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實踐:中國式“高韌性企業”

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實踐:中國式“高韌性企業”

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實踐:中國式“高韌性企業”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給所有中國企業上了一課。面對未來諸多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全球秩序的動盪和多變,企業如何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追求卓越的中國企業需要考慮系統地打造自身的“韌性”能力。

德勤中國聯合新加坡銀行、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等合作伙伴推出“民企卓越管理公司(Best Managed Companies,以下簡稱BMC)”項目。德勤全球BMC項目有27年曆史,其宗旨是發現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卓越管理水平的企業。BMC項目全球評選,從戰略、能力、承諾、財務四個領域全面評價企業管理的卓越性。在今年的項目評選中,項目組發現,企業“韌性”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要。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近期採訪了龍湖集團CFO趙軼、德勤中國市場與國際部主管合夥人楊瑩,以及德勤BMC項目團隊,共同探討“高韌性企業”的共性特徵、全球最佳實踐、中國企業的“韌性表現”,以及未來的提升方向。

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实践:中国式“高韧性企业”

德勤中國市場與國際部全國主管合夥人 楊瑩

高韌性企業是什麼

楊瑩說:“根據德勤全球領先企業諮詢實踐的總結,卓越企業都具備我們稱之為‘高韌性企業’的特徵。所謂‘韌性’,就是一種根據環境靈活適應或者及時調整的能力,韌性越好,就更富有彈性,而‘高韌性企業’,就是一個組織不僅能夠長期生存而且要跨越多個經濟週期繁榮發展、歷經時間考驗。針對這次疫情,德勤建議企業不但要短期應對、迅速復工,而且面對未來的更多不確定性,能夠‘向遠而生(from survival to thrival)’。企業擁有越長期的使命感,且與社會的福祉相關,企業的生命力也越強。”

德勤發現,“高韌性企業”普遍具備“戰略適應力”和“組織反脆弱”兩大特徵,同時對應三種能力,包括: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領導力和組織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隨著企業不斷髮展壯大,企業需要考慮這三種能力的不斷迭代升級。

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指企業戰略適應性高、能預知及管理變化。短期看,它要求企業及時分析外界環境對基本面(需求和用戶行為)造成的影響,反思相關決策;長期看,企業須注重感知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針對不同“情景”進行戰略反思,保證有適應方案。同時,企業應更關注“多元利益相關者”,創新商業模式,將企業和社會更好地融合,塑造“社會型企業”。

領導力和組織能力——指企業堅守“核心價值觀”,並建立強大的、敏捷反應的組織能力。這種能力意味著組織治理模式更加開放、包容、信任、敏捷。短期看,需要領導者勇於承擔風險,對機遇迅速響應;長期看,須建立高度的“承諾”和創新文化,簡潔高效的企業治理模式以及自我驅動的組織執行能力。

風險管理能力——這一方面指企業面對威脅時能快速響應;另一方面強調企業提前準備應對風險的預案。短期看,企業需要建立穩健的財務策略、有良好的現金儲備、成本管控能力;長期看,企業須系統性地建立“業務連續管理”、危機管理能力及戰略性風險管理能力。

實際上,危機應對是與企業常態管理緊密結合的。“韌性”能力是後疫情時代中國企業亟待打造的重要能力,不僅在短期要“活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加碼“長期戰略”。

高韌性企業的全球實踐

BMC主管合夥人趙健表示,在全球範圍內,“韌性”能力為企業創造了持續價值。國外百年老店以及眾多一流企業經歷多個經濟週期,在設定戰略方面會比較全面和成熟,而越是有長期使命感的企業,就越有生命力。韌性應對能力對企業持續發展非常重要,韌性就等於企業的抵抗力,抵抗力的強弱決定了企業的反應能力,所以“高韌性企業”就是免疫力好的企業。

亞馬遜的“變”與“不變”。貝索斯1995年創立亞馬遜之初,就立志於推動社會效率的提高。亞馬遜的業務一直都在改變,從網上書店、電商、Kindle,到流媒體、智能硬件、雲服務及無人機送貨等。但其創造社會價值的初心貫徹始終。亞馬遜的戰略目標有序實現,都是在思考變與不變,並以最快的速度去適應全球不同地區客戶需求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用“顧客至上、超長期思考、對創新的熱情、遠見卓識與領導力的14條準則”的核心價值觀去實現其財務目標,即“長期的自由現金流最大化”。

日本家族企業兄弟工業的“百年傳承”。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是全球領先的縫紉機制造商,是壽命已達110年的老字號。20世紀90年代,出口依存度高的兄弟工業,因國際匯率變化而收益結構備受打擊。集團隨後開展多元化經營分散業務風險,但經營資源分散難以享受規模經濟的優勢,業績依舊低迷。為克服業務組合和經濟週期的困難,公司成立了“21世紀委員會”,就公司應有的願景、業務結構進行討論,提出中長期的經營改革方案。其重點是要把公司的業務結構聚焦在創意領域和時尚領域,堅守“用心做好物”的企業基因,同時進行更為徹底的結構改革,並構建業務綜合管理體系,使得企業在應對危機時能堅守價值觀並不斷建立戰略新視野、及時調整業務組合,蓬勃發展至今。

楊瑩說,從很多類似的國際公司案例可見,對規模型領先公司而言,不確定性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驅動因素。技術的發展降低了准入門檻,為新興創業公司創造機會,這就需要企業敏銳地做出反應,戰略制定和執行都需要更高的靈活性,才能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

中國式“高韌性企業”

BMC項目團隊研究了眾多中國領先企業,對於如何“跨越不同經濟週期,實現持續經營”,龍湖集團和復星集團的實踐非常具有代表性。

龍湖集團自創業以來,始終堅持穩健清晰的經營策略,圍繞客戶需求制定戰略方向和完善運營體系,亦能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主動進行自我調整,不斷提升組織的應變能力。近年來,龍湖正在進行“平臺+端”的管理模式探索,旨在提升公司運營體系在波動市場的敏銳度與執行力,也是“高韌性企業”策略。龍湖用“變·定·行”3個字開啟2020 —— 變,即擁抱變化;定,即堅定戰略;行,即知行合一 —— 這可以看作是龍湖集團對“高韌性企業”的思考與詮釋。“沒有永遠朝陽蓬勃的行業,但是可以有永遠充滿活力的企業,其關鍵在於從堅定戰略和擁抱變化中找到平衡,並有效賦能於組織一線。” 龍湖集團CFO趙軼說,“企業文化的長期貫徹,堅持穩健的財務風格,是穿越週期的底氣;同時組織戰略能力、數據後臺、空間佔位以及維護客戶黏性等多面均衡,實現了龍湖穩健與創新的平衡,也是我們的反脆弱管理之道。”

復星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郭廣昌在《一個公式、四個維度、贏未來十年》一文中提到,通過“高度×速度 ×時間 × (1-偏離度)”策略抓住“短期發展動力不足,但長期看是全球經濟週期和產業週期中千里馬企業”,是復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高度即全球和中國雙輪驅動;速度是供應鏈能力打造與數字化為產業提速;時間是匠心和創新;最後減少偏離度是指堅持做對的事情。高度、速度和時間是復星未來增長的三要素,但減少偏離度的重要性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為了減少偏離度,復星除了不斷自省,也在進一步提倡競合。競合,就是對不確定性的敬畏。

BMC項目總監桂晏總結,項目組分析BMC的獲獎企業和候選企業,發現中國頭部民營企業已有一批具備“高韌性企業”的特徵。但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如何建立“長期思維”並打造“系統化組織管理能力”,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BMC項目評選卓越管理民營企業從戰略、能力、承諾和財務實力四個方面全面評價,很多中國企業在除了承諾之外的其他三項都表現出色,唯獨承諾方面,與卓越管理還有距離。而承諾主要考驗的就是企業文化、持續投入人才發展以及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楊瑩說:“在未來,不確定將成為常態。中國企業對‘有形能力’理解普遍很好,但是對於無形‘軟實力’的鍛鍊和培養方面很欠缺。但實際上,卓越管理企業須不斷向內外傳遞自己的價值觀,要始終‘做正確的事’。我們發現,員工在有社會使命感的公司工作他們會更有激情。同時,客戶如果覺得企業具備社會使命感、有擔當,也會放心地選擇你的產品和服務。”

趙健表示,卓越管理公司都能恪守企業使命和核心價值觀。它們“定位獨特”,不僅侷限於商業價值領域,而是致力於給世界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同時它們懂得如何突出企業的獨特優勢,懂得自身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全世界最出色;它們“穩定持續”並配合靈活的戰略、組織設計調整,它們知道什麼是不變的持續一貫的使命與定位,什麼是可變的策略和運營方式。一流企業普遍擁有“戰略耐性”和“組織韌性”,這能產生持久的內在力量,使企業不斷更新、成長,向遠而生。

齊菁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特約撰稿人。

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实践:中国式“高韧性企业”

項目組聯繫人

周錦昌

主管合夥人

德勤中國民營企業與私人客戶服務

電郵:[email protected]

趙健

主管合夥人

中國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項目

電郵:[email protected]

桂晏

項目總監

中國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項目

電郵:[email protected]

劉憶濛

項目經理

中國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項目

電郵:[email protected]

劉明宇

項目顧問

中國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項目

電郵:[email protected]

投稿及內容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