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範寫SCI論文格式?

很多人在學習和工作生活中都會有發表論文的需求,在投稿時也要遵循一定的規範要求,曜文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發表論文規範,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參考。

如何規範寫SCI論文格式?

1、論文題目的準確性和吸引力。

一篇科技論文的水平高低題目十分關鍵:一方面題目表現的是論文的主題,主題確定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整篇論文的寫作,主題太泛顯得論文空洞,主題太窄顯得論文的分量不足。

另一方面,題目是一篇論文的眼睛,審者和讀者通過這一窗口來感受整篇論文所要表達的內容,從一篇論文的題目就可以初步判斷一篇論文的性質是理論性、應用性還是普及性的論文。或者說,題目就是一篇學術論文的選題,選題的前沿性、熱點程度和重要性一般就可以通過題目來判斷出來。


2、作者以及作者的單位信息。

一篇科技學術論文,從作者的信息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有關論文學術水平的信息,從而影響對論文水平的評價。從作者本身來說,一個人在本學科領域的研究水平、治學態度、學術風格和人品是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團隊的品牌,只要是署明該研究者的姓名,同行就會有一個初步的評價,產生一定的信任感,雖然這樣的評價對具體某一篇論文來說不一定準確,但是卻能反映一定的問題,因此常常會有一些知名專家掛名的論文出現,甚至是因一些不端行為而影響知名專家的名譽。

隨著學術研究風氣的端正,作者信息反應的學術水平信息應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現今的科學研究中合作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要求,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多數是學科交叉、相互協作的結果。因此作者的數量上反映出的合作信息一定程度反映出研究的學術水平。

從作者的地區分佈來說,不同團隊、不同單位、不同地區和不同國家的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作者的地區分佈情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這種合作的情況,進而體現在論文的學術水平和被關注程度。


3、研究項目的基金資助情況。

科學研究是個人的興趣,但更是社會需要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推動力。國家和社會團體常常通過對一些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從而來引導科學研究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如果能夠將個人的興趣和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會產生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社會的資助也會給研究者在研究平臺和社會環境方面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而且,受到資助的研究項目在科研選題、研究進展和計劃的落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審查和監督,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研究成果的水平。從研究資助的主體上,也可以看出研究項目的性質和水平。

一般ZF或非盈利性團體資助的項目多為基礎理論性研究,往往注重的是長遠的社會效益。公司企業或盈利團體資助的項目多為應用開發性研究,注意解決的是當前或今後一段時期急要解決的關鍵性技術問題。另外,從基金的級別和美譽度上,也可以初步判斷研究項目的研究水平。


4、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情況。

科學研究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組成部分,過去的研究成果是今天研究工作的基礎,今天的研究成果是未來研究工作的借鑑。人類就是在這樣連續不斷的研究探索中進步。

過去的研究成果,是以參考文獻的形式表現在今天的科技論文中。因此科技論文的參考文獻的引用情況,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研究選題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水平[4]。一般來說有這樣幾個方面: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否充分?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否廣泛?參考文獻引用的新舊程度?參考文獻引用的層次?以及參考文獻的性質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科技論文的學術水平。


5、語言表達的規範化程度。

科技論文的語言與一般論文的語言有所不同,有其語言表達的特殊性以及內在的要求和規範。通過科技論文的語言表達,可以評價作者的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也能反映出作者的科學研究的態度和學風。語言表達流利通順、譴詞用語嚴謹、科技符號標準規範的科技論文反映的是作者研究工作的嚴謹和認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相反,如果作者的寫作語句不通、丟字錯詞、量和單位使用混亂且不規範,很難讓人相信這樣的作者能夠提供給讀者真實可信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至少是語言表達和材料組織能力不高,論文並不一定能夠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水平。


6、材料的組織和邏輯性。

論文的語言組讓人無法閱讀下去,無法反應出研究的真實水平。儘管是語言流暢,但者是閱讀完以後讓人感覺到茫然,也不會是一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因為,科技論文的寫作需要建立在嚴密的邏輯論證基礎之上的。邏輯上的漏洞將直接影響到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邏輯上的混亂也無法正確表達出研究的結果。圖表是科技論文用來描述科學發現的重要手段,圖表設計、製作的科學性以及圖表與研究內容,特別是研究主題的關聯度也體現出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另外,研究方案和路徑設計的合理性、研究材料和手段的選擇都可以反映出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