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帝王档案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大事纪

一、早年王莽

王莽所在的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

王莽就是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后,他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得到其伯父大司马王凤的赏识,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岁,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此时的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王莽执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王莽

二、代汉三部曲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王莽朝着一个更高的目标挺进了!这样,在西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遂演出了王莽代汉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晋位安汉公,宰衡,加九锡

第二部曲,居摄,称假皇帝

第三部曲,即真,建立“新”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农历七年腊月),王莽时年54岁。

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

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三、失败的新政

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莽即位后,对田制币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王莽又主动挑起了无谓的争端,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绝。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四、失败被杀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帝王档案——新始祖王莽:穿越皇帝,遗臭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