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报,从《贰臣传》看背叛之人如何遗臭万年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所以就有很多人丧失气节,在新朝沐猴而冠。但是,历史的讽刺往往让人觉得很吊诡,现世报般的打脸也来的很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提出要编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即《贰臣传》。该传共分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其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先仕明朝,后又转头效忠清朝的120余人。

是年,乾隆帝将那些对“我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诸如洪承畴、祖大寿、冯铨、左梦庚等人却被打入另册!乾隆给出的理由是玩“崇奖忠贞”、“风励臣节”,这些人被当成反面典型了。

乾隆的诏书里面说: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

解释过来就是:

我(乾隆帝)认为诸如洪承畴、祖大寿此等悖逆之徒,不能因为为我大清建立功勋,就原谅他们生前背叛明朝之斑斑劣迹。同时,亦不能因此等反骨仔后代犹存,因顾及颜面,不再追究。所以,朕今日依照大义、情理,单列《贰臣传》,将这些叛徒之前作恶之事,全部列出,警醒天下,以儆效尤!

《贰臣传》共分甲乙两篇。上篇是为清朝建立有汗马功劳之人,虽为前明之人,但有大功勋,故列为上篇。

下篇亦为前明之人,但劣迹斑斑,两朝均为止不齿,可谓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两边皆唾弃之。

现世报,从《贰臣传》看背叛之人如何遗臭万年


一、两朝皆为高官,但既当又立之人

此类以“水太凉”的钱谦益为代表。此人为东林党,崇祯时为礼部尚书,后来又拥立福王成立南明政权。多铎带兵进攻南京时,又带头投降,在清朝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还当了礼部侍郎。

不过比较恶心的是,此人在《有学集》《初学集》里面,居然诋毁清朝,给自己洗白。乾隆十分厌恶此人,称他“尤为可鄙可耻”。

二、先投闯王,再投清朝

此类以“流贼御史”龚鼎孳为代表。此人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投井自杀被人救起。后被任命为太常寺少卿。多尔衮占领北京后,此人迎降,最后做到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早在南明政权尚在时,就将其列为“从贼者”。龚鼎孶拍马屁李自成,称其为唐太宗李世民,而自比为魏征,可谓无耻之尤。多尔衮就曾经嘲讽他“人果自立忠贞然后责人”。乾隆就认为龚鼎孶做了两次贰臣。

三、明清两朝都是高官、奸臣

此类人以“黑头相公冯铨为代表。此人先是投靠魏忠贤,为其心腹爪牙。策划迫害杨涟,熊庭弼。官至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阉党倒台后,崇祯以“辅逆”之罪将其禁锢。

比较好玩的是,此人在崇祯朝一直想起复。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攻击到京畿,冯铨还捐钱守备涿州,并带领人守护安放在涿州红夷大炮,防止被后金夺走。

清军入关后,此人又投向多尔衮,多次上表吹捧。多尔衮死后,清廷开始清算。此人又被顺治第一个点名致仕。

四、前朝高官,新朝更加显贵

此类人以“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的洪承畴为代表。就是那个与大玉儿有不可说的事;而且惜身异常,被清朝俘虏后,口中假装大义凛然,一心求死,却被范文丞看破心事,坐牢亦不沾土的伪君子。此人大名鼎鼎,不再赘述,仅选取两个讽刺的故事。

①洪母骂子。洪承畴投降后,接其母享福。谁料洪母至京城,见跪迎的儿子,举拐便打。称老娘七十多岁了不是来享福,是来做老妈子的。因为按照清朝制度,洪承畴是汉镶黄旗,诰命夫人要入宫服侍太后。

②春联讥讽。清军攻入京城第一年春节,有人趁夜给洪承畴家挂了一副对联“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取意无耻,忘(王)八。

五、前朝低级官员,新朝大红大紫

此类人以李永芳为代表。此人原为明朝抚顺游击将军,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

此人投降后,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在后金侵明中,每战必随。努尔哈赤为表彰起忠心,赏赐他三张丹书铁券,免死金牌。此人在1634年就死了。

总结

中华民族灿烂延绵五千年,自太史公著《史记》以来,史书上总能将某些人记上一笔。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我们学习历史,为的是明辨是非,吸取教训,指引前行!

伟人说过:“人总要有点精神的”。太史公在《报仁安书》中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做那遭万人唾弃的无耻之人。在艰难困苦面前,有那不齿于人,但更多的是迎难而上,负重前行。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之精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