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刘罗锅是个官二代是真的吗?历史上他真的斗得过和珅吗?

王君蓝


刘罗锅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刘墉,刘墉的确是官二代不假,他的父亲刘统勋是汉人中在清朝做官最大的一个,而且很多满洲人,也都要服从他的管辖。

我们来说一下刘统勋家的官职,你就知道他家有多牛了。

刘统勋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翰林院掌院学士(中科院院长)及军机大臣(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要职。

可以说刘统勋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这样家庭出身的刘墉,那要是调侃起和珅来,就是给和珅莫大的面子。

不过,现实中的刘墉和和珅因为年纪相差太大,刘墉年长和珅三十多岁,他们之间应该是有代沟的,所以,刘墉即使对和珅有调侃,但是,次数也不是太多。再加上刘墉做人十分的低调,这就导致刘墉和和珅之间相处起来,并没有太多的矛盾。

但是也不要忘记,刘墉调侃和珅的次数不是太多,并不代表他没有调侃过和珅。

我们说一件事,您就知道和珅这个满人,其实在刘墉面前也是低一等的。

和珅不是乾隆皇帝面前的红人吗,他经常拍乾隆的马屁,这一点刘墉可能也不大看的贯。

所以,刘墉就想整治一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

话说每次过年,和珅都是第一个去给乾隆拜年的,他第一个去,是表示对乾隆无比的尊重。刘墉就是抓住这个机会,来让和珅丢丑的。

这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的冷,过年的时候,早上刘墉吩咐下人,在和珅去给乾隆拜年之前,在自家的门口前泼上水。

因为刘墉家距离皇宫比较近,和珅远,和珅去给乾隆拜年,刘墉家是必经之地。

等刘墉家的下人,把水波到路上,然后,他们家门前一段路,全变为了泥泞之态。

和珅要路过这里的时候,刘墉就想跪在泥里给和珅拜年,因为和珅做的是轿子,他看到刘墉年纪这么大,地位又十分高的人,给他一个晚辈拜年的时候,他那里承受得到起。

所以,他不得不回礼,给刘墉也拜过去。

但是,当他跪下去之后,他才发现大事不好,自己身上全部湿了,还都是泥,若是穿着这身衣服,去给皇帝拜年,就是大不敬。

刘墉拍拍身上,三两步走回家换衣服去了。和珅就苦了,他要再坐上轿子回家换衣服。所以,这一年和珅是最后一个给乾隆拜年的。

乾隆见到和珅很纳闷,往年都是你第一个人来,怎么今年最后一个了。

和珅一脸苦闷的说,这事还是别提了,这都是刘墉给闹的呀......。

所以说刘墉给和珅开玩笑,那还是开的起的。但是,那个纪晓岚就不一样了。

纪晓岚要家室没家室,要官品没官品,他是断然不敢和和珅开玩笑的。不过纪晓岚和刘墉的关系倒是不错,因为纪晓岚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的门生。

所以,因为这一层关系,纪晓岚和刘墉也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个辅佐嘉庆当皇帝,一唱一和,到时玩的很嗨,和珅就倒霉了。

嘉庆一上台,就把和珅给扳倒了。正如那句话说的,和珅扳倒,嘉庆吃饱。


史学达人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刘罗锅确实是个官二代不假,至于他是否斗得过和珅,这个我真想告诉你他斗得过,然而现实总是意外的残酷,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总是差距巨大,刘罗锅智斗和珅的故事只能说传达了百姓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仅此而已。


先来了解下刘罗锅。刘罗锅原名刘墉,罗锅只是戏称,按照清朝制度,罗锅属于身体残疾,而残疾人有碍观瞻,是不能居于庙堂之上的,也就是不能做官,至于罗锅这个称号,据说是嘉庆帝见刘墉年老驼背,才戏言的,以至后世传开,遂成刘罗锅。

刘墉并不仅仅是官二代,他的祖上当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的曾祖父刘必显,刘必显是明朝的举人,清朝的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从五品)。刘墉的祖父刘棨官至四川布政使(从二品),俗称的藩台,主管一省行政。到了刘墉父亲刘统勋这一代,刘家这官算是做到了极致,刘统勋为雍正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正一品),虽然清承明制,不设宰相,但刘统勋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到达了宰辅的程度,被乾隆帝肯定为自己的肱骨之臣。



从上面我们看出,刘墉出身在官宦世家,而且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强势官宦世家,而刘墉自己也恩荫了父亲的官势,直接就做了举人,这虽然给刘墉带来了常人无法相比的便利,但是刘墉的进士却是自己货真价实考来的,要不是乾隆怀疑考官巴结刘统勋,刘墉是可以拿到状元的!最后只取了二甲第二名,这个成绩也算很高了!


刘墉中了进士以后,被外放当官,很久之后才被乾隆帝提拔,回到中央任职,也是做到了吏部尚书和体仁阁大学士的高位,基本和他父亲相当。

我们再来说和珅。和珅是满族,满清正红旗下钮钴禄氏,荫祖上战功授三等轻车都尉,在皇宫做侍卫,因为长相美好,做事伶俐,为乾隆帝赏识,之后,他的官位就开始火箭式上升,年仅二十六岁的和珅,就已经做到军机大臣的高位了,那简直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在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说下清朝的官制。清初,承接明制,设内阁,一般来说内阁大学士都是重臣,被称为中堂,但是到了雍正时期,为了主抓西北战事,设立军机处,逐步取代了内阁的地位,军机大臣成了实质上的重臣,而内阁大学士基本成了虚职。乾隆继承了雍正的军机处制度,这样来看,刘墉虽然贵为内阁大学士,但是并不是权力核心的人物,而和珅,二十六岁就被提拔到军机大臣的位置,算是进入了权力核心阶层,这样看,刘墉斗和珅,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差着级别呢!二人都作为乾隆宠信的大臣,一满一汉,也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基本斗不起来。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为我们展示了清官刘墉智斗贪官和珅的多个情节,表达了百姓美好的愿望,属于一种民间传说的演义,但与历史事实完全是两码事,和珅在乾隆时期地位是相当的稳固,因为他是宠臣,而且他的钱是不是贪污的,现在也有争议,因为他很有经商头脑,用权力打通商路赚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是钱捞的太多了,犯了众怒,不是贪也是贪了。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宰相刘罗锅》是我以前非常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最近又把《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看了一遍,准备再把《宰相刘罗锅》再看一遍,那历史上的刘墉究竟是怎么样的,真的是个罗锅吗?还有真的与和珅是对头吗?

刘墉,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山东诸城人,刘墉的曾祖父叫刘必显,是顺治时期的进士,担任过户部员外郎。刘墉的祖父叫刘棨(qi三),担任过四川布政使。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时期的名臣,担任过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也是一个宰相。

刘墉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自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什么民间会有刘罗锅的说法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刘罗锅其实很高,因为常年读书写字,所以背就有点驼。

还有一种说法,嘉庆帝有一次叫刘墉为刘驼子,所以刘墉就被叫做刘罗锅,但是那个时候刘墉已经是个八十岁的老人,有点驼背也是很正常的。总的来说,刘墉可能有点驼,但不至于像电视剧那样驼背。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刘墉参加科举,得了个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成为侍讲。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刘墉因刘统勋的事情受到牵连,被降为翰林院编修。

乾隆二十一年,刘墉外放为地方官,先后担任过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政绩突出,深受乾隆帝赞赏。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刘墉担任陕西按察使,正三品。

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病逝,刘墉为其父丁忧三年。

乾隆四十一年,刘墉守满丧期回京,被任命为南书房内阁学士,十月,担任《四库全书》副总裁。

乾隆四十二年,担任户部右侍郎,之后又调为吏部右侍郎,从二品,吏部侍郎上面就是吏部尚书了,吏部共有两个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刘墉担任湖南巡抚,从二品。

乾隆四十六年,刘墉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当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乾隆帝命刘墉与和珅共同审理,和珅有意袒护国泰,刘墉据理力争,最终国泰伏法。

乾隆四十八年,刘墉担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从一品。

和珅当时很受乾隆帝的宠爱,刘墉也不敢与之抗衡,只能默默忍受。刘墉也接连被免,乾隆五十四年,因为上书房的师傅迟到了,做为总师傅的刘墉被贬为侍郎。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刘墉成为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刘墉加封太子少保,审理和珅的案件,最终和珅被处死。

嘉庆九年,公元1805年,刘墉自然老死,终年八十五岁,谥号文清,入贤良祠。


历史简单说


向敬之

清代宰相刘罗锅,即刘墉。其父刘统勋为雍正二年进士,在南书房、上书房行走,做过詹事等。乾隆元年,刘统勋以内阁学士,成为了新皇的新宠,继任刑部侍郎,后来历任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乾隆十七年,刘统勋担任军机处行走,进入核心权力机构,成为乾隆帝的重臣。九年后,乾隆帝任命刘统勋为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继而管翰林院、上书房、国史馆等,进入了宰相之列。

《天下粮仓》王庆祥版刘统勋

刘墉于嘉庆二年任体仁阁大学士。父子皆宰相,在清史中传为佳话。昭梿《啸亭杂录》卷二专辟一节写“本朝父子祖孙宰相”,就提到:“王弇州载明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如阿文端公兰泰之子为傅文恭公明安,阿文勤公克敦子为文成公桂,张文端公英子为文和公廷玉,刘文正公统勋子为文清公墉。马文穆公齐之侄为傅文忠公恒,其子为福文襄公康安。高文良公斌之侄为文端公晋,其子为参政公书麟,皆父子宰相。”

但,刘墉不只是一个官二代,其祖父刘棨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曾任陕西羌州知州、四川布政使等,其曾祖刘必显为顺治九年进士,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也是一个从五品官员。而刘必显以上的刘家,有几代读书人,但还是以务农为主。

如此算来,刘墉是一个官四代。

《宰相刘罗锅》王刚版和珅与李保田版刘墉

刘墉成为大学士,名列宰相,则是嘉庆二年的事情。关于他智斗和珅,也是民间传说。刘墉在乾隆后期,虽曾被以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但很快因乡试贿赂案牵连而降内阁学士。《栖霞阁野乘》卷下《刘文清轶事》条中有记述:“时和绅方炙手可热,刘墉惟以滑稽悦容其间”,故而有《宰相刘罗锅》中和刘逗哏的笑剧。而电视剧《乾隆王朝》中,刘墉同和珅又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


以礼观书


刘罗锅即刘墉(1719~1804),山东省高密县,逢戈庄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虚衔,荣誉称号)。


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刘墉的爸爸刘统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刘统勋(1698年-1773年),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翰林院掌院学士(中科院院长)及军机大臣(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要职。刘统勋去世后,乾隆追授太傅,谥文正。可以说刘统勋生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死后也是极尽恩宠,其谥号是有清一代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谥号。

这样来说的话,刘墉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不知甩了“我爸是李刚”之流的伪官二代多少条街。


与和珅的爱恨交织

其实二人交集并不多,两人年龄相差30岁,刘墉进入官场时,和珅才刚出生。刘墉虽入仕较早,但一直外放,且升迁较慢,进入中央时和珅的地位已经非常巩固了;和珅虽入仕较晚,由于和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帅哥,很符合乾隆用人标准就是帅,同时又是一个满人,政治上更容易被信任,和珅又很会来事,给了晚年的乾隆很大的心理安慰,乾隆实际上已经离不开和珅了,不给和珅升官才怪,可以说的官职像坐火箭似的升也不为过,迅速执掌中枢。

而且刘墉作为官二代,同时又是汉人,在政治上并不是十分被信任,没必要太拼,所以在政绩上不是特别突出,同时刘墉弹劾和珅后,董事长乾隆皇上并没有太大反应,董事长都不在意总经理做什么,他这个副总经理还能说什么呢?更没必要招惹和珅,只是不依附和珅而已。既然没有利益冲突,和珅也不会给自己树敌去招惹刘墉。

那么为什么会有刘墉和纪晓岚智斗和珅的这些传说呢,只能说是人民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期待清官为民做主。


村中一奇花


一说刘墉,我们都很熟悉,他是清代乾隆朝的清官。关于他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其中以《宰相刘罗锅》最为著名。剧中刘墉被人称为“刘三本”,天天必须奏请三本奏折,体贴民情。刘墉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墉是怎么一路高升的,有人说他是“官二代”,是真的吗?历史上的刘墉真的处处与和珅作对吗?

刘墉被民间称之为“宰相刘罗锅”,我们都知道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清朝也是没有这个官职的,为什么人们把刘墉称之为宰相呢?刘墉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大清官的名声远扬在外,都知道刘大人是个大官、更是个清官,但很多人不知道刘墉具体担任什么职务,认为宰相就是大官的意思,所以称之为宰相刘罗锅。



刘墉是“官二代”吗?答案是肯定的,刘墉不能说是官二代,而应该说是“官四代”。刘墉的曾祖父就是清顺治年间的进士,刘墉的爷爷和他的父亲刘统勋也都担任要职。所以刘墉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现在咱们一说“官二代”基本上都是贬义,以为是靠着老爸有本事才混上去的。但是刘墉却不是这样,他是真正靠着自己的才华中举的,由于清正廉洁,官位越做越高,后由地方上调到了京城。



在《宰相刘罗锅》等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刘墉处处与和珅对着干,那么历史上是这样吗?在乾隆朝后期,和珅的权势特别大,完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墉单刀匹马是干不过他的。

历史上的刘墉入京任职后就变得非常低调了,既不与和珅同流合污,也不敢明着与和珅对着干,变的有点沉默了。其实刘墉这也是被迫之举,和珅贪污敛财的事乾隆是知道的,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都不管刘墉怎么管啊。管不住别人,但能管得住自己,坚决不与和珅等贪官同流。乾隆死后,嘉庆帝除掉了和珅,刘墉此后不再沉默了,积极上奏民情,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


竹林史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dcde99ef7dcd39f3984041c5f09de5e\

看鉴


刘墉在参见科举时,由于其书法已闻名于世,故虽然考卷上考生姓名被密封,依然被阅卷者轻易辨认出来,加之考官又多为其父门生故吏,故还未发榜,刘墉将金榜夺魁之说已经蜚声于京城朝野,但不想最终的状元却另属他人,众皆惊诧,原来是乾隆皇帝为让出身寒门之士彰显,而故意更改了考官们呈上的名册。

题目论及的刘墉与权臣和珅的公开争斗,只出现在文学加工后的影视作品里,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踏上仕途后的刘墉,在地方为官时确有一股不畏权贵的锐气,但受过一些挫折后,性情大变,尤其回京后,遇事圆滑、模棱两可、敷衍了事成了他平时工作的标志,为此多次受到了皇帝的训斥,甚至在递升内阁大学士时,故意颁发圣旨让后进的董诰先入,以羞辱刘墉和纪昀两个他眼中“不思进取、八面玲珑的滑头”。另外,为讨好乾隆帝,刘墉在当时皇帝热衷兴起的多起文字狱案件中推波助澜,在后世学者眼中,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在和炙手可热的和珅集团同朝相处时,刘墉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策略,既不阿附于他、沆瀣一气;但对于王杰、朱珪、铁保等与和珅集团的政治斗争也从不参与。因此,刘墉在京为官多年,却几乎没有与和珅产生过公开冲突,倒是在嘉庆皇帝惩处和珅时,当时身为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出面恳请皇帝对和珅及其家族从宽处理,不要穷究其党羽,并最终得到了嘉庆帝的允可。


史海悠游闾春晖



第一,刘墉确实是官二代,其父是乾隆时期名臣,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刘统勋。而且,刘家是山东诸城的名门望族,其曾祖父、祖父都先后在朝中为官。因此,刘墉的出身非常好,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

第二,刘墉考中进士后,现在翰林院任职,后来外放任职,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等地方官,因为刘墉为官清正廉洁,在地方官任上革除了科场、官场的很多弊病,查处了一些贪污腐败和徇私舞弊的大案、窝案,因此政绩斐然。

第三,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官声颇佳而奉调入京,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开始在中央机构任职。当时,和珅是乾隆面前的红人,是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面对和珅的恃宠而骄,刘墉并没有与和珅有过直接的交锋,也就是没有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那样与和珅斗志斗勇,刘墉面对和珅保持了沉默,“虚与委蛇”。

第四,直到乾隆皇帝病逝,嘉庆皇帝对和珅清算时,受嘉庆皇帝命彻查此案的刘墉才又显示出刚直不阿的一面。他迅速查明了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的20条罪状,嘉庆随即将和珅处死。如果说刘墉斗过和珅,这勉强算作一条吧!


老眼读书


刘墉确实是官二代,他爸刘统勋可比他牛多了,当朝一品,乾隆评价其“刘统勋,实乃真宰相”死后谥号文正。这是做臣子莫大的殊荣。刘墉考进士时其父已任大学士。本来考官把他定为状元,但乾隆以为考官有巴结刘统勋之嫌。把刘墉改为二甲进士。但不管考的如何,其父的地位一定会对他的仕途有所影响,所以刘墉的官路是平坦的。虽然也遭到过贬谪。但在乾隆一朝也做到了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直隶总督。至于与和珅斗,应该不是那么明显。和珅掌权时,刘墉已经年老,两人年龄相差很多。且刘墉做官比较中庸。真正跟和珅不对付的应该是有军队背景的阿桂,福康安。但以阿桂军机大臣,一等公爵。福康安是乾隆最宠爱的外戚都没撼动和珅。刘墉凭什么呢。文臣方面钱峰一直跟和珅对着干。背后是不是刘墉指使就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