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說到我們中國歷史上的流傳故事,那是數不勝數,光是說到一些朝代的流傳故事人物,就有很多,但是一般反面的多,說到正面的,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會比較少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看起來比較正面的人物,他就是趙匡胤了,在歷史上他的形象評價都是正面並且是忠貞的,但是大家想想,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就真的是忠貞的嗎?其實這都只是表面現象吧了。從以下幾點就可以看出來。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其一就是陳橋兵變了,當時的後周的皇帝死了,只剩下孤兒寡母,再加上那時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宰相範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就把趙匡胤派去北上抵禦。說是在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趙匡胤的親信逼他上皇位的,這怎麼可能,這些都是他的心腹,是他的手下而不是他的主人,所以應該是聽命於他的,然在這裡卻是反過來了。還有一點就是,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佈柴宗訓禪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而易舉地就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封柴宗訓為鄭王。從開始到結束受到利益最大的就是趙匡胤了,所以在這點上是讓人難以相信趙匡胤是正面的。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其二就是在陳橋兵變後發生的一些事了,當時的趙匡胤已經登上皇帝寶座了,但是可能是這個位置來的不容易了,自己也知道是怎麼來的,所以心中總是不安穩,就害怕自己手中的權力突然就被另一個人搶走了。於是他就想盡辦法來提升自己的威望,首先第一步他讓人在百姓群眾中散佈一個消息,那就是自己在早年就有天人異相的傳聞,其目的就是營造一種君權神搜的假象,最終讓老百姓都對他信服認可。第二步大家都知道,就是收買人心了,這點可是很重要的,趙匡胤進入皇宮後,看見被婢女抱在懷中的前朝皇子,他手下的臣子看見就都勸他殺掉這個孩子,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是趙匡胤卻拒絕了。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了,他是這樣說的,我繼承了他家的皇帝之位,難道還要把別人的孩子也殺掉,這實在是太殘忍了,後面還有誰願意跟著我幹。因此在後來的大宋帝國三百年間,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和他一樣黃袍加身的政治事變了。雖然說後世之人都在傳趙匡胤是一個難得的仁慈之人,在打天下的時候,他從來都不捨的把那些投降過來的王侯將相殺掉,然而卻有一個人的死是他怎麼也逃脫不開關係的。這個人就是孟昶,孟昶是後蜀的末代皇帝,他在位時間很長,有三十二年,在中原地區戰爭頻繁的時候,他所管理的四川卻是十分太平,當地的人們都安居樂業。經濟也是十分的優越,孟昶本人雖頗為奢侈淫靡,但總的來說他還是位很仁慈的皇帝。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他在位期間勸農興教,整頓吏治,不光組織百姓發展農桑紡織事業,刻石經,興學校。還罷免了一批遙領節度使的武將,因為這些武將專務聚斂,不管政事。所以在其統治期間,四川經濟文化得到發展,在五代十國也處於領先地位。後趙匡胤率領士兵在攻打四川時,孟昶為了四萬百姓的生命就向趙匡胤投降了,趙匡胤也接受了他的投降,而孟昶投降北宋後,從成都押送到北宋京師汴梁的途中,成都有數萬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為他送行,人們哭送著,男女老少沿江護送,其中哭得慟絕者數百人,孟昶也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從成都送到鍵為縣,達數百公里,其場面十分感人。孟昶到達汴京後,被授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雖說趙匡胤給他封了一個不小的官做,但是孟昶只做了七天,為何,難道不滿意,不是因為孟昶在第八天就死了。這讓人不解,還有一個疑點。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那就是在孟昶死後,他的寵妃花蕊夫人竟成了趙夫人,也就是說這個花蕊夫人成了趙匡胤的女人,從這些疑點就知道孟昶的死是有問題的了,而花蕊夫人後又成了趙匡胤的寵妃,更是佐證了這一點。不過宋太祖趙匡胤要殺孟昶的原因,因該沒有這麼簡單,不可能因一個女人就把前面自己鋪好的名聲給毀了。最主要的也許是因為孟昶在四川的威望太高了,因為之前他看見孟昶在被押往京師之時,那些老百姓的百里送行。所以如果孟昶還在這個世上的話,趙匡胤要想收服四川的民心就很難了。因此他必須要殺掉孟昶了。但是有一點是他沒有想到的,在孟昶死後,當地的百姓就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最後趙匡胤發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把四川的暴亂給平息下來。

後世稱他為明君,連前朝皇子以及昏君都不殺,卻為後要殺這位仁君

而南漢的劉長命運就比孟昶好太多了,這個人當皇帝的時候,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在位期間國家實力大幅度衰減,身為皇帝不理朝政也就算了,竟把朝政交給一個女巫去管理,搞得百姓民不聊生,而且他還經常用毒酒殺害臣子,後被趙匡胤滅了國,趙匡胤給他一杯酒,他就以為趙匡胤要殺他,害怕的哭泣,趙匡胤被弄的苦笑不得,就把酒給喝了,這時他才感到慚愧,原來是他小人之心了,那麼為什麼趙匡胤對這兩位君王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呢?其實原因並不難,孟昶在老百姓的心中威望太高,深受百姓的愛戴,留著他對趙匡胤來說就是個禍害,而劉長則不同,他是個昏君,百姓不可能擁護他,只會對打敗昏君讓她們得到解脫的趙匡胤而心存感謝,留著他就可以顯示宋太祖自己的仁慈,所以趙匡胤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