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先富幫後富”

論“先富幫後富”

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優越性的集中體現,它也是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如何實現我國人民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文明上的“共同富裕”?對這個問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有許多重要論述。筆者認為,我國人民經過近一個世紀社會實踐,其中過去一些關於“共同富裕”的理論或提法,有的已經過時了,有的已經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我們必須對它們進行一一更正,以便更好地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向前運動。

第一、過去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途徑是,“先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後富的,從而實現‘共同富裕’。”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人民為了擺脫積貧積弱的現狀,了改革開放政策,允許在公有制的基礎上,建立各種形式的所有制經濟(包括私有制企業和個體責任制經濟等)。如今,改革開放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路程,它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許多沿海開放地區的經濟都迅速發展起來了,很多人通過興辦各種類型的私營企業也先後致富。據《胡潤財富報告》統計的資料顯示,我國目前現有億萬富豪55000個,千萬富豪875000個,百萬富豪350萬人。這三種富豪的總數只達到443萬人,他們只佔全國總人口的0。34%。現在中國每1萬人中,有6人是千萬富豪,有27人是百萬富豪。

這就說,我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它只把中國0。34%的人口帶進了富裕階層。中國還有99。66%的人口仍未有擺脫貧困。這是為什麼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衝擊下,這些大多數人始終沒有找到致富的跳板。他們很多人儘管做了努力,但始終未能跳出貧窮的火坑。尤其廣大的農村人口,他們只能依靠幾畝責任田生活。少部分人剛解決溫飽,而大多數人則連溫飽也沒有解決。過去有句致富口訣叫:“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現在廣大農村的狀況就是如此,千百年來,農民只能守著幾畝責任田。現在的農村既沒有工業,也沒有商業。由於沒有工商業,農民怎能致富呢?

這又等於說,國家的“共同富裕”政策從來沒有發揮作用,通過“先富幫後富”的道路,從來沒有人走過。事實確是如此,由於廣大的城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口沒有興辦自己的企業或商業,即沒有擁有屬於自己的生產資料和產業,他們只能靠雙手養活自己,或從政或做工,或種田或打漁,他們只能依靠自己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養活自己。

自沿海城市開放以來,廣大內陸農村的剩餘勞力紛紛向沿海轉移,他們有的進內資或外資工廠做工,有的進商店賣貨。然而,由於中國的勞動力一直過剩,致使勞動者的工資非常低,他們甚至連馬克思所說的,能養活他們的最低工資都沒有領到。他們過著衣食不周的生活,更沒有剩餘的錢財帶回老家發展產業。所以說,中國大部分的農民工,年前離家出門打工,年末回家總是兩手空空。更談不上有人來幫助他們發家致富。他們年復一年堅持外出務工,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沿海地區的企業主致富,幫助外地搞好城市建設。多年來,由於我國缺乏有效的調節措施,致使社會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總之,我們怎樣實現“先富幫後富”的目標呢?這既是科學研究的課題,也是政府部門必須回答的難題。

第二、鄧小平說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了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鄧小平還說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兩段話集中反映了我們的革命領袖鄧小平同志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矛盾痛苦。一方面,從建國以來的社會主義運動實踐表明:在毛澤東時代,我國農村走集體化道路,大搞平均主義分配,其結果不是使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了,而是“共同落後和共同貧窮”了。正因為“一大二公”的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我國才決定走改革開放之路。必須允許發展私有制企業和引進外資企業,並允許多種分配製度並存。所有這一切表明:我國只有走多種形式的所有制道路,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才能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

然而,搞市場經濟也有問題,這就是存在經濟剝削和容易造成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如果我們不消滅兩極分化,我們就要走過去封建社會的老路,要走外國資本主義的老路。那樣“我們就失敗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要消滅貧窮,實現“共同富裕”。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

鄧小平同志為我們開出的處方是:發展生產力,消滅經濟剝削,最終用暴力消滅私有制,走社會主義道路。可是問題就在這裡:如果取締私有制,這就意味著取締了市場經濟,從而又要回到過去單一的公有制老路上。這和發展生產力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這是理論的矛盾,也是實踐的痛苦。

今天,我們要對這個理論作如下的更正:過去認為實現“共同富裕”必須消滅私有制,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筆者認為,我們不消滅私有制,而是在私有制的基礎上,也能夠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由於在私有制下,存在經濟剝削關係,因此容易造成財富分配上的兩極分化。所以,為了保證在私有制之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又能消除兩極分化的社會隱患,我們就必須依靠科學消滅經濟剝削。因為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社會財富在分配上的貧富懸殊。

戲法變完了,私有制保住了,經濟剝削消滅了,生產力發展了,人民富裕了,而且實現了“共同富裕”,因此也實現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美好的發展藍圖,我們可以從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看到它的一部分面孔。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是美好的,因為它實現了大多數人的富裕,但它由於沒有消除兩極分化,因此是註定要崩潰的。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要真正擺脫必然王國的桎梏,實現自由與解放,並不僅僅在於對必然性的精神把握與精神認識,更為重要的是還需要達到對必然性的超越與現實改造。”在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更要重視用理論去改造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