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佈公積金新政,還讓公積金“沉睡”?

自從2015年,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以來,繳存職工可以在繳存地以外地區,進行購房,同時,可按購房地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向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個人住房貸款。

多地發佈公積金新政,還讓公積金“沉睡”?

不過,該政策實施以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所以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所以,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地。但是,在相關政策的護航之下,住房公積金跨區域使用的推廣速度加快。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福州、廣州等20多個城市已經接入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近日,關乎公積金,又有好消息來了,多地發佈新政,讓繳存職工在辦理異地業務的時候,能夠更加便利。

川渝兩地間已初步建立了跨區域轉移接續和互認互貸機制,職工在成渝地區間轉移住房公積金,由“兩地跑”變為“一地辦”。由此一來,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辦理手續也更加簡化了。

另外,又傳出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手機端業務系統升級上線,新增首次提取申請、貸款申請和異地賬戶轉入等功能。不僅能夠實現提取業務,而且異地轉入,可以在線上進行操作,貸款“只跑一次”。

多地發佈公積金新政,還讓公積金“沉睡”?

而在4月5日,據“杭州發佈”,杭州出臺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繳存、貸款、提取都有新變化。另外,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之下,可申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最低至3%或緩繳住房公積金。

從發佈的公積金新政能夠看出,近年來,各地為了解決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以及使用效率問題,都做出了努力。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對於公積金的用途並不是很瞭解,只認為,買房才能提取公積金,事實上,並非如此。

多地發佈公積金新政,還讓公積金“沉睡”?

2019年5月31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聯合發佈《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1.44億職工共繳納公積金2.1萬億元,提取了1.5萬億,同時獲取了1萬億的公積金貸款。

還讓你的公積金“沉睡”,這3種情況能提現,不取不用,太浪費了,別讓自己“吃了虧”!第一種情況,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如果不買房了,已經有房子住了,但是房子比較老舊,想要翻建、大修,這筆費用都是可以提現公積金來支付的。

第二種情況,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對於買房按揭的人來說,將面臨兩大選擇,第一種是等額本金,另一種就是等額本息。而對於有公積金的人來說,利用體現,將能夠緩解房貸壓力。第三種情況,無自住住房,有地區規定,租賃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20%的,也是可以進行公積金提取。

由此可見,住房公積金的用途不僅僅是買房,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從而,導致公積金一直“沉睡”在賬戶中,真的是虧大了。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情況,可以將公積金提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