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1972年,中美关系经过长达20多年的敌视与冰封后,终于迎来了改善的曙光。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前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不时有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中国主权的举动,比如苏联要求在中国境内设立长波电台和由苏联控制的军港,这些都遭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坚决反对,因此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世界两大阵营相互对立,不断进行“冷战”,因此美苏作为两大阵营中的老大哥其关系也跌入低谷。由于美国当时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守势,为了借助中国制衡苏联,美国也急欲改善中美关系,由此中美关系迎来了改善契机。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毛主席与斯诺

事实上,毛主席为了改善中美关系,早在1970年就通过邀请斯诺先生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式这种隐晦的方式向美国发出善意信号,但是粗枝大叶的美国人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为了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派出基辛格博士乔装打扮成商人并借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周总理和毛主席都热情接待了基辛格博士,两国关系开始急速升温,也为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1972年2月,在基辛格博士打前站铺平道路之后,尼克松乘专机正式抵达北京,周总理在机场热烈欢迎他的到访。随后,毛泽东主席在自己的书房内接见了前来到访的尼克松总统。从历史照片看,尼克松从到达中国的那一刻起,都表现出了异常的谦恭和低调,他走下飞机舷梯时早早就伸出了自己的左手,并且快步走向迎接他的周总理。在与毛主席会见时,尼克松谦恭的像个小学生,甚至低下头颅做出了近乎90度的“鞠躬”礼。在与毛主席交谈时,尼克松坐在沙发上,身体一直保持微微前倾,都表现出了无比的低调和谦逊。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1972年中美建交时的尼克松

根据金一南将军在其著作中披露的内容,尼克松访华之前先在美军太平洋基地会见了基辛格博士,并向博士请教会见毛主席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下是基辛格博士给他的建议:

1. Don’t quarrel with him;

2. Don’t praise him too much;

3. Praise the people, art, ancient;

4. Praise poems;

5. Show you love of the country.

翻译成中文如下:

1. 不要过分争辩;

2. 不要过分赞扬;

3. 赞扬中国人民,中国艺术和中国历史;

4. 赞扬中国诗歌;

5. 表现对中国的热爱。

读完基辛格博士给尼克松的建议,我感到非常吃惊,粗枝大叶的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竟然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着实让人佩服。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志,他们所认识的世界也不相同。尼克松访华时表现出的低调和谦恭,有几分是发自内心,有几分是刻意而为,答案永远不得而知。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