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实在1927年,也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看到这样的题目,内心想到的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转瞬间就可以天崩地裂。二十四小时,不过是一天一夜,对于一生来说,确实稍纵即逝,非常的短暂,那么这么短短的一天到底对一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翻开书才知道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白发苍苍,举止高雅的老人,见识了一个女人扔下了丈夫和两个女儿,随便跟人私奔。之后在大家的辩论中,被“我”的言论触动,对“我”倾诉了一个纠缠了她半生的秘密。

这个秘密仅仅占据了她六七十年中的二十四小时,但是却折磨着她,几欲发狂,怎么都摆脱不了。因为这二十四小时,让她的姓氏和孩子的姓氏都沾染了污点。这个影响确实很大。

茨威格在书中竭尽所能,细致、深入、准确地发掘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老人的心路历程。她的纠结,屈辱甚至是羞涩,怎么一步步地从高尚的感情,走入了被激情驱使的万劫不复。

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作者一共给我们讲述了三个赌局。每一个赌局都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但是结局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一、赌性是因为心存侥幸

小姨夫是一个嗜赌成性的人,早年间,他开过舞厅,小有成就,在那个年代算是有钱人。可是,慢慢地跟随着一群狐朋狗友,养成了赌博的陋习。把家产全部输光,懊恼后悔。后来卷土重来,又和别人合伙开了宾馆,眼看在这个以旅游为主的小城市有所起色了,又再次沉溺赌博,一发不可收拾。

他知道自己错了,赌咒发誓,永不再赌博。他脑子灵活,开足疗店,做重工机械,但是终究没有再富裕起来。女儿大了,但是儿子还小,跟着他东奔西跑的,学校换了无数个,现在仍旧在他乡。

就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那个少年一样,他曾经也是天之骄子,英俊、爽朗、无忧无虑,最后呢?可悲地屈服于一股迷糊滑稽的热情中,满嘴谎言,最后死亡。他一次次输光,一次次重来,赌的就是有朝一日的翻盘。

是赌性毁了他,也是他自己毁了他。但是赌性不仅仅是赌博,它包含的是在每一个人生岔路口做出的选择。

就像故事开篇关于亨丽埃特夫人与人私奔的事情一样,作者说亨丽埃特夫人是一个秀美的、窈窕的、性格内向的女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却干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与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年轻人私奔了,抛下了丈夫,也抛下了一双女儿。她不顾一切,以飞蛾扑火的姿态与人私奔,说到底还是内心的赌性在作祟,她在赌私奔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


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主人公C太太,她赌的是用高尚的品德能救回一个一只脚踏进了深渊的年轻人,能让他弃恶从善,过回从前的日子。她赌的是,跟随这个年轻人,她可以重新焕发青春,找到久违的激情。

有人说,赌性是刻在骨子里的,如骨附蛆,摆脱不掉。当赌性战胜理智时,人生面对的只有毁灭。不管你之前怎样的繁花似锦,最后只能沦落到形如枯槁,唯一的归宿就是死亡。

当理智战胜了赌性,那么面对的可能仍旧是平淡如水,死气沉沉的生活,也有可能吸取教训,获得重生,让生活再次焕发光彩。

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赌性的存在,也都会存有侥幸心理,做何抉择,还是自己说了算。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二、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总共讲述了三场关于赌性的故事,一个是私奔的太太,一个是嗜赌成性的年轻人,还有一个是C太太。

作者茨威格在给我们讲述的时候,运用的是剖析心理的方法。关于私奔的亨丽埃特的心理,他是通过一场争论,抽丝剥茧的给我们展示了她心理的变化。

亨丽埃特对当下的生活是失望的,她感到无聊。丈夫土里土气,还肥胖,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是煎熬,她心里早已做了坚决的准备,所以当有人追求她时,她追随而去,是很有可能的。

而操控她的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只是一种本能,也就是本我在控制自己。对于这个男人值不值得她爱,丈夫被抛弃了怎么办,两个女儿知道后又会如何,她无暇顾及,这些是她的自我,但是她不在乎了。

在这场本我与自我的战斗中,她的本我胜利了,所以她私奔了。同样的对于C夫人和那个赌徒年轻人一样。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年轻人面对金钱,第一个想法就是赌博。在赌博场上,他一会如同死去,一会如同复生。这就是本我在操控他。可是当C夫人从天而降,去拯救他的时候,他发誓,感恩,谦恭,尊敬都是他的自我。只是最后仍然是本我打败了自我,所以他再次沉溺于赌博中,甚至深深地伤害了真心为他的C夫人,落得了开枪自杀的结局。

那么再来说说C夫人,一个举止高雅的老妇人,更是二十四小时的主角。她的选择何尝不是自我本我的争斗的结果呢?

当本我战胜自我的时候,她不顾羞耻,不管金钱、姓氏、名誉等等,决定追随年轻人而去。只是事与愿违,她自以为是自己的无私奉献,拯救了这个年轻人,没想到他死性不改,甚至让人身处在旋涡之中,让所有人指指点点。

作者用尽了笔墨,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把他们剖析得淋漓尽致。所谓的赌性,也不过是自我与本我的的一场战斗,毁灭和成功,就是她们战斗的结果。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赌性是本我与自我的争夺战

三、当赌性归于平淡,人生得以升华继续

茨威格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以心理描写见长,而这本书最能体现他的特长。不论是在私奔的辩论中,还是在C夫人的回忆中,那中内心的纠结、人物的真实感,让我们如临其境,跟随他的文字纠结、痛苦、彷徨。

他说:“我们一直自鸣得意,称之为灵魂、精神、感情的东西,称之为痛苦的东西,其实质又是多么的虚弱、可怜和没有骨气。”

人有七情六欲,就会有痛苦折磨。只是,痛苦都是懦弱的,生的欲望超过一切时,那么痛苦也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C夫人承受了打击之后,重新站了起来,逃离了这座给了她屈辱的城市,逃离了那个自投死路的年轻人。甚至最后,她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尽管他们有过一夜纠缠。最终,一切都归于了平淡,她依旧在好好的生活。她还是她,她又不是她了。

那场赌局中,她看似输掉了所有,其实最终她赢得的是自己。她走出了丈夫离世后的黯然神伤和忧悒沮丧,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不再虚度光阴,等待死亡。

茨威格用笔墨给我们描绘的这个二十四小时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二十四小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赌输了也不要害怕大赌也好,小赌也好,赌局终究会散场,散场后,如果能放弃虚妄,找到自我,那么一切都值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你会发现,原来太阳还在温暖着大地,人生还有很多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