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攻坚大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攻坚突破看落实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滨州市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办公室有个微信群,记者也有幸被拉入这个群。群里每天发布《重点投资项目推进情况快报》,通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建设进度,项目开复工率等。

不少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项目催人跑,是压力也是动力。近日,记者随“攻坚突破看落实”采访团到各大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深有感触。

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4月2日,在山东魏桥轻量化基地建设现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目前桩基施工完成率接近90%,各方面正按节点有序推进。据魏桥创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介绍,轻量化基地占地680亩,是在原邹平一电、二电拆除基础上的新建项目,未占用新增土地面积,是真正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轻量化基地同时在建4个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创业魏桥”向“新兴魏桥”“科技魏桥”转变,从而更好地带动滨州世界级高端铝产业基地发展壮大。

如魏桥一样,滨州市的项目建设正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推开,共同塑造着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滨州。据悉,今年滨州市初步筛选确定150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600亿元。

围绕高端铝、新型化工、粮食加工、家纺纺织、畜牧水产产业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滨州加速推动产业集群从“规模最大”向“价值最优”转型升级,突出科技赋能产业,以价值链提升为核心,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创新链、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尽管目前仍需严防疫情复发的风险,但是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已经很小,工人已满员到位,建材的采购和运输也不存在问题。”在山东滨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工地现场,滨城区农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罗建华说。

山东滨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处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4.34亿元。项目规划建设“一心、四园、一基地”,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科研、电子商务、质量追溯、产业展示、文化博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特色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孵化园,建设一批品种研发、良种繁育、智能机械化基地等项目;农产品仓储电商物流园,建设新增仓储能力20万吨;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园,建设一批小麦麸皮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小麦蛋白粉项目等精深加工项目;高效农牧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生猪养殖基地和母猪繁育基地,并配套建设大型沼气、粪污处理等项目。

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滨州从一个农业小市到农业强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而在工业发展方面,滨州市的各大项目也是各显其能。

“别看这个项目的日常运转只需9个人,却是关系到我们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命门’。”在博兴县永鑫能源集团石化公司化工废气综合治理及回收再利用项目现场,博兴县永鑫能源集团石化公司总经理刘辉介绍。

永鑫化工废气综合治理及回收再利用项目总投资30291万元,是2019年滨州市市级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包括5万吨/年硫磺回收单元和尾气部分配套的溶剂再生单元,新建配套变配电室、现场操作室和循环水池。

为了使项目尽快投产,永鑫化工将该项目作为公司重点科研公关项目,通过与多家公司合作,凝结数十名科研人员心血,历时两年多时间,于2020年3月份一次投产成功。

项目车间主任王克江介绍,该项目设计每小时回收废气9000立方米,废气回收之后,通过对含硫化氢废气的催生,生产出硫磺,每小时生产硫磺可达6吨左右。这样,每年硫磺的产出可为公司增加500余万元的收益。

绿色协调发展已成为滨州可持续发展的木之本、水之源。滨州的天越来越蓝,去年底PM2.5改善幅度列全省第4位,空气优良天数206天,同比增加8天,是全省唯一增加的市。

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

由于历史原因,滨州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路不畅、有铁不快、有港不大、有场难飞”,成为掣肘创新创业、战略转型的短板。

为此,滨州市对实施重大设施建设攻坚作出部署,“高公铁空港”皆有大动作。高铁方面正在做好滨临高铁、德滨高铁前期工作,确保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开工建设。公路方面,加快秦滨、沾临、济高等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主城区“环城高速”路网。航空方面,积极推进大高机场升级扩建民用机场,全力争取列入国家和省民航布局规划,年内实现短途航空运输业务;完善航空物流服务,力争恢复飞机制造生产,创建国家级通用航空示范园区,打造临空经济圈。

在沾临公路滨州段建设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项目负责人介绍,沾化至临淄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年)调整方案》“九纵五横一环七连”高速公路网中“纵四”沾化(鲁冀界)至临沂(鲁苏界)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济南都市圈联系的重要通道。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1.2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