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遙想古代生活日常,除了那些文字的記錄之外,最形象直觀的就是繪畫了。

在今人看來,古代上層社會的女子的生活場景充滿著古典而優雅的調性。譬如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那些婀娜多姿的曼妙仕女們如何不負春光,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琴棋書畫詩酒茶中過成一首韻律和美的詩篇,從仇英以及以其為名的款識的畫作中,當可領略古代女子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的斑斕色彩。



「晨起梳妝」

精緻的生活從精緻的妝容開始。

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在這樣一個春日的早晨,早起的時候,侍女們已經準備好了服侍女主人梳洗打扮,這幅《曉妝圖》就是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庭院中的一隅,草木葳蕤,生機盎然,一條長案上放置著梳妝的器物,一位雍容華貴的貴婦人姿態嫻雅地坐在案前,正在一絲不苟地對鏡描眉,一首拿著眉筆,正在凝視著銅鏡中的自己。旁邊的兩位侍女一前一後站立在她身旁,手中託著梳妝的物件,這樣的一幅定格的畫面真實描繪這當時貴婦人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梳妝場景,充滿著生活的氣息,美好的一天就此拉開了序幕。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曉妝圖》

「送子上學」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孩子的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家族中的頭等大事,作為一個女子,無論是名門望族還是寒門小家,相夫教子是自己生活的重心,也是衡量一個女子德行的重要標準。吃過早飯,有時親自送孩子入家塾讀書,這幅《孟母教子圖》儘管是根據孟母三遷的歷史典故演繹而來,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是經常可見。圖中的孟母一手牽著孩子,一手拿著包袱,而頑皮的孩子的注意力被路過的牽著牛的一個人所吸引,正欲掙扎出母親的控制去玩耍。而畫面中的私塾中一位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讀書,這樣的場景中詮釋的價值觀直到如今都有著深刻的借鑑意義。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孟母教子圖》

「遊園賞春」

無邊光景一時新。

春日裡總是有著無限的生機,在這樣的日子裡,約三五閨中密友一道遊園賞春是一個極應景的事兒。這點,歷代描繪這樣場景的畫作比比皆是,比如這幅《遊春圖》中,一位騎馬的貴婦在三位侍女的服侍下徜徉在春光之中,一派怡然自樂的神情;而在《遊園圖》中,庭院深深的背景中,高大的樹木、嶙峋的怪石以及露出一角的華舍是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富貴繾綣的氣息,五位身著華服的女子聚在一起手中拿著不同的樂器,似乎在一起合奏一曲曼妙的曲子,似乎一邊合奏一邊沉浸在這無邊的春色之中,有一種歲月靜好的光景。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遊春圖》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遊園圖》


亦或許,今日恰逢花神節,那將是另一番生動而美好的風味。在《花神圖》這幅作品中,一位裝扮成花神模樣的女子乘坐在花車中,前面由鹿拉著,旁邊兩位侍女跟隨在花車左右,上面的題有長長的一段《花神賦》,反映的是那個時期花神節的盛況。花神節又名花朝節,是傳統民俗中一個重要的女性節日,主要文化涵義乃是慶祝百花生日,成於唐而延至明清,清人蔡雲有首《詠花朝》一詩便是描繪江南民間這一慶賀百花生日節日的情形:“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紅樓夢》中也有大觀園中群芳“餞花神”這一習俗的描寫。由此可見這一節日在民間的流傳廣度,在花神節這一天玩一場cosplay的遊戲,在滿滿的儀式感中傾述著內心深處那種美好的情愫,豈不樂哉。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花神圖》

「行樂雅趣」

恰春光乍洩、年華尚好,賞心樂事何其多。

遊園賞春之際,更是有著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怡情。在《春庭行樂圖》這幅作品中更是全景式展示著這樣的一種日常生活情趣,畫面中一座精緻宏偉的園林中,雜花生樹,仙鶴翩躚,中間的池水波光瀲灩,圍繞池水周邊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在這樣滿園春色之中,一群衣飾華美的女子在這裡遊戲娛樂,她們或坐或立,或行或舞,間或有一嬰孩在無憂無慮地自得其樂,展現出一派喜樂融融的氛圍,充滿著一種幸福感和滿足感。當然,閨中雅趣遠不止此,她們所玩的遊戲也是豐富多彩各有妙趣,比如《鬥草圖》中的小賭怡情,比如《侍女弈棋圖》中的坐隱手談……,這林林總總的閨中女子的行樂雅趣,遣有生之涯,構成了一幅古代女子的休閒場景,時光不老,繾綣了光陰,溫柔了歲月。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春庭行樂圖》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鬥草圖》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仕女弈棋圖》

「闔家歡愉」

除了閨中密友一起歡聚的時光,舉案齊眉、比翼雙飛更是日常生活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也許經歷了一上午的好友歡聚的美好時光,中午用膳之後,是屬於夫妻和享受家庭天倫之樂的時候了。在《彈箜篌圖》中,園子中的一處涼亭中,夫妻二人相對而坐獨享二人時光,連侍女也手腳靜悄悄地不忍打亂著和美的氛圍,畫面中丈夫正在撫琴,妻子正在彈著箜篌,二人之間心有靈犀,這琴瑟和鳴的畫面展示夫妻二人生活的日常情趣。而闔家歡聚的天倫之樂更是讓人神往,《花園消遣圖》就是描繪著這樣一幅場景,畫面中的花園裡蒼松遒勁、奇石峭立,一對夫妻正端坐在亭子中,面前的小几上擺放著一些消遣的點心,畫面中子孫繞膝的情景更是讓人覺得充滿著家庭幸福的韻味,特別是那些孫輩們在一起嬉樂的場景刻畫的細緻入微,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玩著各種各樣的遊戲,整個畫面中那種家庭興旺、閤家歡愉的場面寄託了古人們那種最美好的嚮往,這樣的日常生活場景更是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彈箜篌圖》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花園消遣圖》

「縫補漿洗」

在男耕女織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女子主內的一項重要日常勞作就是縫補漿洗。

日頭將西,一天的生活將要落下了帷幕,上學的孩子已經放學歸家,或許正在溫習功課,而下人們或許正在準備著晚餐。在這樣的一段時光中,女眷們聚在一起做做女紅,當是一個最常見的情形,這幅《女紅圖》就是描繪這這樣的場景。女紅是一門女性必修課,畫面中女性長輩們在花園中教家族中的女子們學習刺繡的手藝,少女們正在穿針引線,而紅衣仕女似乎正在望著繡品並不時指點她的針法,旁邊的仕女正在周邊服侍著,而畫面左上方的桌子上還放著書和琴,這也是名門望族中女子的日常教育的提升素質的另外課程,也是保持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之一。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女紅圖》


晚餐之後,洗漱完畢之後,搗衣也即如今所說的洗衣服,這樣的一種勞作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李白詩云“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幅《搗衣圖》中,正是描繪女性搗衣的場景,畫面中儘管反映的是秋季的場景,一位女子正在梧桐樹下搗衣,畫面中儘管沒有日間的喧鬧,但這樣的一幅勞作的場景卻更有一種濃濃的生活氣息。

有圖有真相,從署名仇英的畫作中管窺古代女子日常生活圖景

《搗衣圖》


這些畫面儘管不能全面展示出古代女子生活的日常方方面面,但可從這樣一塊塊的“拼圖”中,可以大差不差地詮釋出古代女子生活通常情形,算是一種有圖有真相的細緻入微的生動體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