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個人還黏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的,羞不羞?”“不羞”


“這麼大個人還黏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的,羞不羞?”“不羞”


情景再現:

張女士的兒子從小就是個粘人的小鬼,他喜歡向張女士撒嬌,上學後還經常黏在媽媽身邊。

張女士也很享受這種感覺,她覺得自己和孩子就像親密無間的朋友。

直到有一天,張女士的朋友來家裡玩,她驚訝的說:“哎,這麼大個人了還黏在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羞不羞?”

張女士一想,確實如此,孩子都十歲了,是時候讓他學會獨立了,不能再如此嬌慣他,不讓以後養成一個娘娘腔可怎麼辦?

之後,每次兒子想要擁抱媽媽,媽媽總是會下意識的躲開,“男子漢大丈夫,站直了,別總靠在別人身上。”

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小小的孩子長大了,在送孩子去學校時,張女士看著兒子小小的身子揹著重重的行李漸漸走遠,張女士鼻子一酸,忍不住上前抱住了兒子。

“媽媽,你是大人,這麼做好羞哦。”兒子剛說完,又低低的說道:“媽媽,我好捨不得你哦。”

張女士開始回想起,孩子要抱抱的時候:

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

和朋友玩得不愉快的時候;

考試拿第一名的時候;

捨不得離開的時候。

這時候,張女士才發現,真情流露不是“娘娘腔”,而是容納了非常豐富的感情。自己為什麼要制止孩子對愛意的表達呢?


“這麼大個人還黏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的,羞不羞?”“不羞”


情景分析: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經常擁抱的人,比同齡的年輕人更年輕更有活力,經常彼此擁抱的家庭,家庭關係也更為親密。而經常和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素質更好,生活態度更積極,承壓能力更好。

一位媽媽表示,她小時候會和父母保持一段距離,雖然爸爸媽媽愛她,卻從來沒有表達過這種愛。現在她當了媽媽,她想要打破這樣的慣例,因為她很愛自己的兩歲女兒。

她比以前更常擁抱孩子,經常講故事給她,抱著她盪鞦韆。

她發現每天都有無數的機會表達愛意,而女兒從來沒有拒絕過。

幾個星期後,她對同事說:“你知道嗎?一開始我是為了我女兒才這麼做的,現在我覺得這對我也很重要。”


“這麼大個人還黏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的,羞不羞?”“不羞”


1. 孩子起床時,擁抱會讓他迅速調整好心態,迎接新的一天。

2. 孩子入睡時,擁抱會給他安全感,使他儘快入睡。

3. 孩子成功時,擁抱會讓他感受都你心中的驕傲和喜悅。

4. 孩子受挫時,擁抱表示對他的接納,減輕他的負疚和害怕被責怪的恐懼。

5. 孩子哭泣時,擁抱會使他的壓力得到釋放,情緒逐漸平靜。

6. 孩子情緒低落時,擁抱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無盡支持。


“這麼大個人還黏媽媽身上,男子漢大丈夫的,羞不羞?”“不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