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成名背后的故事——译本之争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


打开一本村上春树的作品,并不那么简单。

每一次,在正式触摸封面之前,他的作品就已经被外界的声音裹挟。如今,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作家能引起读者如此广泛的关注,就以新书《刺杀骑士团长》来说,去年十月日文版发售时,日本读者就像在苹果店门口排队那样等待发售时刻的到来,书店准备了揭幕仪式,不少人选择当夜一口气读完……

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发布消息:在引进大陆的时候,读者会密切地关注村上的译者,到底是林少华,还是施小炜,也有人直接选择阅读台湾赖明珠的译本。林少华的译笔属于意译,偏重审美;施小炜的属于直译,尊重原文;那么,审美愉悦与忠实原文究竟孰轻孰重?一切围绕着村上春树的东西,都变成了无法避免的焦点。

村上春树:成名背后的故事——译本之争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作家,生于1949年,曾获每日出版文化奖、耶路撒冷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代表作有《刺杀骑士团长》、《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舞舞舞》、《1Q84》等。

同时,在打开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之前,已经有太多的声音干扰着对他的判断——他是诺奖赔率排行第一却始终无缘的人;他是一个“文艺青年才会喜欢的二流作家”;他的风格是小清新;他对于历史和社会有着重大的责任感……一切判断,在村上春树怪诞的情节安排中变得更加模糊。

有时,在打开他的小说后,能感觉到他想伸出手去触摸被遗忘的历史和社会问题,有时又感觉他终归缩向了一群小人物的奇幻生活。他的小说似乎能在某个时刻给孤独灰暗的灵魂以最温和的安慰,然而有时,一些话语又会让你觉得空洞无味。

或许,在无形之中,村上春树的作品变成了一个大论坛。每一次打开关于村上春树的话题,都混合着关于小说创作观、翻译理念、阅读美学等众多争论。这一次,通过新书《刺杀骑士团长》,争论之剑又一次指向了村上春树。

不管外界对于村上君的作品有着怎样的评价,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他说到:“认定是原创,认定我有自己的风格,对我就是胜过一切的赞美。”

村上春树:成名背后的故事——译本之争

林少华


02 林少华: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林少华是大学教授、国内知名的翻译家,曾翻译过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影响很大。他也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主要译者,在30年的时间里先后翻译了村上春树43部作品,包括风行至今的《挪威的森林》。由“小资”的风生水起到“小确幸”的广为人知,“林译本”影响了不少年轻人。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在那个年代,《挪威的森林》是“文青”或“小资”的标志。

时而望一眼窗外绿子般说说笑笑的女孩,时而搓一搓冻僵的手指,就翻译环境来说,同村上创作《挪威的森林》时住的那座低档旅馆有些相似。”只不过,林少华不像村上那样爱听爵士乐,给他“伴奏”的是中国古琴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和《平沙落雁》。

富有韵味的旋律特别契合他的心境。林少华沉浸到书中世界,仿佛主人公们用一条看不见的细线拖着他的自来水笔尖在稿纸上一路疾驰,转眼间便填满稿纸上一个个绿色的方格。

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其中许多句子都被读者奉为经典。

“30年间有无数读者来信朝我这个译者手里飞来,每三封就有两封谈《挪威的森林》。或为故事的情节所吸引,或为主人公的个性所打动。”林少华感叹。

林少华:村上春树的文字符合我的脾性。

从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林少华数了数,算上最近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自己已经翻译了43部村上春树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访谈录等。

他也见证了村上春树在中国国内逐渐流行的全过程。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一次性买断村上春树17部作品的版权,译者都是林少华。书出版后颇受欢迎,文风清新优美的“林译”版本在读者中的影响力由此确立。

“翻译乃是监听和窃取他人灵魂信息的作业。”林少华很熟悉村上春树的表达习惯和叙述语调,翻译起来很顺手。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对于大家的调侃,林少华说:“就翻译者的作用而言,那确实是幕后的。从署名方式看,也是排在作者后边,而且字号稍小。作为译者的我,对此并无意见”。

他觉得与村上春树“臭味相投”,“村上春树的文字符合我的脾性。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汇、语法、语体的对接,也是审美体验和心灵处境的对接。这样才能传达作品的精髓”。

村上春树:成名背后的故事——译本之争

施小炜

03 施小炜: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

施小炜翻译家,译有村上春树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

施小炜在采访中说道,在我国,村上的年轻读者更多些吧,极少听说年龄偏大的读者议论春树。而在日本,有些春树同龄人始终追读春树,读者年龄层分布更广些。他的小说每一部都是畅销书,拥有固定的忠实读者层。村上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其思想性。他是一位将思想痕迹抹消在可读性之中的高明小说家。

施小炜在多次采访中强调,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主要是忠实于原文。

对于如何理解翻译前的村上底色,他是这样认为的:

我觉得概而言之,村上春树的文字,与其说凝重,毋宁更偏轻灵;与其说华丽,毋宁近乎朴实;文风亦多变,因体裁而异;随处透露出幽默感,尤其是随笔。不敢说我再现得就十分到位得体。

他一贯认为,日本的小说未必非得写旧式日本人不可,甚至未必非得写日本人不可。

不写这些,照样是“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极富多样性,胜过我国。比如盐野七生,她的小说从来不写日本,只写罗马欧洲。

这样的小说家,我国似乎没有。春树小说,国籍鲜明无误,就是日本!何来无国籍一说?至于“全球小说”,现下不是举国争说“全球化”吗?也许有朝一日,全世界的小说都是“全球小说”也不一定呢。

他非常赞同春树,甚至说道:村上君的翻译论,甚合吾意。

他说:能够带来审美愉悦固然好,但忠实原文应是准入门槛。做不到准确忠实,就是翻译不及格,审美愉悦便无从谈起,就不是翻译,是“编译”。

林少华在翻译中注重传达文学作品的精髓,而施小炜认为忠实于原文才是真正的翻译,二人关于对村上春树的“译本之争”越演越烈,而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更多的文学作品跨国界的交流。

2008年,在一场村上译者的评选中,出版方“新经典”文化宣布施小炜胜出。然而,林少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场评选“不明不白”,连一个评委名单都没有提供。多年过去,村上新书《刺杀骑士团长》的版权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以高价拿下,再次交给暌违多年的林少华翻译。两位译者及两家出版社的竞争,已十分激烈。

不管外界的评价能够让二人谁争高下,但是他们都深深地受到村上文化的影响,最终目的都是能以最好的方式,将村上的作品流传到中国,通过美丽的文字翻译让广大中国读者阅读他的优秀作品。

文化无国界,正是因为这些翻译家的付出能够让我们徜徉在国际的文学海洋中,以最好的方式来传达原作者的作品,就是最好的翻译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