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在呼玛,除了县城的居民居住地相对集中,其他每个居民集中生活的区块之间都相隔一些距离,以县城为中心,周边辐射分布着许多村庄,而这些村庄又各有特色,此行,我们造访了离县城不算太远(十来分钟车程)的下站渔邨,感受中俄边界处、黑龙江畔的渔村风情。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走进下站渔邨,只见街道整洁、屋舍俨然,与印象中的小渔邨完全不同。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本是一个持证渔民盖临时房屋的聚集处,后因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购买新鲜捕上的鱼,甚至就地处理享用,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旅游业态。时至今日,下站渔邨的许多基础设施已经完善,成为了一个能接待游客的特色景点。漫步下站渔邨,在临江的小屋内,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捕鱼的网,是当地渔民用来捕捉黑龙江中的鱼儿的,这样的场景对于我这样不长看见打渔场景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在下站渔邨内漫步,除却能见到各种打渔用具,能欣赏到缓缓流动的江水,以及满目绿意,更特别的是能更近距离的看到对面的俄罗斯瞭望塔。看起来简易的瞭望塔似乎非常高,好似是自葱茏的绿树中长出来一样,在它对岸的我们看不清塔上是否有巡逻兵,只能看见塔和渐暗呈橘红的天色以及绿意盎然的丛林,形成了一幅很美的画。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在江边走走停停,遇见自水中伸出的树干,仿佛天然的梅花桩,让我们顿时兴起拍几张武侠照的想法,果不其然,江水滔滔、绿树成荫……在配搭上豪情万丈的侠女,妥妥一幅人在江湖飘的肆意和逍遥。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当地人还告诉我,在下站渔邨持证捕鱼的渔民们,需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和增殖的议定书》等有关规定进行捕鱼作业。并且下站渔邨所处流域,一年有两次禁渔期,是为了更好的保育渔业资源,即使是日常捕捞时间,中俄双方也需要根据中俄协定,采取轮换制捕鱼,每天两个国家的捕鱼时间都是错开的,限制时间,且限制同时出行的船只数量,以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产生。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在下站渔邨流域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便是以主航道为界靠中国的鱼,相对主航道靠俄罗斯那边的鱼要少,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俄罗斯那边的人们,对于淡水鱼并不十分喜爱,捕捞的自然也就少一些,久而久之,鱼儿们似乎代代相传这一生活习性,大多都很有默契的往俄罗斯的流域那边靠,而中国的渔民也绝对不能因为他国流域的鱼更为肥美而越界捕鱼。但到底是同饮一江水,总有许多爱好游弋与两国流域的鱼儿不小心被补回来,所以当鱼儿上桌时,我们也并不知道我们吃的是在中国流域长大的鱼儿,还是在俄罗斯流域长大的鱼儿,这样有意思的因素,也让我们在品尝着鲜美的鱼肉时又多了一层乐趣,更别有一番滋味。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的餐厅菜品也可谓是琳琅满目了,葱荤到素花样繁多,分量还特别大,接地气的凉皮、馍馍都不能错过。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吃饱喝足从下站渔邨出来,开车没多远就能看到良田美舍,宽阔的视野让长期生活在钢铁森林里的我顿觉豁然开朗,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下站渔邨赏景品鲜,信步小径遇见彩虹

让我更为惊喜的是,我居然还在小道边偶遇了彩虹!一道七彩丝带自云间伸出,划过天际,隐入山林,美不胜收。

写在最后

此行呼玛,品江鱼赏江景,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中俄边界渔邨的独特风情,更邂逅彩虹,遇见美好,相信会在心里种下更多对未来的期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