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1

“你誰呀?”

這句話看似平常,卻很扎心。

最近,一段名為《繼父》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

這是《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張國立和馬思純的一段表演。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這段表演講述的是陶蘭隨母親嫁入繼父家,失手殺死了繼父的女兒紅紅而入獄,16年後回家探望父親的故事。

張國立作為老戲骨,演技無需多言,當他扮演的那位身患阿爾茲海默症的老父親一出場,一下就把觀眾帶進去了。‍

他拿筷子的手失控般地顫抖,看親人時眼神的呆滯和無助。

用一句臺詞讓所有人都淚崩:

“你誰啊?”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當最親近的人變成了陌生人,觀眾瞬間眼眶溼潤,馬思純也哭的有點失控。

演罷,張國立說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同樣地,父親也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

而“你是誰”這三個字就是從他父親那裡借來的。

馬思純也回憶起,她爺爺去世前她就守在旁邊,爺爺看著她說:“你是誰?”

你是誰?

這句話就像是每個阿爾茲海默症家庭中的咒語,戳中了每個人的心。

在臺上的導演也講述到,在奶奶臨終時,他特地飛回去見最後一面,但是等來的卻是一句:“你是誰?”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從演員到導演,每個人回憶起來那段感情,就算壓在心裡那麼多年,可是誰能從中釋懷?

看完這個視頻,有多少人默默流眼淚,想起家中一天比一天老去的親人。

2

父母尚在,但我卻失去了他們


每個人應該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我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極限挑戰》陪跑了四季的黃渤,在第五季到來的時候,他選擇退出,參加了另外一個節目《忘不了餐廳》。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為什麼放下口碑極挑那麼好的節目,甘願和幾位頭髮花白的素人爺爺奶奶經營餐廳,而且只是當個配角呢?

黃渤說他想了解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

在《忘不了餐廳》這個節目裡,黃渤第一次提到自己的父親患有阿爾茲海默症。

有一次回家,父親特別客氣地招呼他喝茶,母親指著黃渤問父親:“老黃,這是誰?”父親回答:“這是我老戰友。”

黃渤震驚地問父親:“爸,我是誰啊?”

父親像個孩子般哈哈的笑。

黃渤不甘心地追問:“你沒兒子嗎?有沒有兒子呀?”

父親連連說沒有。

那次,他發現父親糊塗了。

當別人問起,如果能回到父親失憶前,你最做的是什麼?

黃渤噙著淚說:

“就想陪陪他,要是他能打我一頓,我該有多高興......”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父母尚在,但我卻失去了他們。

當我們在前面奔跑,但一直不知道父母在後面等待,他們已經跑不動了,可我們卻不知道回頭看看他們怎麼樣了。

人生在世,生離死別,我們躲不了也逃不掉。唯獨眼睜睜看著至親,一天一天忘記自己,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才是最錐心的痛。

“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這是央視公益廣告結尾的那句話。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廣告的開頭,一個老人呆呆的在家坐著。

等兒子回家後,讓父親給他開門,老人卻有點手足無措,抬頭看著門外,說:我不認識你呀。

原來老人得了阿爾茲海默症,而且嚴重到不能自理。

有一天,兒子帶著父親去和親朋好友吃飯,父親看到盤子裡僅剩兩個餃子,當著所有人的面,用手抓起餃子放進口袋。

兒子看到之後,又羞又急地說道:“爸,你幹嘛呢?”

這時,已經說不清話的父親喃喃自語說:

“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了。”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出門在外可能每年只回一次家,父母還是每次為我們收拾好房間,準備好飯菜。

殊不知現在的他們,空閒時間多了,睡眠質量也低了;心事多了,笑容也少了;白髮多了,記性也差了。

小時候,我們跟在父母身後屁顛屁顛地跑著,長大後,他們用佝僂的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了,我走得很慢。

然後用蹣跚的腳步,尋找前方,你遠去的身影。

惠英紅拍過一部電影,叫《幸運是我》,她在裡面扮演患了阿爾茲海默症的芬姨。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惠英紅在這部電影裡演技超凡,贏得了一致好評和認可,但紅姐卻苦笑著說:

“根本不需要演,我媽媽老人痴呆了幾十年。”

那年,惠英紅憑該片第三次封后,站在領獎臺上,她泣不成聲。

可媽媽卻看不到了。

得獎的前幾個月,她媽媽因病去世,離世前癱在病床上,早就忘了惠英紅是誰。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如果父母和子女早就註定了別離,希望那天可以慢點,再慢點,我們能有機會好好陪伴談心,從從容容地道別。

父母尚在,但不要等他們忘記你的時候才知道悔恨當初。

3

孝心未盡,但父母卻已離開

2014年除夕夜,岳雲鵬登上春晚的舞臺,綻放光彩。

出道十餘年,這個14歲北漂的少年終於可以榮歸故里。有人問他:看到你的成功之後,父親跟你說了什麼?

他回答:

“我父親沒看過我成功。”

2013年,岳雲鵬隨德雲社赴德國演出。在演出的前一天,他接到了父親病逝的噩耗。

但在舞臺上,他還是強忍悲痛,為觀眾帶來歡聲笑語。

表演結束離場時,他師父郭德綱在臺上宣佈岳雲鵬父親去世的消息。這時岳雲鵬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如雨下。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父親去世四週年的時候,岳雲鵬發文紀念父親,他在文中寫道:

“好想父親,真的好想向老天爺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好好跟父親吃頓飯。”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雖然他已功成名就,但卻換不來和父親吃頓飯的時間,岳雲鵬內心充滿著深切的悔恨。

孝心未盡,但父母卻已離開。

再多的悔恨和愛意,也無法傳達給已經去世的親人。

賈玲十九歲那年,她的母親發生了車禍,不幸離開人世。

母親過世期間,賈玲還要在舞臺上說學逗唱,為觀眾們帶來歡笑,這其中的苦澀,只有她心裡最清楚。

賈玲這些年來一直都無法釋懷。

後來,賈玲成立公司,創作了第一部小品《你好,李煥英》,以此來緬懷自己的母親。

在小品中,賈玲穿越到過去,對母親說出了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話: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媽知道”

“媽,我現在是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媽知道。”

“媽,我好想你。”

沒人回答,舞臺變暗,賈玲孤零零一個人站在舞臺上,哽咽得無法說話。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母親走了十六年,她的人生缺憾了十六年。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人生還有世事無常。

我們無休止地追逐職業抱負,終日周旋於各種人際應酬,不知不覺間,卻冷落了家中的至親。

當你有一天突然恍然覺悟過來,才發現父母老去的速度遠比你想象得要快。而你對他們所造成的虧欠,恐怕這輩子都難以償還。

如果可以,請珍惜當下,好好陪伴父母。

4

請珍惜當下,常回家看看

今年年初時,一部《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一位農村的爺爺拿著破舊的手機,問孫子過年回來想要什麼禮物。在城裡的孫子說,他想要佩奇。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不知道啥是佩奇的爺爺,又是查字典,又是問村裡人的:

養牛的大叔指著女主播告訴他:“這就是佩奇,漂亮吧?”

老闆娘拿出一桶“佩琪”洗潔精給爺爺……

下棋的棋友說:“佩棋我知道,好像跟跳棋差不多吧?”

……

後來才從“老三媳婦”那裡得知,佩奇是一隻像鼓風機一樣的豬。

他準備自己動手做一個。

電鋸、焊接、敲敲打打,在“老三媳婦”的指導下改了一次又一次。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這個影片看完,讓人想哭又想笑。

這位爺爺就像我們身邊的父母,窮盡一生,只希望我們能過得好。

時代的浪潮逐漸趕超在父母前面,他們拼了命想追上我們,但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人生很長,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真的還多嗎?

日本有一本書,叫《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

書中通過一群常年與父母分居兩地的人進行分析,計算陪伴父母的時間有多長。

假若父母現在60歲,以平均壽命80歲計算,那餘下壽命只有20年。如果一年可以見父母6天,一天可見面11小時,以數學公式計算:

20年 *(6天*11小時)= 1320小時 = 55天

這是一個驚人的現實。

大部分人,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55天!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著往前沖沖衝,為了生活從不停下腳步,而父母就在身後,當你累了乏了,回頭總能找到歸屬。

但是父母卻從未要求,停下來陪陪他們。

不知不覺間,爸爸的白髮快到連染髮劑都蓋不過來了,媽媽的眼睛越來越看不清了,你才發現,他們真的老了。

馬思純下跪,張國立痛哭: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如果你的父母還在身邊,那麼你無疑是幸運的,請多抽出些時間,給他們陪伴與關愛;

如果你的父母已離開人世,也請你替他們好好照顧自己,過好每一個當下,不要辜負他們的期盼。

多說一句,多看一眼,我們並不用費多少力氣。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不要等找不回來的時候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