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作為中國通訊行業的主要巨頭,中興和華為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較,並有著各自的擁躉者。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興都是壓在華為頭上的大山,任正非所扮演的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追趕者。轉折發生在2012年,餘承東“鬼迷心竅”,要把所有的貼牌機業務砍掉做高端智能手機。任正非表面上看起來很不滿,實際上卻屢屢力排眾議,成為“華為高端機板塊”背後最大的靠山。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餘承東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華為成為中國唯一能跟三星蘋果叫板的手機品牌,任正非也被推向神壇。與此同時,“一手好牌”卻被華為趕超,並因斷供陷入停擺的中興,被打入聯想的“貿工技”之流,時不時就要被輿論“鞭策”一下。3月28日,中興發佈了2019年年報,研發費用佔到了營收的13.83%,並轉虧為盈。3月31日,華為也發佈了2019年年報,營收增長19.1%,研發費用佔到了營收的15.3%。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這兩家中國企業,一個是緩過氣來,一個是依然堅挺,研發投入都超過了營收的10%,都屬於“研發驅動型”科技企業,值得讚許。但是事實卻是,在華為發佈年報之後,網上卻出現很多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好一個貿工技,中興的營收現在竟然只有華為的十分之一”,又比如“在經歷過斷供之後,中興的研發費用竟然還在一百億徘徊,難道就不能長點心?看看人家華為,這幾年的研發投入都在千億以上。”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這些話有沒有道理?有,但是絕對不適用於當下的中興。倘若細究中興的年報,就會發現在51億的利潤背後,有著65.4082億的非經常性損益,中興其實已經在“賠本”做研發。組成這65.4082億的數據如下: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26.8804億,中興列出來的非經常性損益27.1347億,以及未列入的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收入12.4478億,個稅手續費返還0.1319億元,創投公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8.1963億元。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之所以是說賠本,是因為非經常性損益其實就是“外快”的意思,充滿了偶然和不確定性。比如前面提到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就是隻能做一次的生意,這筆數額高達26.8804億的收入,來自於中興在深圳灣所出讓的一部分土地。倘若將所有的外快扣除,可以很清晰地發現,中興的通信業務竟然虧了15億。再對比其同比增長15.06%,佔比13.83%,高達125.48億元的研發投入,是不是心生一種“好像誤會中興了”的感覺?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之所以加上“好像”,是因為很少聽到中興研發出來什麼芯片,或者推出什麼黑科技。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中興之所以被“卡脖子”,是因為這家公司側重通信系統芯片,而並非大家所熟知的手機SOS和電腦CPU。中興旗下有一家名叫中興微電子的公司,在2018年中國IC設計企業營收排名榜上,緊跟海思和紫光展銳,排在第四。在基帶芯片和數字中頻芯片兩個細分領域領域,中興已經完成了從28nm到7nm設計能力的飛躍,並計劃在下一步推出5nm。

通信業務虧本,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十分之一,為何說中興值得被尊敬

除此之外,中興的數據庫和操作系統也不可不提。2019年6月,信通院組織了一場“分佈式數據庫能力測評”,中興和BAT均有參與,而中興是唯一通過全部測評並取得滿分的選手。2019年12月,中興集團消費終端戰略部負責人呂錢浩發文稱“中興操作系統累計發貨2億套用於復興號,嵌入式操作系統獲得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綜上所述,中興是一家富有研發精神,虧本也搞研發,值得被國人尊敬的公司。(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