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皇帝大家都知道,除了皇帝这个本职工作之外,还是一个业余诗人、书画鉴赏爱好者,因喜爱在各种书画上盖章而被戏称为“盖章狂魔”,据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制作印玺有一千八百余方,在这些印玺中乾隆皇帝有着各式各样的称号:古稀天子、八徵耄念、太上皇帝、长春居士、信天主人、十全老人等等,咱们下面要说的就是乾隆皇帝众多称号之一的“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皇帝

十全老人,是乾隆皇帝的自称,乾隆五十二年八十二岁的乾隆皇帝撰写了《十全记》,记述了自己一生中的“十全武功”,史称《御制十全记》,并用满、汉、蒙、藏四种字体建碑勒文,乾隆皇帝因此自称为“十全老人”。十全者指的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十次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皇帝“十全老人之宝”

准噶尔汗国是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建立的政权体制,并先后侵占了叶尔羌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后来被康熙帝率军击退,噶尔丹败亡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首领,准噶尔部又再度强盛起来,公元1755年乾隆皇帝趁准噶尔内乱之际发兵击败了妄图占据新疆独立的阿睦尔撒纳达瓦齐,准噶尔归附清朝,不过不久之后阿睦尔撒纳再度起兵叛乱,1757年,乾隆帝再度发兵进攻,恰逢准噶尔部遭受天花瘟疫,死伤无数,阿睦尔撒纳战败后病死,清朝至此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

大小和卓之战指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叛乱的斗争。公元1755年乾隆帝招抚天山南路各部,平定准噶尔之后曾名波罗尼都,后来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再度叛乱时,大小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新疆喀尔噶什、叶尔羌等地举兵自立,1758年乾隆帝派兵征讨大小和卓,次年大小和卓兵败出逃途中被杀,叛乱遂平,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归中国版图,清代疆域到达极盛,伊犁将军便是于此时设立。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清军平定大小金川

大小金川之战是清政府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维护西南边疆稳定的两次大规模战役,乾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清政府派兵前往平定,久战无功,川陕总督张广泗因此被处死,并改派名将岳钟琪为总兵进讨,乾隆十四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暂时平息,不过大小金川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金川局势再度紧张,乾隆三十一年朝廷指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家土司会攻大金川,在此背景下大小金川联合反清,在之后的七年间,四川总督阿尔泰因兵败被革职,取而代之的温福也战死沙场,乾隆三十八年朝廷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过多次血战清政府最终于乾隆四十一年初取得最终的胜利。此战清政府共投入近六十万人力、七千万官帑,是乾隆十全武功中代价最大的一个。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福康安,参与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

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林爽文,原福建漳州府人,乾隆三十八年随父入台,以耕田、赶车为业,乾隆四十八年加入叛乱组织“天地会”,并成为台湾天地会的北路头目,后因台湾府知府取缔天地会,抓了林爽文的叔伯,林爽文于是率军劫狱并发动了叛乱。叛乱爆发后乾隆皇帝先是急调水师提督、陆路提督率兵四千前往进剿,后又以大学士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水师渡海,乾隆五十三年,清军多路出击连败起义军,林爽文被俘,解往北京伏法。此战清政府派兵不过四万,仅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便平息叛乱,为了褒奖此战功臣,乾隆皇帝还特意题赞画像,是为《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傅恒,参与指挥清缅战争

缅甸之役,即清缅战争,是18世纪末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此次战争自乾隆二十七年缅甸军队入侵中国云南始,共历时七年,最初乾隆帝派刘藻任云贵总督率兵出击,兵败后被革职,之后又派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移任云贵总督,此时清军兵力总数上已多于缅甸,但仍屡战屡败,而且最可恨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军事上的失利杨应琚多次虚报战功,最终杨应琚被逮捕进京赐死,同时被杀的还有云南提督李时升。之后乾隆帝又指派大学士傅恒之侄明瑞为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事务,但因轻敌最终大败,明瑞在被缅兵包围力战后自刎身死。明瑞战败后乾隆帝开始调集精兵强将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并任命重臣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由于常年征战,再加上瘴疠过甚,清军病死病倒的比战死的还多,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亦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都在未取得最高统治者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决定议和停战,至此这场耗时数年、花费清朝近千万两白银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孙士毅,参与指挥安南之役

安南之役,指的是乾隆末年清朝与安南(今越南)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乾隆五十三年安南阮惠攻入黎城,安南国王出逃,宗室大量被杀,乾隆帝以黎氏传国日久且臣服天朝最为恭顺为由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用兵安南,仅用时二十天就攻破了安南首都黎城,帮助黎朝正式复国。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廓尔喀之役

廓尔喀之役,又称清反击廓尔喀之战,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中国西藏的战争。廓尔喀是统治尼泊尔的部族,乾隆五十三年受西藏喇嘛唆使入侵西藏等地,清朝随即派兵进剿,但驻藏大臣擅自与廓尔喀议和,并向朝廷谎报已收复失地,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以爽约为名再度入侵西藏,乾隆帝派两广总督福康安、海兰察等领兵入藏增援,次年兵临廓尔喀首都,廓尔喀称臣请降,并承诺用不侵犯藏境。廓尔喀之役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个,在这十次战争中有些确实是维护了祖国统一,但有些确实是有滥竽充数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