和依托一些强势力量,而且还得是强势力量中的开明派。这样,张之洞就成了维新派的最佳人选。

张之洞进士出身,供职过翰林院,文人气息十足,甚至一度还成为了清流的代表人物,素来都以刚直不阿的形象而著称。而且,张之洞一向都雷厉风行。

初任山西巡抚时,张之洞一到任就立即对辖区进行全面的整肃,但凡是积年累月的旧习都一律废止。在《到山西任谢恩折》中,张之洞提到:

身为疆吏,固犹是瞻念九重之心;职限方隅,不敢忘经营八表之略。

之后,张之洞因为在山西的政绩突出,被升任为两广总督。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主战的同时还积极备战,向朝廷推荐冯子材统兵,还在战局不利时力保刘永福,为中法战争前期取得军事的主动权助益良多。

虽然清政府最终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但张之洞的行为还是可圈可点的,成为了当时少有的有识之臣。不仅慈禧太后对他信任有加,就连被慈禧不断排挤的恭亲王奕訢也在过世前,向光绪帝大力推荐过张之洞。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康有为

1895年,当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回到京城时,康有为等人联合众多的学子,在北京发起了“公车上书”。

不过,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维新派的松散,此次上书运动显得雷声大却雨点小,并没有引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特别重视。

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在民间兴办各类报刊和学堂,以求通过不断宣传维新思想而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度。

在此期间,维新派得到了张之洞的积极响应,他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提到: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个正式学会就是位于北京的强学会,张之洞不仅为强学会解囊相助,还让其长子张权加入了强学会,主动接触并了解具体的维新主张。对于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就连维新派的谭嗣同也曾直言到:

内有常熟,外有南皮。

在北京强学会成立后,张之洞还积极推动维新派在南方诸省继续兴办新学和开设报刊,以便进一步推广和宣传维新思想。

客观的讲,张之洞和维新派在前期进行了比较亲密的合作,极大地增加了维新派的社会基础,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那么,问题来了,前期不遗余力支持维新变法的张之洞,为何会在维新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前夕,选择与之分道扬镳呢?

一、个人的出身

张之洞出生于官宦的世家,从小就接受封建正统的孔孟教育。通过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他才通过一路科举,最终入仕为官。

这种出身的士人,导致了张之洞对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认同和维护。比如,当康有为提出“孔子改制”时,希望借助“孔子之名”来推动“变法之实”,立即就遭到了张之洞的强烈反对。在他看来,维新派提出“孔子改制”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背叛和欺骗,明显有悖于礼法。

本质上,张之洞仍旧是一个坚守孔孟之道的封建卫道士,一旦维新派的言论和主张超出了封建认同的范畴时,必然会遭到他的反对。

二、合作的基础

在维新变法的造势和宣传阶段,张之洞和维新派在兴办学堂、修建铁路、开设工厂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个人认为,这种合作的基石,应归功于洋务运动。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洋务运动

虽然,维新派认为以上的行为都属于是维新运动的范畴,但在张之洞看来,以上的行为也是洋务运动的范畴。与其说,张之洞在支持维新派,还不如说他是在履行自己洋务派的职责。

三、幼稚的维新

1898年6月, 康有为生平第一次被光绪帝召见,也是唯一的一次召见。据

《清史稿》记载,康有为在面圣时提到:

皇上现以在之权,行可变之事。

不难看出,由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导的变法,充满着赌博的色彩,而且还是一次梭哈式的豪赌。

以当时大清朝积弊百年的国情来看,真要变法也得徐徐图之,循序渐进。即便是得到了上层支持的洋务运动,还得持续数十年的时间。而一无背景,二无实力的维新派,居然异想天开要来一次急变和巨变,必然阻力重重,难以成功。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张之洞久居官场,宦海沉浮几十年,必然深谙这个道理。

四、及时的切割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自此,酝酿了三年之久的维新运动终于达到了高潮。

1898年6月15日,对维新运动长期都予以支持,还被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翁同龢突然被开缺回籍。别忘了,前文曾经提到过“内有常熟,外有南皮”。眼见“常熟”被赶跑了,张之洞这个“南皮”,是不是也该好好琢磨一下自己未卜的前途。

  不久,朝局再度发生了变化,王文韶、裕禄升任军机大臣,荣禄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也就是说,张之洞惦记许久的岗位都纷纷被人抢占了。他这颗大萝卜,已经没有合适的坑儿去填,只好继续扎根在地方。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张之洞再继续“跟着疯子扬沙玩”

,结局或许还不如翁同龢。

于是,张之洞赶紧悬崖勒马,及时在变法前夜发表了《劝学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维新改革的同时,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中体西用”。

利用这本书,张之洞成功地划清了与维新变法派的界限,并且与之顺利切割,在戊戌变法后也没有受到牵连。

戊戌变法开始后,维新派不断怂恿不明就里的光绪帝连续颁布各种诏令,涉及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有时,甚至连发十几道上谕,内含两百多条政令,简直将国政视同儿戏。

以湖南为例,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非常支持变法,据《戊戌政变记》记载:

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是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

可是,面对维新派的这一系列急功近利之举,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却显得混乱无比,甚至还前后矛盾,完全找不着头绪。

张之洞为何会在戊戌变法前夕与维新派决裂?

戊戌六君子

最终,因为慈禧太后的出手干预,以“戊戌六君子”问斩为标志,短短的一百零三天后,戊戌变法就摧古拉朽般失败了。

张之洞在维新运动的前期的确为之努力过,幻想过通过维新运动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但在认清形势后,张之洞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那就是康梁变法根本无法成功推行。之后,他选择了明哲保身,立即和维新派泾渭分明地撇清关系,本也无可厚非,我们不能过多的苛求古人。

说到底,张之洞就是当时众多封建官僚中一个进步开明的缩影罢了。而且,很多人都对张之洞的历史功绩予以了肯定。

最后,就以孙中山先生对张之洞的评价来结束这篇文章:

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